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恒林
中国国画家
杨恒林,字号大虫居士,斋号大虫居。1958年出生,祖籍辽宁海城,自幼酷爱书画,幼年时勤于观察,敏而好学,成年后艰苦自学。杨恒林国画着力从传统入手,秉承以古为师、以古为新,以古创新的学画宗旨,博采众长,终日笔不停耕,临作盈室,力求与古交融,在毛笔和宣纸的摩擦声中,体会古人心境。其后专研现代山水、现代走兽十余载,沉浸其中,强调自然与写实的同一。他笔下的虎、狮构图巧妙,用色雅致。他善泼墨营造意境,强调作品黑与白、明与暗的对比。作品浑然天成,气韵传神。
人物生平
从早期的山水画到如今杨恒林的工笔虎系列作品,他的的艺术发展路程并非一帆风顺。 清代王国维先生有段名言:“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杨恒林的绘画之路正如这段精辟的终结。
少年时代对绘画喜爱伊始,他便奋力的迈开稚嫩的双脚,踏上了一条正将都不知道前途的艺术道路。
他的执著,甚至固执,他只怀着一个信念:要睁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生活的缰索,去过另一种生活——不要像父辈那样苦就好。十七,八岁,他开始用铅笔和好不容易才买到的毛笔不停的描摹能见到的所有图画。如饥似渴,不辨方向,不分中西,当时资料匮乏,有图就画。渐而近访名师,专事国画,到了二十出头,出版日兴,资料遂多,他便网罗画集,报刊,挂历,真正的临摹开始了。
生活的窘迫对于一个努力的人来说并不是难题,“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决心他是有的,他早已学会应对困难,而绘画却不曾一日废弛!明人沈周,文征,四王,王原祁王石谷,吴恽,宋人小品……他临遍了,乃至有些画临过数十过。山水,花鸟,人物走兽无所不涉。
终日笔不停耕,临作盈室,其量之大,世所鲜有,且每一件临作都一丝不苟,力求与古人交融,在毛笔和宣纸的摩擦声中,体会古人的心境,笔墨的精良。到了四十岁时,他的临作以不逊于古人,这是当代画家中所罕见的。而杨他依然在画,他已经与画相融,没有波澜,只有平淡静谧。这时他的画日臻成熟,随手拈来便成佳构。屈指数来。他已经埋头三十余载!他的画作已是经典!
“蓦然回首”的收获只待他转动脖颈即得,它却懒得做。他已经只属于艺术,属于画画,而他的画作已经闪耀着璀璨的光芒,不可遮挡!他必将为更多人所熟识。他是这个时代的骄傲!他也应当被历史所铭记!
获奖记录
2002年,作品在中日水墨画交流展中被授予大赏,同年,应邀参加中韩水墨画交流展。2003年,作品《家》 《猛虎图》 《金色同年》 《仿宋元山水》等十余件被亚洲艺术学会及旧金山国父纪念馆永久收藏。同年应邀于美国旧金山举办个人画展。2006年,作品《北国霜早》由日本京都博物馆收藏。2008年,作品《有妈的孩子像个宝》由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收藏;作品《龙虎图》由法国卢浮宫美术馆收藏。并在日本大阪、美国旧金山、中国台湾和香港举办个人书画展。
作品简介
自古以来我国古代对虎的形象就十分崇拜,赋予虎视正义、勇猛、威严的形象。都说画虎难画骨,此言即是,究其原因就是这些猛兽不是常人能天天去观察到的,很多老虎的行卧姿势都源于传说以讹传讹,这个时候的老虎形象多以主观想象为主,而今中国画的发展更趋完善,工笔画在中国传统绘画中是历史最为悠久的画种,工笔走兽属工笔画范畴,工笔走兽画在长期的发展中积淀了一套严密的规范体系和鲜明独特的风格,并造就了不少擅画动物题材画家,因其逼真,生动,呼之欲出,所以广受现代人追捧。
而在这一领域杨恒林先生可谓佼佼者,杨恒林先生笔下的虎的形象不仅是威猛更可以延伸到虎与人情感的共性,他的虎画您可以说他画的不像,也可以说画的比活的还真,他画的虎之所以说不像,是因为它有别于自然界中老虎的形象,说他真,是因为它更贴近人们印象中老虎的形象,这是他的一个艺术提炼是对自然虎形象的一个艺术升华,这和他长期的写生与观察是离不开的。
杨恒林作画不同于其他工笔画家不同,喜用生宣,因其生宣“泼墨处,豪放淋漓;浓墨处,发亮鲜艳;淡墨处,层次分明;积墨处,浑厚深沉”的特点。杨先生正是应用了生宣的这一特点,常以大面积泼墨以及利用生宣特性丝毛,他笔下的虎,狮,狗,干湿并用,细而不俗,粗矿的景物野意十足,意态雄浑,但有他又常常“惜墨如金” 重墨韵,重透视,着色上尤为讲究,他笔下的作品也无不栩栩如生,出神入化,更多了一番文人画气象。画面冲刺着强烈的黑白对比,粗矿与精细的对比,明与暗的对比,杨先生山水画笔力大气雄浑,取法宋元,构图上尤为巧妙 ,赋有张力,妙趣横生,浑然天成,无不洋溢体现他扎实而深厚的传统功力。
杨先生的作品给人印象深刻总能唤起观看者的共鸣,我也不例外,作品《有妈的孩子像个宝》《母子图》表现舐犊情深,作品《童年》则是杨先生怀念童年美好遗兴之作,《嬉戏图》《静听秋声》则以虎喻人。表现手足同胞之情,杨先生为人谦逊,从他的话语中袒露出他是向往那种小隐于林,随心所欲的人生态度,作品《微雨新晴》《晨谷晓雾》《听泉图》则就应该是他对这种生活态度的真情流露罢。
自古贤士多崇尚高风亮节,“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杨先生正是这样的人,在与他谈话的几个小时里,他说了一句让我印象深刻的话“艺术家是什么?艺术家就是要敢于与假恶丑作对的人,脱离了真善美的艺术还能叫艺术么?它就如同镜中花水中月一样什么都不是!
作品《惊崖》《松下独眠》则是他人生态度的体现吧,他和所有艺术家一样也是位性情中人,他拥有无限的灵感,有着无穷的创造力,和永恒不变的信念,作品《快雪》画面的主体是一只飞奔的老虎,身姿矫健,目视前方,给人以龙腾虎跃欣欣向荣之感,作品大面积留白,与远处浓重的松林形成强烈的黑白反差, 充分体现了中国山水画“计白当黑”的特点,作品《岁月》公狮昂首凝望远方,母狮安然静卧若有所思,画面无渲染映衬任何景物,营造的氛围给人带来的视觉感官的冲击力却是让人久久无法忘记的,那是只属于观者与画中狮的共鸣,他的画可以让人陷入思考,让人融入其中浑然不知。
杨先生不仅虎画的好,而且精于传统山水,现代山水,人物,走兽,他画的走兽注重透视,注重动物的肌肉解剖,作品《暮野风凉》描绘的是一只昂首远方的公狮,公狮神采飞扬,母狮半蹲神情警觉,幼狮侧目,若有所语,在暮色的映衬下一棵枯树昂然挺立,树的动势恰到好处的表现了风势,画面生动富有张力。《莽原王者》表现的是一种坦坦荡荡的情怀,体现的是画家最追求由无拘束的人生境界,“草原莽莽,谁主沉浮”。
不停息的是画家手中的画笔,它是那样的丰富多彩,它是那样粗厚有力,色彩的对比是那样的单纯热烈。非凡的创造力,无止境的创作欲望,画家在浓淡干湿中书写他的艺术人生,我无比坚信融入画家真挚情感的作品,也必将是感人的,纯粹的,心灵为之震颤的。
作品赏析
中国国画家杨恒林作品
出版书籍
杨恒林画虎作品精选》《杨恒林工笔虎系列作品》《杨恒林山水人物卷》中国近现代名家精品丛书《杨恒林山水作品精选》。
相关书籍
杨恒林:
翰墨世界
走进杨恒林的家,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温馨,简约中,带古朴,客厅中央的墙壁上挂着杨恒林的山水四条屏,尤为引人注目,很难让人与工笔虎画那种剑拔弩张王者之风的气势联系起来,桌角上摆放的中国传统瓷器,细节之处无不流露出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
他说“我画传统山水画的时间要远远高于我画走兽画”他拿出他早年的一些山水作品,很见功力,他的山水作品,广泛吸取宋人山水物我浑成的博大意境,烟云缥缈,气象万千,细审其泼墨、破墨之法,虽曰工笔,实如写意,层层叠染,深厚之至。在泼墨之后,待水分挥发,干湿合度时,以浓淡干湿不同的墨线,层层破去,达到干裂秋风,润含春雨,水墨淋漓的艺术效果。后又吸取明人山水的“人迹于山”的特点,“以有人物的山水画”为观察视角,玩味明代人山水画的结构与旨趣,将人物与山水恰到好处的结合起来,那时的作品多表现神仙、圣贤、平民三类《渔樵精读》《松崖高隐》《松涛僧侣》为他那时期的代表作品,展现的是他内心的那种隐士情结。后又从清人四王摄取养分,尤钟情于王原祁,喜用干笔焦墨,层层皴擦,用笔沉着。他说:“好画当在不生不熟之间,自出心裁,不受古法拘束,熟不甜,生不涩,淡而厚,实而清,书卷之气盎然纸墨外”。浸淫其中数十载,后又学习走兽画,将他坚实的传统山水画应用于工笔走兽中。
他说:“他一直希望通过一种物象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他的走兽画不同于以往大家印象中老虎的张牙舞爪猛怒怕人,他将自己的文人画思想融入其中《听泉图》《晨谷晓雾》《微雨新晴》将其特点发挥到极致,为他作品的主要风格。他认为,宇宙自然生生不息,循环往复,人体内也是真气流转,没有间歇。他说他只有灵感来了才作画,心情不好从不动笔,他主张无论是工笔还是写意都要做到气脉不断,笔不困,墨不涩,元气安稳,神闲意定。
笔墨当染时代乾坤, 以色彩的韵律生出灵动,他工笔虎跳脱以往人们印象中工笔画过于细腻严谨的绘画风格直往写意画的大块面笔墨。这墨是广义上的现代色块,不是舍形去笔的抽象,而是以形传象,在他的工笔虎作品中更多了几分文化画的气象。
杨恒林的动物工笔画并没有一味地复制自然,而是通过动物作为载体间接阐释了画家内心的世界。同时,从作品中我们总能感受到画家对世间生命的感悟和热爱。他通过自己不辍的努力及实际操练的心得,开启了一扇属于他自己的艺术大门,同时,让更多的人通过他的作品感受到了动物生灵的生命主题。
他的作品构图看似漫不经心,实是匠心独运,轻重、徐疾、枯湿、浓淡、疏密、聚散及点线面的把握已入佳境。 他山水取法宋元,浸淫其中十余载,有坚实的传统山水功力,这在工笔走兽画领域是为数不多的,他对笔法墨法由为讲究,他强调“笔尽笔法、墨求墨气”。
“笔以立其形质,墨以分其阴阳,山水悉从笔墨而成。”笔是中国画的筋骨,墨是中国画的血肉,论气韵先看笔墨,舍笔墨无以谈气韵。舍弃笔墨则不是中国画。笔墨功力不到家,也称不上是一位成功的中国画家。 他说“国画艺术之粗精、高下之分,就在笔墨变化之中,既是笔笔分明,又能浑成一气。既是浑成,又能分明,其中变化就透出造化的消息来。” “国画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要有笔墨!”
杨恒林的工笔虎画风细腻,从一个眼神,到一根毛发,都细腻到极点,反之观他的山水作品令人想起一挥而就的草书,有种洒脱优雅的气度。画面大气磅礴,酣畅淋漓,浑然天成。有学者评价“他的工笔走兽是工笔画中的文人画
他认为作品的风格并非简单的笔墨符号,而应是自己独特的画面感受。论其笔墨,他往往在充分发挥毛笔、水墨、宣纸等载体的性能下,按画面情境需要或工或写,随意而施,甚至广泛汲取素描、速写、油画、水彩、装饰画,论其形式。
“通会之际,人成艺成。”这是中国古代画论的结论,而通会是非穷毕生精神不能实现的目标。所以,中国画是生命过程的艺术,它的最大的意义是与人的生命紧紧相连,从而使生命变得更有意义。
经过和他几个小时的详谈,渐渐发现他从“早期追求宋元的大气磅礴”到“明清的文人画风”再到“现代的工笔走兽”每一个阶段性的成绩似乎都在告诉我们他的成功不是偶然,艺术是整体,却其中,又是个体,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艺术精髓和文化感悟,在相同的时空作用下用笔墨记录属于自己的艺术道路。
参考资料
图片来源 .杨恒林新浪博客.2012-10-06
杨恒林拟古作品集.天津杨柳青画社.2012\u5e7411\u6708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24 21:59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