杨兴玲,号野兰,1964年生于安徽定远,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安徽省直书画协会副秘书长、安徽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安徽省女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安徽省松风竹雨艺术研究会”副会长、安徽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导师工作室楷书指导老师。
杨兴玲自号“野兰”,她在其《爱野兰说》中写道:“余以身世类野兰,本性若野兰,心爱野兰,心师野兰,故自号野兰也。”我们诚愿这株清雅沁人的野兰,在艺术的百花园里,幽香永溢。
她从颜柳入手,以楷书铺垫书法艺术的基石。颜柳之《勤礼》、《麻姑》、《告身》、《玄秘》、《神策》,钟王之《宣示》、《祭侄》、《黄庭》、《乐毅》,以至欧、楮、董、赵的名碑法帖及《张黑女》、《董美人》、《瘗鹤铭》等历代大小楷书,无不用心临习,有的竟至数过、百遍。三十余年的楷书功底,使她练就了相当敏锐的观察、临摹能力和极其严谨的用笔、造型能力,为她后来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为她后来的创作奠定了基本的“法度”。当然,长期的楷书训练也有其“副作用”,那就是书写拘谨,放不开。为此,她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开始,放弃一切书画大赛,潜心于魏碑和汉碑的临习。《史平公》、《石门铭》、《杨大眼》、《爨宝子》、《张迁》、《乙瑛》、《史晨》、《礼器》、《孔宙》等碑的反复临习,使她的“颜筋柳骨”更加雄强恣肆、更加拙朴老辣、更加率意灵动,渐渐形成“端庄遒丽、苍劲沉着、秀静典雅、浑厚凝重、气韵超迈”的艺术风格。然而杨兴玲毕竟是位女性,她对自己书法中过度的“丈夫气”和“金石气”并不满意,于是她又转攻行草。从《祭侄稿》、《兰亭序》到《寒食》、《蜀素》、《苕溪》诸帖以至
王铎《草书卷》等的临习中,她找到了新的灵气,她的作品增添了“书卷气”,她的书法艺术进入了一个“动静结合”的新的境界。
为丰富自己的学养,增强“字外功”,杨兴玲还在诗词、国画、戏曲等姊妹艺术上下过一番功夫,并且各臻其妙。早期的家学庭训加之后来与擅长诗词的夫君唐佳先生的切磋交流,使她的诗词艺术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她与夫君合著的《兰可居吟草》,受到宋亦英、刘梦芙等诗坛名家的好评,她亦因此成为省诗词学会会员。她的国画,从《芥子园画谱》入手,后又转益多师,大抵以水墨花鸟为主,以线条老健、墨色明快取胜,别有“文人画”的意趣。她的戏曲,还真的有点儿“童子功”,京剧、越剧、黄梅戏,都能字正腔圆、整段整段地演唱!偶尔她也下下象棋,拉拉二胡。她的多才多艺,对于她的书法艺术起到了无法形容的滋润和营养作用。这一点为常人难以企及,也令同行们好生艳羡!今 年“五一”,杨兴玲偕夫君回乡举办了一个“兰可居诗书画印展”,以其精湛的书法造诣和全面的艺术修养,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在前不久成立的“安徽省松风竹雨艺术研究会”成立大会上,杨兴玲当选该会副会长,可谓实至名归。
作品多次被《书法》、《书法报》、《书法世界》等专业报刊报道,她的名字和传记走进了《中国书法艺术大成》、《当代书法家传记》、《中国当代美术家书法家汉英词典》、《中国文艺家传集3》等大型典籍;并荣获“首届
徐悲鸿美术教育基金奖”、“安徽省首届十佳青年书法家”和“安徽省六、七届艺术节”等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