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圣明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经济学家、消费与市场理论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杨圣明,1937年7月13日生,山东金乡人,汉族,中共党员,经济学家,消费与市场理论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人物经历
1937年7月13日,杨圣明出生。
1952年,考入平原省财经学校。
1957年,毕业于华北财经学校预算会计核算专业;9月,考入南开大学经济系,学习统计学。后因院系调整,转入河北财经学院(现天津财经大学),学习统计学。
1961年9月,从河北财经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
1966年7月,获得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经济研究所国民经济综合平衡专业硕士学位。
1992年6月,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党委委员。
1993年,遴选为博士生导师。
1994年,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历任所长、党委书记。
2006年,当选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杨圣明主要研究方向和领域为宏观经济理论、市场经济理论、消费经济理论、国际贸易理论、战略管理、金融管理、价格管理等。尤其是在消费理论研究领域,集中体现于适度消费及其标准、消费体制改革问题、消费结构问题、城镇居民住房制度改革问题、中国式饮食模式问题等方面。
在宏观经济理论方面,杨圣明提出国民经济综合平衡不但需要实物平衡,更需要价值平衡(包括财政平衡、信贷平衡和外汇平衡),且实物与价值之间也要平衡;居民货币购买力与消费品可供量之间有必要又有可能达到平衡;实物形态的国民收入不会出现超分配,而价值形态上的国民收入则可能出现超分配;计算和比较国民收入时,将中国国内价格换算为国际价格的四种方法,即汇率换算法、货币购买力指数法、实物分类加权指数法和居民家庭消费指数法,各有利弊,适用于不同场合;宏观经济中的价格既是计量商品价值或社会劳动的尺度,又是国民经济主要比例关系的调节者。
在消费经济理论方面,杨圣明提出了适度消费的标准,即“每个消费者或家庭的消费是否适度或合理,要以消费与收入的关系来衡量。从静态上考察,收入大于消费,并有一定剩余,此种状态的消费乃是合理的或适度的;从动态上考察,消费、收入、储蓄三者大体同步增长,或者说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保持着一个常数,这种状态的消费就是适度的或合理的”。
在对外经贸理论方面,杨圣明认为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在内部,在各国的经济结构陈旧,增长方式粗放和经济体制不适应”;技术壁垒“正在成为国际贸易中的主要保护方式”等。
在劳动价值理论研究方面,第一,杨圣明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概括和归纳为十个方面。在中国国内外概括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第二,提出着力从三个领域进一步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这三个领域分别是:现在的时代是服务经济时代;现在的时代是科技时代。要加强对科技劳动创造价值问题的研究;管理劳动也创造价值。马克思时代宏观经济管理较少,而现在社会化程度比较高,不仅社会化,而且全球化,不仅微观企业管理创造价值,而且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也创造价值;第三,与西方劳动价值理论划清界限。与西方劳动价值理论应划清四条界限。一是要与萨伊等人的生产要素价值论划清界限。萨伊的生产要素价值论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两码事,马克思对萨伊的生产要素价值论进行了批判。二是要与马歇尔供求价值论划清界限,他认为价值是由供求决定的。三是要与庞巴维克等人的效用价值论划清界限。四是要与非劳动产品价值论划清界限。
截至2018年4月,杨圣明已撰写文章300余篇,其中有100余篇发表在《消费》杂志上。
截至2018年4月,杨圣明已编著出版书籍20余部。
截至2012年11月,杨圣明已获得孙冶方经济科学奖(5次),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研究成果奖(4次),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1次)等奖项。
人才培养
截至2018年4月,杨圣明已指导培养博士生20名,博士后2名。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杨圣明是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知名校友,著名消费与市场理论学家。”(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评)
“杨圣明是中国消费经济理论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之一,于消费经济理论有许多突出贡献。”(中国社会科学网评)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0 16:04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