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千里
清朝人物
杨千里(1882—1958)本名锡骥,后改天骥,字千里。江苏吴江人。生于清代光绪壬午八年(1882年)。曾担任上海市徐汇区政协委员,受聘华东文物管理委员会特约顾问。1958年12月27日因患脑溢血,在上海愚园路寓所去世,终年78岁。
人物生平
杨千里,本名锡骥后改天骥,字千里。生于清代光绪壬午八年(1882年)。这就是费孝通先生自己常说的对他影响最大的大舅父。在家中杨天骥排行老二,老大杨纫兰。千里8岁时随父到镇江丹徒任所,深受杨老先生的国学熏陶,文字功底深厚。后随父回到同里,在家中“安雅堂书塾”继续接受父亲的教授。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年仅17岁即入泮,光绪二十八年成为优贡。1899年千里入上海南洋公学,受教于唐文治先生,1901年8月曾在东文学堂学日语,1903年民主革命者邹容在上海爱国学社撰写《革命军》宣传革命,号召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共和国。章炳麟为此书作序,杨千里与同乡金松岑一起资助邹容出版《革命军》一书。1903年夏《苏报》发表文章推荐邹容的《革命军》,并发表章炳麟驳斥康有为改良主义政见的文章,鼓吹革命。《苏报》被封,清政府又勾结上海租界工部局,逮捕章炳麟后把邹容抓捕入狱,史称《苏报》案。血气方刚的杨千里积极奔走参加营救章炳麟的行动。
1904年,杨千里到上海澄衷学堂执教,新的思想新的教法深受学生爱戴。胡适当年是澄衷学堂的学生,在他的《四十自述》中写道:“澄衷的教员中,我受杨千里(天骥)先生的影响最大。”“我去看他,他很鼓励我,在我的作文稿本上题了‘言论自由’四个字。”“有一次,他教我们班上买吴汝綸删节的严复译本《天演论》来做读本。”“他出的作文题也很特别,有一次的题目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试申其义》”。杨千里的启蒙,使胡适成为一个适者生存《天演论》的信奉者,他与他哥哥商量“将自己的名字‘胡洪骍’改为‘胡适',字适之。”
1904年2月25日蔡元培任主笔的《俄事警闻》停刊,杨千里积极参加重组的报刊编辑班子。停刊的第二天即以《警钟日报》继续出版,刊登揭露英、法、德等帝国主义侵凌中国主权的事实并加以抨击的文章,特别重视清政府外交情况的报导。1905年3月《警钟日报》被封。当年8月中国同盟会成立,蔡元培参加了同盟会并任上海分会会长,杨千里参加了同盟会。
1909年杨千里,帮助于右任、范光启创办《民呼日报》,以揭露清王朝的腐败,鼓吹民主革命,“大声疾呼为民请命”为宗旨,有通讯、言论、纪事、丛录等栏目。5月15日创刊号出版,清廷视《民呼日报》为眼中钉,8月14日即与租界当局勾结,强行封闭,前后共出了报纸92期。后又创《民吁日报》。1909年11月陈去病发起成立“南社”,杨千里也加入了南社,未填入社书,柳亚子将其入社号定为“六六”,而“66”号为费公直。
1910年10月又参加创办《民立报》,激烈攻击清政府,报导各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动态,宣传政治主张。
杨千里在《民呼报》,《民吁报》与《民立报》均任编辑,自己以骏公、东方、杨东方、六一翁等笔名发表文章。在民立报社他是中坚,叶楚伧进民立报社就是杨千里所推荐的。这段时间里,杨千里与于右任、陈其美、宋教仁等结成了莫逆之交,他是上海著名的报人与新闻记者,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鼓吹者,著名的革命党人。清政府到处搜捕革命党人,杨千里属于重点搜捕对象之一。
1911年辛亥革命武昌起义,上海革命党人积极响应。在陈其美率领下革命党人攻打江南制造总局,杨千里积极参与行动。在攻占江南制造总局后,总办张楚宝逃跑。陈其美将缴获的张的黄漆马车赠给杨千里,从此杨千里乘坐此马车到报社上班。
此后杨千里曾一度主笔《申报》,后到美国人福开森办的《新闻报》担任主笔。福开森一派傲然的老板派头,杨千里看不惯这种霸道与之针锋相对,福开森扬言要撤杨千里的职,千里昂然而去。
1913年3月宋教仁被刺身亡。千里一度离沪去湖南湘岸榷运局任稽核官。不久即去北京,任教育部、外交部、司法部秘书、参事等职务,前后共4年时间。
1917年7月,爆发第一次护法战争,孙中山先生准备在广州成立护法军政府,派遣钱刚(涤根)到上海,组织国会护法议员前往广州。由王宠惠等联络杨千里南下广州,加入中国国民党,任护法国会参议员。千里民国9年(1920年)又到北京政府国务院任秘书。民国10年(1921年)太平洋会议召开,任中国代表团咨议出席会议。会议自1921年11月12日至1922年2月6日,由英、美、法、意、日、葡、比、荷和中国九国参加,会议实际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重新划分势力范围,所签订的《九国公约》是使中国处于被列强掠夺的地位,杨千里当时是咨议,属顾问雇员身份。
1923年孙中山先生在广州粤军将领的邀迎下,从上海到广州,3月2日成立大元帅大本营。北洋政府于3月20日任命沈鸿英督粤、孙传芳督闽,这是军阀吴佩孚、曹锟等迫内阁总理张绍曾下的令。张绍曾还以内阁全体名义,派王宠惠与杨千里二人持函到广州见孙中山先生。函中劝中山先生取消大元帅名义北上合作。杨千里、王宠惠是老国民党员,他俩到了广州,在中山先生的大元帅大本营中供职,使吴佩孚等人的打算全部落空。此后杨千里就担任王宠惠的秘书。
民国14年(1925年),由曾孟朴推荐千里先生任无锡县县长,杨千里积极参与叶楚伧等人的革命活动,奔走“苏浙皖三省联合自治”,反对北洋军阀孙传芳的专制统治,被孙传芳列入拘捕暗杀的对象之一,进行搜捕。民国16年1月同乡钱刚(涤根)在上海组织军队准备配合北伐大军,事泄被驻沪直系军阀李宝璋捕杀。杨千里亦被李宝璋的流氓暗杀队所跟踪,暗杀队携枪在交通要道和杨家寓所附近频繁活动,情势危急。杨千里陪伴老父敦颐先生,佯病躲藏于法租界广慈医院,10天过后租界当局与院方对他们警告,限他们出院。千里无奈乔装由上海乘夜船回到吴江家乡,再到浙江,与北伐军21师严重部会合。严重部进攻江苏,民国16年(1927年)3月19日到达松陵,击溃孙传芳的两个混成团。在松陵镇成立吴江县临时行政委员会,推举杨千里任主席,下设民政、财政、公安、教育、实业、公益、司法七科,杨千里以其才能治理家乡县务,时间不长。
民国17年(1928年)1月,杨千里任国民政府交通部秘书,是年父丧。民国18年(1929年)7月杨千里又被委任为吴江县县长。民国20年(1931年)2月于右任出任监察院监察长,杨千里于4月任国民政府监察院秘书、代秘书长,民国22年(1933年)2月任国民党中央监察院监察委员。抗日战争期间,1938年1月25日,杨千里到香港以经济委员会委员身份协助国民党中央海外部部长吴铁城主持港澳地区党政工作。募集捐款,购买物资运到内地以供抗战所需。
民国30年(1941年)12月8日,英美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杨千里先是联络留港抗日志士进行潜伏,后取道东江游击队驻扎区先到广西,再于1942年秋辗转到达重庆,住在儿子杨恒的小屋里。1942年10月吴江同乡为抗日志士王祖埙病逝举行公祭,杨千里与旅渝同乡一起在小什字罗汉寺设祭,并出《哀思录》,千里赋诗六首,其最后一首为:“鲁戈他日刺亡秦,不见风流蕴藉人。里社若论私谥例,待书佳传勒贞珉。”杨千里第二次当吴江县长时王祖勋为第一区区长,两人交往密切,杨在诗中说:“百里分榆手自栽,当年佐治费君才。垂虹浮玉重回首,十道琅環俱成灰。”对当年的友情,家乡沦陷的悲切,溢于言表。其后,杨千里还为家乡钮善、钮骏父子因抗日而被鬼子所杀撰写《善骏堂记》刻碑以作纪念。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杨千里从重庆回来居住在上海寓所,该寓所是其弟杨锡鏐设计建造的花园洋房(后上海市纺织医院),在愚园路668弄311号,后搬到镇宁路。虽然他已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但热心公益事业,为民伸张正义的秉性不改当年。1946年8月吴江旅沪同乡会获准恢复活动,修订会章并定名为“吴江县旅沪同乡会”,设立理事会,公推杨千里为理事长,由毛啸岑等6人为常务理事,严宝礼、范烟桥、唐炳麟等18人为理事。会址设在上海市吴江路75号。担任理事者都是“素孚乡望者”、“在各界名望素著者”,任职者都无薪酬为义务职务。千里担任理事长时,同乡会会员有350多名。同乡会除在旅沪人员中互帮之外,还积极关心参与家乡地方政事。1946年10月吴江县召开临时参议会第二届全体会议,同乡会提交了《为开发地利疏通物资起见,请本县参议会发起组织吴江企业公司,经营育蚕制种缫丝织绸及运销米麦等土产。请公决案》,结果此提案被采纳,并议请同乡会领导发起组织。
同乡会关心地方教育事业发展。1947年倡议并资助同里镇创设“仁美中学”。由杨千里发起,范烟桥具体负责,聘请严宝礼、任传榜、费朴安、薛天游、钱自严为董事,杨千里任董事会主任,聘费家骍为校长,学校于1947年秋季开学招生。学校经费由杨千里为首的董事会筹措,任课教师月薪大米2石左右,远远高于公办学校,吸引了不少公办学校教师的加入,学校得到很大发展。民国37年(1948年)校董会集资建“念修楼”,乡人邹伯儒捐部分祖上遗产购买一批古籍,在念修楼里办起了“伯儒图书馆”,馆内藏有古籍近万册。在同乡会的扶持下,同里仁美中学呈现兴旺发达的局面。
1947年6月,吴江同里发生南濠弄小学教师邹月娥遭5名国民党军官轮奸致死的惨案。当地民众义愤填膺,罢市罢课,以示抗议,强烈要求严惩凶手。同乡会闻讯后,杨千里召集理事商议,大家一致认为要坚决声援家乡民众,多方设法要求政府当局严惩凶手,态度非常坚决,迅速行动。电函吴江县政府、江苏省民政厅。又电呈国府,力主正义。嗣后辗转迳呈主席,奉谕严惩。省民政厅、教育厅及国防部派员到吴江同里查处案件。最后邹月娥惨案的5名凶犯被判正法。这显然与同乡会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吴江旅沪同乡会的作为,在原籍人民心中的威望颇高。有吴江当地人告发恶霸,不直接向吴江当地政府告发,而转请同乡会帮助上告。如1946年11月北厍杨姓居民告发镇长费希纯巧立名目横征暴敛,滥用职权羁押不同意假名多征的百姓,函请吴江旅沪同乡会帮助上告。同乡会即函告吴江县政府:“北厍镇长多摊收白米事”,费即被查免职。1948年同里乡5名农民联名函告同乡会:“石泓乡第拾保李姓保长,借职务之便,浮收经费中饱私囊,设赌局诱赌,从中抽头渔利,致有人亏负巨大而自杀”,要求同乡会转请吴江县政府查办。这种曲线告状,正说明杨千里和他领导的旅沪同乡会,为民伸张正义,深受家乡人民认同。同乡会一直存在到解放初期自行解散。
杨千里在上海这段时间内并无公职,家中给用主要由弟杨锡鏐承担。杨千里除在家为人治印,书写对联卖字外,也曾在私人所开的鱼行中担任秘书,以工薪补给家用。
解放后,杨千里经吴艺五柳亚子介绍加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民革)。曾担任上海市徐汇区政协委员,受聘华东文物管理委员会特约顾问。1958年12月27日因患脑溢血,在上海愚园路寓所去世,终年78岁。
个人著作
杨千里早年供事于报界,在报上以“东方”等笔名发表过大量时论文章,已出版的著作有1906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简易修身课本》,1908年明明学社出版的《王阳明之历史谭》以及《茧庐吟草》、《茧庐长短句》、《茧庐印痕》,与于右任合作《草书千字文》。
参考资料
同里骄杨.吴江档案局.2022-07-03
最新修订时间:2023-09-06 16:32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