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彝珍
中国清朝道光时期进士
[清](1805~1898)字湘涵,一字性农,别号移芝,湖南武陵(今常德市鼎城区回龙桥)人。杨彝珍(1805~1898),字性农,别号移芝,武陵县(今鼎城区)回龙桥人。其父丕复,曾作石门县训导,著有《舆地沿革表》、《武陵县志》。
简介
杨彝珍
[清](1805~1898)字湘涵,一字性农,别号移芝,湖南武陵(今常德市鼎城区回龙桥)人。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改兵部主事。彝珍工诗古文,著有《移芝室文集》及《紫霞山馆诗钞》,传于世。
生平
杨彝珍(1805~1898),字性农,别号移芝,武陵县(今鼎城区)回龙桥人。其父丕复,曾作石门县训导,著有《舆地沿革表》、《武陵县志》。杨彝珍从小接受庭训,好学不倦,19岁中秀才。道光十年(1830)参加湖南乡试,他和左宗棠,吴敏树的试卷,都以不合时趋,为房师所摈弃。主考徐法绩,奉特旨搜遗卷,得到他们三人文章,大为赞赏。三人同时考中举人。彝珍以古文见长而风行天下。
道光二十年,彝珍北上抵京,寓居常德会馆。一时名公巨卿,都慕名争与为礼;四方爱好古文的人,也纷纷前往切磋。他自己也好结交名流,和潘少白、曾国藩、苏赓堂等相与过从。鸦片战争爆发,林则徐遭投降派的攻击被革职。清廷派琦善与英国议和。彝珍得知,非常愤慨,立即上书琦善,痛陈和议之非,并望其转奏道光,重用林则徐,誓与英军战斗到底..此后,又多次会试不第,曾先后主讲澧州澧阳、湘阴仰吾、常德朗江等书院。在教学中认真负责,与诸生谈艺,终日娓娓不倦,并拿出自己的学俸奖励成绩优秀的学生。
道光三十年(1850),杨彝珍考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咸丰二年(1852)散馆,改兵部主事。因不乐意担任部曹职务,告假回乡。此时,太平军已由永安经全州入湖南,接连攻克道州、郴州、醴陵,大军进逼长沙。彝珍纠集300余人组成乡兵,试图与太平军对抗。咸丰四年,太平军占领常德,派军驻扎黄土店,引兵攻城,中途遇雨折回,不久便撤离常德。杨彝珍以此居功,致书曾国藩,称“自敝居以往,三十里皆免寇祸。”此后即在家著书讲学,以诗文宗主湘西。
个人作品
同治九年(1870),滨湖地区发生大水灾,饿殍载道,人心浮动。彝珍拿出平时储积的“善谷”近千石赈济灾民。晚年为当地教育捐田四百亩,在德山孤峰岭办移芝讲社。光绪十七年(1891)重宴鹿鸣④,钦赐四品卿,荣耀一时。91岁时,还关心时事,上书朝廷,请求整顿币制,以增加国库收入。杨彝珍毕生酷爱古文,师法桐城,卓然一家。擅自碑传,写景状物皆佳。曾国藩为欧阳勋文集作序,称引湖南文士,杨彝珍名列榜首。晚年将所著诗文编为《移芝室全集》16卷刊行于世。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06 12:19
目录
概述
简介
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