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岭镇,隶属于湖北省孝感市应城市,地处
应城市西部,东与
城北街道接壤,南连
汉川市垌塚镇,西与天门市
皂市镇相邻,西北与
京山市罗店镇交界,北与田店镇毗邻,行政区域面积124.07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杨岭镇户籍人口为37535人。
历史沿革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6月,为应城县第七区。
1958年9月,改建“八一”公社。
1961年5月,改杨岭区。
1975年2月,改杨岭公社。
1984年1月,改为杨岭区。
1987年10月,撤区设杨岭镇。
行政区划
2011年末,杨岭镇辖1个社区、28个行政村:杨岭、棉田、翟河、龙集、赵畈、孙岭、蔡杨、联丰、连水、团山、伍份、潘集、高何、均合、新四、祝墩、齐王、袁何、谷郑、余郑、吴集、董井、彭集、王场、李河、柏树、耀兴、卡房、明光。
截至2021年10月,杨岭镇辖1个社区、18个行政村:杨岭社区、棉田村、龙集村、雷湾村、双联村、团山村、伍份村、高何村、新四村、祝墩村、齐王村、景墩村、花园村、吴集村、彭董村、柏树村、耀兴村、明光村、潘集村,镇人民政府驻杨岭社区杨岭街42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杨岭镇地处应城市西部,东与城北街道接壤,南连
汉川市垌塚镇,西与天门市
皂市镇相邻,西北与
京山市罗店镇交界,北与田店镇毗邻,行政区域面积124.0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杨岭镇境内地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地形岗冲交错,丘陵起伏。主要山脉有何家脑山,境内最高点位于何家脑山位于白沙口,海拔111.6米,是全市最高点;最低点位于吴集村境内五龙河,海拔32.3米。
气候
杨岭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多年平均气温16.1℃,无霜期年平均247天,年平均降水量1126.8毫米。
水文
杨岭镇境内河道属长江流域。三级河1条,长15千米;四级河3条,总长21千米。河流总长度36千米,河网密度0.3千米/平方千米,年径流总量136亿立方米。境内最大的河流为四龙河,自谷郑村北入境,由北而南至吴集村出境,长15千米,流域面积88平方千米,年均流量180立方米/秒。
自然灾害
杨岭镇主要自然灾害有旱灾、龙卷风等。旱灾年均发生一次,主要发生在4—9月。最严重的一次旱灾发生在1987年7—10月,时间长达103天,2万多亩水稻成灾。最严重的一次龙卷风发生在1992年8月6日,倒塌房屋29间,伤7人,直接经济损失达76万元。
自然资源
杨岭镇境内矿产资源主要为石膏,地质储量5.1亿吨,可采储量为4.2亿吨,主要分布在团山、伍份、齐王、翟河、龙集、赵畈等村一带。
2011年,杨岭镇有耕地面积6.7万亩。
人口
2011年末,杨岭镇总人口42390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5987人,城镇化率14%。另有流动人口10904人。总人口中,男性23296人,占55%;女性19094人,占45%;14岁以下5620人,占13%;15—64岁29988人,占16%;65岁以上6782人,占16%。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42226人,占99.6%;有土家1个少数民族,共164人,占0.4%。2011年,人口出生率9.7‰,人口死亡率3.9‰,人口自然增长率5.8‰。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342人。
2017年末,杨岭镇常住人口为26525人。
截至2019年末,杨岭镇户籍人口为37535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杨岭镇完成财政总收入1244.2万元,比上年增长1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06.8万元,比上年增长23%。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123.5万元,增值税665.6万元,企业所得税141.6万元,个人所得税55.6万元。
2019年,杨岭镇有工业企业33个,其中规模以上10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6个。
农业
2011年,杨岭镇实现农业总产值6.2亿元。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45800吨,人均1080千克,其中水稻40600吨,小麦4678吨。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油菜。2011年,棉花种植面积0.3万亩,产量150吨;油料作物种植面积4.1万亩,产量4495吨。畜牧业以饲养生猪、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9.1万头,年末存栏4.1万头;家禽饲养量260万羽。
工业
杨岭镇以石膏开采、石膏制品为主。2011年,工业总产值4.8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家,职工2541人,实现工业增加值1.4亿元,比上年增长27%。
商贸
2011年末,杨岭镇有商业网点9个,职工45人。2011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0.4亿元,比上年增长27%;城乡集贸市场4个,年成交额1.5亿元,比上年增长24%。
金融业
2011年末,杨岭镇各类存款余额1.5亿元,比上年增长7%;各项贷款余额0.6亿元,比上年增长8%。
邮电业
2011年,杨岭镇邮政业务收入270万元。电信业务收入89.3万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杨岭镇有幼儿园2所,在园幼儿300人,专任教师15人;小学4所,在校生1000人,专任教师10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480人,专任教师86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2011年,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93万元,比上年增长3.7%。预算内教育经费(包括城市教育附加费)占财政总支出的7.5%,比上年增长了1%。
文体事业
2011年末,杨岭镇有镇文化站1个,村级文化活动中心20个,各类文化专业户25户;各类图书室28个,藏书5万余册。音乐、美术、书法、摄影及文化业余创作队伍达62人。2011年末,有线电视用户4300户,入户率85%。
2011年末,杨岭镇有学校体育场3个。10%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19%。
医疗卫生
2011年末,杨岭镇有各级医疗机构13个,其中门诊所11个;病床40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1张,固定资产总值280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59人,其中执业医师15人,执业助理医师9人,注册护士8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5.1万人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3.2万人,参合率83.6%。
社会保障
2011年,杨岭镇有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612户,人数1139人,支出82万元,比上年增长17%,月人均60元,比上年增长17%;农村医疗救助65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65人次,共支出14.6万元,比上年增长7.8%。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399人,抚恤事业费支出76.7万元,比上年增长8.7%。社会福利费170万元,比上年增长7%。敬老院1家,床位100张,收养农村五保人员57人。
邮政电信
2011年末,杨岭镇有邮政网点1个,代办所2个。征订报纸、期刊0.7万份(册),电信企业1家,服务网点4个。
基础设施
2011年末,杨岭镇有自来水厂1座,年供水1.1万立方米;排水管道4千米。
2011年末,杨岭镇拥有35千伏变电站1座,总容量9450千伏安。年累计售电量完成0.3亿千瓦时。
交通运输
2011年,杨岭镇有长荆铁路、107省道过境。县道八池线横穿东西,长12千米;潘雷线纵穿南北,长7千米。2011年末,镇区客运站1座,日发客运汽车36班次,日均客运量1440余人次。
历史文化
杨岭镇因清朝光绪初年,杨姓、王姓人氏集中居住在境内岭岗上形成集镇得名。
风景名胜
龙赛湖位于应城市西南,有两个子湖,上名赛湖,下名龙湖,水域相通,实则一体。该湖属自然形成,原是一个泛水湖,上源渔子河、毛家河诸港水,下通天门河,原有水面55000余亩,盛产
鱼蟹、野鸭等水禽水产品。1969年,汉北河改道,同时修筑汉北
河堤,河湖分家,龙赛湖始成一个内湖。1973年,又在湖中狭窄处,兴建大坝一座,分湖为二 ,亦即赛湖蓄水、龙湖垦田。赛湖沿岸又相继筑堤围垸,水面锐减,今有湖面约剩14000亩。湖底高程一般22.5米,最低处21.8米,正常水位25米,平均水深1.5—1.8米,最大水深3.2米,蓄水量2000余万方。
著名人物
许白昊(1899年—1928年),又名许白天、许北浩、许世光。应城人。早年就读于武昌私立工业学校机械科,后因家庭经济困难辍学,去
上海入机械厂当工人。不久又考入
浙江省立工业学校学习。许白昊是湖北著名的工人领袖之一。大革命失败后受到
国民党反动派的追捕,不久被调到上海,担任中共上海总工会党团书记兼总工会组织部部长。他同工会委员长领导上海各工会恢复组织,开展秘密斗争。民国十七年(1928年)2月任中共时期
江苏省委委员;同月17日因叛徒告密被捕。民国十七年(1928年)6月6日,在上海龙华英勇就义。
沈遐清,女,字素卿,应城人。幼时玲珑机敏,能写诗作赋,后下嫁浙都水利道陈昺虞之子陈运隆为妻。沈遐清寡居四十年,七十岁离世。沈遐清的诗作多悲怨之音。代表诗作有《惊梦》《暮愁闻雁》《诗经说意》《萍窗偶记》《墨绣窠文集》等。
荣誉称号
2021年6月,杨岭镇党委被授予湖北省“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