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莪(1931年8月9日—2024年3月19日),男,汉族,出生于天津,河南南阳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水声工程学专家,机械与运载工程专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生前系
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工程学院教授。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931年8月9日,杨士莪出生于天津,“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全家从天津迁到北京。小学一年级时,“七七事变”爆发,杨士莪与家人踏上了逃难之路。第一站是故乡南阳,数月之后,因南阳遭受日军轰炸,又搬到乡下,母亲没让杨士莪辍学,由于当时在南阳乡下只有私塾式教育,母亲便成为他的私人教师,帮助杨士莪完成了小学二年级到四年级的课程。年幼的杨士莪目睹了贫困落后旧中国遭受列强欺凌、战火中百姓流离失所的惨状。在祖父和父亲的教导下,杨士莪立志要以科技强国,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
教育经历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杨士莪一家举家迁到重庆。1940年秋天,插班进入歌乐山下“高店镇中心小学”五年级学习。1941年秋,还有一年毕业的杨士莪提前结束小学学业,以同等学力考入坐落于沙坪坝的
重庆南开中学初中部。五年的“南开中学岁月”铸就了杨士莪更高的人生起点,翻开了他新的人生篇章。
南开中学提倡“一人一项运动”,把包括杨士莪在内的每一位学生都拽进体育竞赛中。杨士莪身体瘦弱,始终是个“体育落后分子”。学校鼓励培养学生十八般“武艺”,杨士莪与几名同学组稿,办班级壁报《小公报》,报道班级和学校趣闻,在同学中颇受欢迎。
1946年秋,杨士莪插班到中央大学附属中学(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二班学习。一年后高中毕业,面临着人生的第一次选择,父母希望他考中央大学,但杨士莪将目光投向了清华大学。在选择专业上,父亲告诉杨士莪,选择专业除了考虑到个人兴趣外,也要结合现实生活、国家需要等诸多因素。经过再三思考,杨士莪选择了物理专业。
1947年,杨士莪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师从
梅贻琦、
周培源、
钱三强等,从他们身上学到了知识,学到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自由独立的精神和思想。除了物理系的课程外,杨士莪选修了数学系实变函数等课程;选修了化学系的分析化学,做了很多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实验;选修了化工系的物理化学等课程,这些课程为他打下理工基础;还选修过明史、德语等。
工作经历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打响,在清华大学物理系读书的杨士莪感受到国家需要,为响应党中央号召,选择肄业报名参军,来到大连第一海军学校任教,投身于人民海军建设事业,分到航海指挥分校物理组任教员,任务之一是和同事一起编写教材,为看懂苏联的相关资料,还自学了俄语。
在大连第一海军学校的两年时间里,杨士莪完成了从一个普通百姓向一名军人的转变,他自由散漫的性格有所收敛。在部队这个“大熔炉”里,得到了更全面的淬炼,军人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增强了他性格中刚性的一面,初步具备了战士的品质。
1952年12月,作为第一批教员,杨士莪奉调参与
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筹建工作,在海军工程系海道测量专科“大地测量”教研室工作。至1972年一直任教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
1956年,杨士莪加入中国共产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水声学科在国内属于空白。1956年,学校派杨士莪去苏联学习水声学,从教授天文改行研究水声专业。1957年—1959年,在苏联科学院声学研究所进修深造。在苏联学习期间,杨士莪发现关键技术实验室对他这样的外国人是关闭的,他认识到,在国防技术的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必须自力更生,靠别人靠不住,也靠不起。刻骨铭心的感受让杨士莪立志在水声科学领域继攻关的决心。
1960年夏天,杨士莪回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讲台,拓展已有声呐专业,开创水声专业的新格局。
“文革”时期,杨士莪受到冲击,被关进“牛棚”进行“改造”。参与“东风五号”洲际弹道导弹全程飞行实验研制“海上落点水声定位系统”研制工作,任系统技术总体组组长。
1970年—1978年,杨士莪任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副教授。1978年—1995年,历任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水声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系主任、水声研究所所长。1982年—1987年,任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副院长。
1994年4月,经国家教委批准,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1995年,杨士莪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1年,杨士莪获聘为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19年,正式退休,退休之后杨士莪还会出海实验,给研究生上课。
科研经历
1958年,杨士莪领导组织第一次中苏联合水声综合考察,奠定了中国水声科技事业的基础。
1960年1月16日,中苏联合考察开展,杨士莪担任中方副队长,在相关海区展开了历时85天的水声科学考察。
1970年—1980年,杨士莪作为水声测量系统负责人,领导完成洲际导弹“落点水声测量系统”的研制工作,为国家海洋工程技术相关领域发展提供了经验,作出贡献。至21世纪,“蛟龙号”“科学号”所用的国产高精度超短基线定位系统,追根溯源都可上溯到这一项目的研制。
1994年4月,杨士莪作为考察队队长和首席科学家,带领近百名科研人员,驾驶两艘水声科学考察船赴中国南海进行具有战略意义的水声科学综合考察,这是第一次由中国科学家独立指挥和实施的大型深海水声考察,是中国水声界从浅海迈向深海的第一步。
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在杨士莪带领下,
杨德森率团队开辟矢量传感器技术这一水声科研新领域,使声呐的探测水平得到跨越式提高。随后,杨士莪将科研目光投向了新的发展方向——矢量传感器成阵技术,在中国首开“地声勘测”的研究先河。
多年来,杨士莪总是走在中国水声科教的前列,作为中国水声定位方法最早的提出者和技术决策者,为中国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定位系统研制奠定了基础;主持设计建造中国首个针对声学研究的“重力式低噪声水洞”;在制定中国水声发展规划、确定水声学科研究方向、指导和促进中国重大水声科研和工程项目中,他发挥了核心作用。
人物逝世
2024年3月19日,杨士莪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逝世,享年93岁;3月23日,杨士莪遗体告别仪式在哈尔滨市东华苑德政厅举行。
获得肯定
2024年9月,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宣传部追授杨士莪“时代楷模”称号。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杨士莪主要研究领域为水声学原理、水下噪声学、水声定位系统等。
杨士莪长期致力于水声信道与声纳系统环境、水声目标探测与定位、水声发射与接收技术等领域研究,开创了中国深海水声定位方法和技术,成功研制一系列水声系统,实现国家海洋装备技术的重大原始创新。组织中国首次南海大型深海水声考察,在规划、指导、促进中国水声事业发展中发挥核心作用。
杨士莪最先在中国开展水声定位系统研制,领导完成一系列用于不同目的的长基线、短基线和超短基线水声定位系统,解决了水面、水下、和海底目标位置,以及水下航行体轨迹定位问题,为中国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定位系统研制奠定了基础;主持设计并建造中国首个针对声学研究的“重力式低噪声水洞”,解决了国际上水洞噪声实验测量方法;领导探雷声呐技术的基础研究,提出目标识别的新途径;推动领导完成中国首次独立大型深海水声综合考察;领导了矢量传感器在中国的研制及借助地声手段探测水中目标的研究。
截至2023年6月,杨士莪已发表论文100余篇。
截至2023年6月,杨士莪已出版专著4部。
截至2023年6月,杨士莪已获得授权发明专利8项。
截至2023年6月,杨士莪已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其它级别科技奖励10余项。
人才培养
杨士莪经常对学生说,在大学要学会三件事:做人、做事、做学问。做人,就是心里装着祖国,要把自己的前途永远和国家的需要、人类的命运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做事,靠的是集体的力量,而非个人;做学问,不能把自己限得太窄,广泛领域的知识可以帮助人们从多角度理解新领域的工作,甚至产生创新的火花。希望年轻的同学们抓住时代机遇,努力创新、努力奋斗,为中国海洋开发、海疆保卫作出自己的贡献。
杨士莪将课程建设与思政建设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坚持启发式教学法,通过逐步深入提出问题——进行解答——再深入一步提出问题——再进一步进行解答的方式,使学生在课堂上不断主动思考,最终掌握必要的知识,同时进行分析问题方法的训练;鼓励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治学的能力,对学生有一定的要求,并给予一定的锻炼,不能凡是不讲的内容一概不做要求,而所有要求的内容又必须一概讲到;倡导教学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去认识这些关键所在,去透彻掌握关键概念与定理,并善于灵活应用基本规律解决各类不同的问题。真正学通一门课程,需要做到“书越读越薄”,而不是简单的知识堆砌。强调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注重把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形成自己的见解。既要打好基础,又要勇于创新、活学活用。
1960年,杨士莪着手拓宽专业领域,创建了中国第一个理工结合、为国家战略服务的综合性水声工程专业,填补了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
1981年,哈尔滨工程大学的水声专业学科点获得国家第一批博士学位授予权。1987年,第一批成为国家重点学科并建立了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993年,国家级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在此建立。
2017年,杨士莪所在的水声工程团队入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杨士莪讲授的课程有“振动与声学基础”“振动与声基础”“水声传播原理”“振动和声学基础绪论”“海洋声信道”“测量天文学”“球面天文学”等。
杨士莪指导编写了《水声传播原理》《统计传播》《水声学》等一系列教材。
截至2024年3月,杨士莪共指导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110多名,教授过的学生达数千人。他的学生多数已成长为相关领域的科研及学术骨干。如中国工程院院士、智能水下机器人专家
徐玉如,
中国工程院院士、水声工程专家
杨德森,中国工程院院士、水声工程专家
宫先仪,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
李琪、
张海刚,
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工程学院教授
朴胜春、李秀坤、
陈洪娟,中国首艘国产航母副总设计师
孙光甦,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工程学院副教授郭俊媛,中北大学教授张国军,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〇研究所型号副总设计师程彬彬等都是他的学生。
获奖记录
人物作品
出版图书
诗词选登
社会活动
社会任职
迎宾接访
2013年1月18日,杨士莪与
夏桂华等会见来哈尔滨工程大学访问的华盛顿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教授杰夫·西门、唐大军、艾瑞克·托瑟斯等一行。
组织关怀
2018年1月,时任哈尔滨工程大学党委书记
谷焕民走访慰问
黄绍、杨士莪、
王芝秋等老同志,代表全校师生向老领导、老教授、老专家们致以敬意和节日问候。谷焕民详细询问了老同志们的家庭、生活和身体情况,向他们介绍了一年来学校改革发展取得的成绩,听取了老同志们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建议。
2021年9月10日上午,时任黑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张庆伟专程到哈尔滨工程大学,看望慰问教师,张庆伟首先来到他所联系服务的专家杨士莪家中,询问杨士莪院士工作生活等情况,嘱咐他多保重身体,叮嘱学校和有关部门要照顾好杨士莪院士工作生活,把相关政策待遇落到实处。
2022年9月9日上午,在第38个教师节来临之际,黑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许勤到哈尔滨工程大学调研,并看望慰问教师代表,对杨士莪数十年如一日,深耕钻研、教书育人,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和龙江创新发展作出卓越贡献表示敬意。
2024年2月7日上午,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院长
潘光、党委副书记
王银涛一行前往杨士莪、
康凤举、吴旭光等家中看望慰问,为他们送去新春问候和祝福。
讲学授业
2018年4月13日下午,东北农业大学第四期“后稷讲坛”在图书馆一楼学术报告厅举行,杨士莪应邀做客“后稷讲坛”作专题报告。杨士莪结合自身求学与科研经历,讲述自己在水声领域研究中的经历和经验以及自己在人生道路上遇到的挫折和获得的成就。
2021年10月28日,杨士莪
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副院长
杨坤德邀请,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为学院师生作“航海大讲堂”系列讲座(十)——《中国水声事业发展历程和未来方向》的学术报告。航海学院20余名教师在线下参会,170余名学生在线上参会。
参加活动
2020年8月8日,杨士莪参加由哈尔滨工程大学举办的“庆祝杨士莪院士90寿辰暨2020水声技术高峰论坛”,杨士莪上台致辞感谢大家的祝福,表示要继续尽可能努力地发挥余热,做到“夕阳虽落苍山后,犹映晚霞满天红”。同时,杨士莪许下90岁生日愿望:希望我们的后浪,在国家的支持下,为中国海洋事业、水声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2021年,作为“光荣在党50年”的老党员,杨士莪在哈尔滨工程大学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暨“两优一先”表彰大会,在发言过程中唱起红歌《唱支山歌给党听》,他犹如一面许党报国“行走的旗帜”,全场师生为他身上体现的爱国、创新、求实、奉献的科学家精神动容。
公益捐赠
2022年6月,杨士莪向
南阳理工学院捐献100万人民币作为杨廷宝建筑助学基金,以帮助家乡农村、山区困难学生完成学业。
2023年,杨士莪向重庆南开中学唐秀颖教育基金捐款100万元;9月1日,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教育基金”捐赠仪式在水声楼314会议室举行,杨士莪向“水声教育基金”捐赠100万元。
人物观点
教育观点
杨士莪对现在教育方式有着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所有的儿童都有着丰富的创造力,即便是树枝儿童也能想象成小人或其他的。教育就是要看到这个来培养创造意识。针对应试教育,杨士莪发声:现在的应试教育,从小学就开始补课,还美其名曰不输在起跑线上,上小学是为了上中学,上中学是为了考大学,上大学是为了混一纸文凭做个就业的敲门砖。我认为这实质上不是在培养人才,而是在培养书呆子。
学习捷径
教了一辈子学生,杨士莪对教育也有感悟:现在的学生渴望学到知识,只是有时方法不对。书应该越读越薄,而不是越读越厚,否则越读越糊涂。读书应该懂得提炼,而不是知识的堆砌,掌握知识的主要体系,这是学习的捷径。
科研原则
杨士莪有一条科研原则:再好的技术成果,如果只停留在论文和实验室阶段,甚至束之高阁,都是没有意义的。
人物轶事
学霸故事
杨士莪大学时期所在的宿舍是个学霸宿舍,四个室友中,有三个人后来当选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学家
周光召,中国工程院院士、激光陀螺奠基人
高伯龙,还有杨士莪。刻苦学习的周光召,一个礼拜学习时间在75小时以上,每天有10多个小时。杨士莪一个礼拜大概学习时间也有60小时。
学无止境
杨士莪保持着终身学习的勤奋状态,对知识、科学的追求和对于新事物的敏感和好奇,是他一生前进的不竭动力。70岁时,他学会打字,就自己打论文。85岁时,开始学习计算机编程,就自己验证新的算法。
一站到底的院士
年过90的杨士莪依旧在教学科研一线。每年坚持为本硕博学生授课,对教学、对学生从不敷衍应付。学生们都说,请杨院士审阅修改论文,一两天就能得到反馈,意见和建议也都写得清清楚楚。杨士莪从未因活动忙而错过上课,只要回到哈尔滨,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耽误的课补上。讲课时他的语速平缓、声如洪钟,而且从不坐着。2022年9月,杨士莪为00后新生上课的视频刷屏朋友圈,被称为“一站到底的院士”。从教70年来,他总是站着给学生讲课,“站着讲课,我能加上动作,自在又形象。”杨士莪说。
个人生活
家世背景
杨士莪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家庭,其祖父
杨鹤汀是同盟会会员,走教育兴国、实业救国之路,一生致力于创办新式学堂和工厂。杨士莪的父亲
杨廷宝是中国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建筑学家、建筑教育家,曾主持拟定天安门广场扩建规划。杨士莪的名字由祖父所取,出自《诗经》“菁菁者莪,在彼中阿。既见君子,乐且有仪”,寓意生命力顽强。杨士莪兄妹五人,他排行第三。
婚姻家庭
杨士莪与妻子谢爱梅自幼相识,到相知相爱,1956年,两人喜结连理。谢爱梅毕业于
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曾在
东北林学院、
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工作。杨士莪喜欢骑自行车到课堂给学生讲课,他总是用自行车载着谢爱梅行走在校园,这成了哈尔滨工程大学校园里的一道风景。杨士莪在教育子女时很开明,鼓励孩子独立思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决定。三个儿子都不在身边,也没有继承他的事业。
谢爱梅晚年身体不太好,因病常年卧床,靠轮椅代步,杨士莪照顾了二十多年直到谢爱梅去世。2011年,经朋友介绍,
哈尔滨第七十三中学退休教师魏少芬成为杨士莪晚年的伴侣。
家族成员
个人爱好
工作之余,杨士莪喜欢读书,这是他一辈子的习惯。他的书房里摆放着两面墙的书柜,有专业书籍,还有小说、诗歌、散文、历史作品,有中文书、英文书和俄文书。
杨士莪对艺术的热衷与修养始于话剧,在南开中学就读期间,就过足了《
北京人》《
风雪夜归人》《
雷雨》《
日出》等话剧的瘾。
勤俭节约
生活中的杨士莪一向节俭,作为院士配有专车,他不坐,经常骑一个自行车,穿一件旧的卡其夹克。屋里家具还是20世纪90年代的旧家具。有一年到大连海实,为节省科研经费租用民船晚上住宿,由于风大船倾斜,不幸掉到海里,出差坐飞机,都是买票价较低的红眼航班。但他对学生却十分慷慨,先后捐出300万元设立教育基金。
淡泊名利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与水打了一辈子交道的杨士莪,轻看名利淡如水。他在担任研究所所长时,岗位津贴只给一半,他提出自己拿一半的一半。每次讨论奖金、评奖时都把青年教师和教学一线的同志向前推。许多科研项目他从头至尾参加,但在向上报奖时,他根本不报自己。
人物评价
杨士莪在中国水声传播,水下噪声等研制领域做出重要贡献。(
西北工业大学 评)
杨士莪是中国水声科学技术与教育事业的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
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工程学院 评)
作为中国水声工程学科奠基人和水声科技事业开拓者之一,杨士莪为中国水声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扎根在哈尔滨工程大学,耕耘在水声工程领域,杨士莪几十年如一日,倾听大海的声音,把一生都奉献给海洋强国事业。(《
人民日报》 评)
70多年前,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的杨士莪奉调哈军工任教,此后便扎根黑土地,倾情于祖国的水声科研和教学事业,殚精竭虑、初衷不改。他作为中国水声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为中国高等教育史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黑龙江日报》·龙头新闻 评)
他许党报国,潜心育人,坚守耕耘,一生听海,堪称践行教育家精神的典范。(
人民网 评)
他扎根教育70年,始终坚持循循善诱、立德于形、春风化雨的言传身教;他知识渊博、思维敏捷、视野宽阔、寓教于乐、解决学生的问题时常常另辟蹊径;他以鼓励式教育为主,对学生从不急于否定,即使学生错了也先找到值得肯定的内容加以鼓励,再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往往使学生豁然开朗。从1950年初登杏坛到现如今耄耋之年仍奋战教学科研一线,中国水声工程学科创始人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士莪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担当,以极强的责任心对待自己的学生,在他开拓的一片学术天空下,很多人找到人生的坐标和价值。“九十载春秋未老,百万里桃李同芳”,他为中国水声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师司 评)
杨士莪院士在无师资、无教材、无设备、无参考经验的情况下,零起点建立起新中国第一个理工结合、配套完整的水声工程专业,开创中国水声教育新格局,是一位当之无愧的战略科学家。杨士莪院士心怀“国之大者”的科技报国情怀、立足国家战略需求的前瞻布局、站在科技发展前沿的敏锐洞察、身先士卒带领团队攻坚克难的勇气魄力,都深深影响了我。尤其在我探索新技术新理论的过程中,他给予了极大的支持,他对于学生默默支持、无私奉献的行为也深深感染着我。杨士莪院士是我们科技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的学习榜样,我们要学习他始终与国同向同行,胸怀祖国、服务人民;学习他坚持做有用的科研,心有大我、至诚报国;学习他在科研路上永不停歇,勤学笃行、求是创新;学习他敢于啃硬骨头不怕输,勇攀高峰、敢为人先;学习他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学习他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为提高国家科技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更多国家急需的德才兼备的卓越创新人才贡献新的力量。(中国工程院院士、水声工程专家
杨德森 评)
杨士莪是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元老,是水声工程学院的“招牌”,被公认为中国水声工程领域的先驱。(《
中国教育报》 评)
杨士莪同志从青年时代起就把个人发展与国家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秉持科技报国理想,把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贡献力量作为毕生追求。在海洋事业急需发展、海军建设急需人才的年代,只争朝夕、不辱使命,成为中国水声事业发展的建设者、倡导者和推动者,是全省广大教师的优秀代表和杰出典范,无愧于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的光荣称号。杨士莪同志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对党充满无限热爱和感恩之情,心存学以报国的鸿鹄之志,发出“国家需要什么,我就研究什么”的铿锵誓言,将自己的人生理想追求与国家需要、时代需求相结合,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和龙江创新发展作出卓越贡献,以浓厚的家国情怀,谱写了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报国壮美诗篇。(黑龙江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黑龙江省教育厅 评)
杨士莪院士是中国水声工程学科奠基人和水声科技事业开拓者之一,是爱党报国、倾听海洋声音的杰出科学家,是推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的先锋模范,是爱国奋斗奉献的知识分子杰出代表。杨士莪院士把个人发展与国家需要紧密联系在一起,心怀“国之大者”,70余年扎根东北,潜心水声,“一站到底”三尺讲台,一生俯身“为国听海”,一心致力提携后学,“做人做事做学问”的育人理念影响了一代代哈工程人。杨士莪院士用一生的坚守和付出诠释了对党的忠诚、对祖国的热爱、对事业的执着,是传承哈军工精神的杰出代表和真实写照。(哈尔滨工程大学党委书记
高岩 评)
杨士莪院士的一生,始终想的是党,为的是国,强的是军,始终坚守许党报国、心有大我的赤诚情怀,矢志不渝为海洋强国不懈奋斗,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员的模范先锋,是践行科学家精神的杰出典范,也是弘扬哈军工精神的时代榜样。(哈尔滨工程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宋迎东 评)
杨士莪同志用一生的坚守和付出生动诠释了对党的忠诚、对祖国的热爱、对事业的执着,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优秀代表。在一次次国家急需中,他不断坚定理想追求,用毕生心血为中国水声学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作出突出贡献。他一生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带领团队舍小家、顾大家,不计得失,默默坚守。他潜心立德树人,注重言传身教,“做人做事做学问,为船为海为国防”的育人理念深深影响几代学生。(
中国共产党黑龙江省委员会 评)
作为中国水声工程学科奠基人和水声科技事业开拓者之一,杨士莪带领团队为中国万里海疆装上“千里眼”和“顺风耳”,为祖国筑牢坚不可摧的“水下长城”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科技日报》 评)
你红色的初心和蔚蓝的向往,交融成一段光荣的岁月。你报国的呐喊和寂静的坚守,汇聚成一曲奋斗的涛声。一生把大海倾听,一生为祖国追寻,你在深蓝大洋上开垦,让中国的耳朵听懂大海的呼唤。你浩瀚的胸怀荡漾着强国梦想,你奔腾的热血激荡着时代风云。(“龙江最美科技工作者”颁奖词)
杨士莪是中国著名的机械与运载工程专家,为中国水声学科建设、决策作出了突出贡献。(
哈尔滨工程大学 评)
人物影响
相关图书
主题文章
专题节目
2024年9月11日,
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国家记忆》栏目播出纪录片《教育家精神》,报道杨士莪胸怀天下、弘道化人的报国之志。
2024年9月19日晚9点,
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CCTV-1)《时代楷模发布厅》播出“爱党报国 倾听海洋声音的杰出科学家杨士莪”专题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