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奇墓: 位于江西省
泰和县澄江镇杏岭村北山坡上,山上矗立着一座古塔,这座古塔就是著名的 一代名臣杨士奇仁
明惠帝、
成祖、仁宗、英宗诸朝,当国四十一年。
在泰和县澄江镇杏岭村北山坡上,矗立着一座泥石堆积而成的古墓,时常可见有人到此驻足追思。墓主即是明代赫赫有名的内阁重臣杨士奇。35岁时,他从泰和到京城当国史馆编修,再到官至内阁首辅,历事四帝,辅佐君王40多年。有生之年他没有回乡建造威风八面的府第,只是在死后留下了一座坟墓。
《明史》有载,士奇既已年老,其子杨稷非常傲慢,曾经侵凌弱者,犯下杀人之罪。言官纷纷弹劾杨稷。朝廷商议不马上对他绳之以法,先把他的罪状拿给士奇看。又有人揭发杨稷残暴施虐的数十件事,于是杨稷受到审判。年老有病的士奇受到控告,英宗怕他身心受到伤害,便下诏安慰劝勉。士奇感动而泣,从此忧愤不能起。正统九年(1444年)三月去世,终年八十岁。赠太师,谥文贞。
因其勤于国事、政绩卓著而名扬天下。卒赠太师,谥文贞,归葬故里,极为显赫。其墓坐落在城北杏岭村北山坡上,始建于明
正统九年。它背倚青山,前临方塘,四周山花飘香,青松吐翠,风景秀美。墓坐西向东,墓园东西长约100米,南北宽约50米,占地7.5亩,有短墙环护,气势非凡。1957年,杨士奇墓被列为
江西中国名胜词典》。
经过修葺的杨士奇墓,除守墓房和护墙尚未修复外,基本上恢复了原貌。墓园分为三个层次,可沿台阶自下而上,依次观瞻。最下方平台上立有两支
华表,顶端各有一镂雕的小狮端坐其上。
华表石狮杨士奇(1365-1444),名寓,字士奇,号东里,泰和澄江镇人。明初
建文,经举荐入
翰林充编修官,修《太祖实录》。
永乐十五年(1417)进
翰林学士,后改左春坊大学士、
洪熙元年(1425).升礼部诗郎兼
华盖殿大学士。
杨士奇历仕
建文、
永乐、
洪熙、
宣德、正统五朝,遇事谨慎稳重,知人善任,终年80岁,赠太师,谥文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