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尚武(1907年—1944年5月1日),别号铸成、持中,湖南省汉寿县人,
陆军大学毕业,国民革命军暂编第十五军新编第二十九师第八十五团团长,抗日英烈。
1937年,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杨尚武参加了八·一三
淞沪会战、
武汉会战等战役。由于他作战勇敢,屡获嘉奖,从一名士兵逐步提升为排长、连长、副团长和团长等职,曾先后到长沙军官干部学校和黄埔军校第一分校学习。
1943年初,毕业后任
中央训练团(教育长
王东原)第六分队长。杨的一位老部下曾说:“杨先生学识渊博,温文尔雅,平易近人,谈起战略战术口若悬河,诚然儒将风度”。杨擅长术科教练,讲课简明拒要,深受王东原的器重。杨尚武身在后方,心系前线,多次请缨上阵杀敌,报效国家,终获批准。3月,调任第一战区
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八集团军暂编第十五军新编第二十九师第八十五团团长。
1944年3月下旬,参加
豫中会战,新编第二十九师担任许昌守备任务。部队到达许昌后,根据师长
吕公良的部署,第八十五团负责守卫许昌城东部和北部。团部驻城东三里桥,第一营守北门及外围据点,第二营守东门及外围据点,第三营守城东三里桥团部周围的据点。当时估计日军会从北方进犯,所以第八十五团的阵地都是面朝北方。在修筑工事前,杨尚武曾经专门召集各营、连长开会,再三强调全团官兵要遵守纪律,向老百姓说明占地的用意,尽量减少百姓的损失。部队进驻许昌不久,杨尚武的夫人带着女儿前来探亲。由于当时战备任务很重,杨很少同家人在一起。杨还告诉卫兵,在召开会议时,不要让妻子和女儿进来打扰。
战前,杨尚武召开动员大会。杨对全团官兵说:“吾等报国之期已至,必与日军血战到底!”大家齐声高呼:“誓与许昌共存亡,不让倭寇逞凶狂!”据说,杨尚武当时已被提升为
国民革命军第三十六集团军第十七军新编第二师师长,但因战前忌讳换将,暂未到职。“敌以数倍于我兵力强攻许昌,我师奉命死守阵地。吾报国之期已至,吾决心与阵地共存亡。身为军人,殉国殉职本分也。马革裹尸,其骨尤香。”这是抗日烈士杨尚武在牺牲前给家人写的信,成为遗书。字里行间洋溢着爱国豪情壮志,情真意切,催人泪下,令人敬仰。
4月29日晨,日军第二十七师团集中三万余人,战车及汽车150多辆,向许昌城发起进攻。战斗中,杨尚武身先士卒,冒着枪林弹雨,始终在第一线督战指挥。据第八十五团连长
张访朋先生回忆:“在由三里桥驰援塔湾的战斗中,杨团长站在桥上,一手持枪,一手握刀,指挥作战,拼死也要夺回塔湾阵地,那英勇形象真感人啊!”
新编第二十九师与数倍日军艰苦奋战三天,为友军转移争取了时间,消灭了大批日军,自身也遭受重大伤亡,南门、西门、北门相继失守。30日夜10时,师长吕公良在报请上级批准后,决定率部突围。5月1日凌晨,在突围中,杨尚武率第八十五团打先锋,行至许昌城东北部大坑李、十里庙以南,许昌鄢陵大道以北时,陷入日军封锁线,当即展开激烈战斗,喊杀声枪炮声如山崩地裂,震撼着周围十几里的田野乡村。杨尚武团长沉着指挥,屡挫敌锋。激烈战斗持续3个多小时,终因兵力悬殊,突围部队被击溃,伤亡惨重,杨尚武负重伤,血流不止,倒在麦田里,李树森营长上前扶杨,杨只说:“不要管我,赶快突围!”就昏过去。后因伤势过重,壮烈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