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必纯,女。曾任四川省金阳县护士,
泸州市人民医院(红十字会医院)内科护士长,护理部副主任。
人物经历
杨必纯,女。1939年1月6日出生在四川省泸州市,1956年毕业于泸州医士学校附属医院护训班。毕业以后在红十字会医院担任护理员两年。1958年10月为了支援西部卫生事业的发展,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西南边远的凉山彝族自治州,为祖国西南少数民族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由于工作表现突出,1981年8月调回泸州市,任医院内科护士长,1984年8月任护理部副主任。1982年被评为泸州市先进代表大会代表,1983年被评为四川省先进代表并担任泸州市人民代表。
人物事迹
1958年,杨必纯仅仅18周岁,且身怀六月孕,但她不惜身怀有孕,毅然放弃内地城市的舒适生活,怀着一颗建设边疆,发展少数民族卫生事业的红心,奔赴祖国需要的地方——西南边陲凉山彝族自治州,在金阳县医院从事护理工作。杨必纯在金阳县的23年中,她风里来,雨里去,爬山涉水,穿林过涧,为彝族同胞送医送药上门,走遍了金阳县的大部分地区,医治了不少的彝族兄弟姐妹和儿童。
在十年动乱中,金阳县医院无人上班,已频于关门时,而杨必纯只有一个信念:医院无论在任何时候要为伤员把门开着,作为一个白衣战士,无论在什么时候和场合都要有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无条件地肩负着抢救伤员的责任,杨必纯不怕别人的讥笑,不顾个人的安危,她一个人坚持24小时上班,既当医生又当护士还当清洁员,照顾着50多个病员,遇事还挺身而出,果断地处理保护着病人和医院的利益和财产。由于在她的带动下,其他医生护士才陆续上了班,医院渡过了将濒于关门的危急关。在这期间她接到母亲病危的三次电报,每当她听见医院50多位彝族病人的呻吟时,在回家照顾母亲与留医院护理50多位彝族同胞之间,她毫不迟疑地选择了“不能离开金阳县医院的50多张病床上的病人”。她回信安排不懂医的姐妹们照顾母亲,而留下自己夜以继日医治和护理着50多位彝族同胞。
杨必纯处处以身作则,经常早上班,晚下班。中午午休时也仍然深入病房,抢救危重病人,不怕脏、臭、不怕苦、累,一心扑在抢救病人的第一线,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个人休息和报酬。
杨必纯在金阳县从事护理工作中,用自己的爱心和勇于献身的行动,与彝族同胞打成一片,与他们同甘共苦,生死与共,赢得了他们的尊敬和爱戴,结下了挚诚的友谊。获得了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国劳动人事部授予的坚持在少数民族地区长期从事科技工作的荣誉证书。
人物成就
为了使护士们热爱和安心护理工作,杨必纯常常循循善诱,不厌其烦地为年轻护士们讲解护理工作在医务工作中的地位、作用及其重要性。组织护士们学习护理业务知识,开展护理技术练兵,以自己在护理工作中的切身体会对她们进行现身说法,激发鼓励她们,增强了她们学习业务,钻研技术的风气和兴趣,使年轻的护士们业务技术提高很快,对护理工作充满自豪和信心。当年内科及手术室,供应室的年青护士长均是她一手培养起来的,她言教身传,严格要求,一丝不苟,不仅扶上马,还送一程。她工作踏实,关心同事,了解护士们的生活情况,谁家遇到困难,她都主动上门关心,问寒问暖,帮助了解一些具体问题,而且还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为其顶班。
1990年杨必纯在泸州市科委、科协的帮助下完成了“斜面侧孔配液针头”的研究工作,获国家专利和泸州市科委三等奖,该针头的研制成功,大量减少了微粒进入人体,提高了输液的安全系数,又能减少液体的浪费 。
1992年10月,杨必纯主研的“YB_I型晨间护理消毒本”顺利通过了
四川省卫生厅科研成果鉴定,获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三等奖,同时申报了1993年度政府科技发明奖,该项目填补了在护理上的空白。
1992年,以杨必纯为主研的“全新输液袋”在我院和其它单位应用后,反映较好,现已投入临床普遍应用,使用该输液袋每年可为医院节约液体上千万毫升,创收上万元。该项科研成果已申报国家专利并已得到管理通知书。
1995年5月杨必纯为主研的“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护理及康复医疗模式”的探索研究,于1997年 获四川省卫生厅科技成果三等奖和泸州市科技成果二等奖。
杨必纯还积极撰写论文。《斜面封顶侧孔配液针头的研究临床应用》发表在《中国红十字会》1990年第九期。《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护理》发表在《
护士进修杂志》1990年第三期。《肌肉注射断针的处理》发表在《护士进修杂志》1990年第五期。
所获荣誉
1985年,杨必纯荣获了护士国际最高荣誉奖——
南丁格尔奖章。
2019年5月,杨必纯入选中央文明办、国家卫生健康委举办的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中国好医生月度人物”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