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中,河南籍功勋老兵,1929年生于
河南杞县马窑村。14岁,杨振中成了新四军太行山支队120团的一名侦察员。在军旅生涯中共立大功、一等功、二等功各一次,三等功两次。
个人简介
1929年生于河南杞县马窑村,
1941年7月,14岁参加新四军太行山支队120团,
1943年荣立一等功一次,
1948年参加淮海战役,
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1957年转业到河南平顶山工作,
1990年离休。
在军旅生涯中共立大功、一等功、二等功各一次,三等功两次。
英雄事迹
14岁侦查员
14岁,杨振中成了新四军太行山支队120团的一名侦察员。
杨振中说不清自己的父亲是不是中共的地下工作者,但他知道父亲经常以行医为名在中共举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中活动。后来,父亲忽然被鬼子杀害了。这个小孩子的情势也岌岌可危,鬼子放出风来:斩草要除根,抓住杨振中者赏300亩地外加3头骡子一头牛。当晚新四军的人就赶来把杨振中接走了,杨还鼓动了村里3名年轻人一起参军,那时,他还没有枪高。
汉奸看杨振中人小好欺负,一把从后面抱住了他。杨振中从小习武,早有格斗经验,他脑袋往后一磕,迅速掏出手枪将汉奸撂倒
河南东部杞县马窑村的这个小小少年,对日军的仇恨不止来自父亲的死亡,他目睹了本家的一个爷爷和一个哥哥被鬼子开枪打死。而他自己,则被鬼子用一根麻绳拴住了生殖器,绳子的另一端系在一只山羊的尾巴上,在不断驱赶山羊向前蹦跳的过程中鬼子获得了快乐,在疼痛中,倔强的杨振中对鬼子只有了仇恨。
在正式参加新四军前的两年里,杨振中经常领着村里的小伙伴到大路上挖绊马洞。这种洞深50厘米,直径20厘米,他们在一小段路上密集地挖上几十个,然后再拉开覆以伪装。日军出来扫荡时,往往被这些洞别断了马腿。后来,鬼子骑马只好挑路边走。
作为一个侦察员,需要足够灵活的机智。1944年秋天,杨振中跟另外两个侦察员一起去杞县城北淹古集侦察敌情,在完成任务返回途中,他们在集镇上遇到一个汉奸,三个人相互使了个眼色,没想到一下子被这个汉奸看出了破绽。汉奸看杨振中人小好欺负,一把从后面抱住了他。杨振中从小习武,早有格斗经验,他脑袋往后一磕,迅速掏出手枪将汉奸撂倒。枪声一响,集市大乱,三个人一气跑了8里路才算摆脱了危险。
有一次,鬼子和伪军到附近一个村庄抢粮。杨振中一个人去侦察敌情,他在村口观察到了敌人的数量和武器装备,还看到鬼子因找不到粮食,用刺刀挑死了老人、妇女、孩子30多人。他正打算离开时,正好一个汉奸追逮一只羊跑到身边,他忙帮着汉奸追羊,三跑两转,就出了村子。杨迅速返回部队驻地,汇报了敌情,120团迅速出击,打死打伤了不少鬼子和伪军。
还有一次,他化装成一个汉奸的亲戚,骑着一匹马到一个据点摸情况。刚到炮楼下面,被敌人看出了破绽,炮楼上的机枪就打开了,杨振中拍马就跑,好不容易才逃脱了敌人的追赶。
“就像电影里演的那样,侦察员经常会化装成汉奸。”杨振中说,这时他们会骑着自行车,敞着怀,斜挎一把手枪。如果上级通知一个月别洗脸,那肯定是化装成乞丐,如果通知不要理发,那十有八九是要装扮成商人。
在侦察员的生涯中,杨振中练就了精准的枪法,一溜10块砖头,夜间用手电随机照任何一块,他抬手开枪即碎。
伏击恶阳岗
1945年秋天,鬼子投降在即。事实上,从前一年的1月1日,中共中央北方局就发出《关于1944年的方针》。此后,八路军、新四军对日伪军相继发起春季攻势和秋季攻势,各根据地军民不断歼灭日伪军,攻克敌军据点,开辟了一些新的抗日根据地。
7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整训军队的指示》。我军经过练兵运动,进一步加强了组织性和纪律性,增强了团结,提高了战术、技术水平。1945年4月23日-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会议号召解放区军民实行军事战略转变和准备全面反攻。
新四军太行山支队部署由30团围打恶阳岗的炮楼,战斗打响之后,杞县的敌人必定会派兵增援,120团埋伏在大路上伏击增援之敌。战斗的前一天晚上,120团就赶往埋伏地点,两个营主打,一个营在后面做预备队。战士们埋伏在10里长的大路两边。
16岁的杨振中也跟着部队去打埋伏,他想在战场上缴获一支枪,从而立功受奖。杨在一个连队的埋伏地点趴下来,战士们把地面挖低,将挖出的土堆在面前,就算是掩体了。“如果鬼子是开着汽车来,他们在车上是能够看到路边有人打埋伏的。”杨振中说,战士们都把裤腿扎上了,以防昆虫爬入。当时高粱还没有成熟,才长到一人高。
“打埋伏是最苦的,有时埋伏两三天才能等到敌人。敌人有时会打冷枪进行侦察,被冷枪打伤后还要忍着一声不能吭。”杨振中说。
第二天早晨,30团开始攻击恶阳岗炮楼。驻守杞县县城的敌人闻讯赶来增援,9点钟左右,明亮的太阳升起很高了,杨振中看到鬼子进了伏击圈,前面走着30多个伪军。
敌人进到伏击圈一段距离后,一声令下,120团的战士们开始攻击。鬼子就卧倒还击,杨振中听到“歪把子”机枪哒哒哒地响起来。
杨离敌人有50米左右,这个距离是比较适合新四军进行战斗的,距离太近鬼子的小炮派不上用场,而120团的战士们却可以用手榴弹杀伤较多的敌人。
然而,120团的伤亡仍很大。杨振中只有一支勃朗宁手枪,战斗打响后他一直在观察,后来他发现身边活着的人越来越少,火力也弱下来。
趴在他附近的副连长突然不动了。“我以为他负伤了,就去救他”,然而,杨振中刚一起身,一颗子弹就从他的右膝下穿过。他躺倒在地,赶紧从随身带的药包里掏出绷带把伤口缠起来。包扎完毕后,他没有感到伤口疼痛,只是觉得麻木。
杨仍试图去救助副连长,他看了一下周围,才发现全是战士们的尸体。他从一枝步枪上取下刺刀,然后把帽子挑在上面,刚一举起来,帽子就被打穿了。杨趁机迅速爬到副连长跟前,看到副连长的头被打烂了。
杨振中拿过副连长的枪,向鬼子射击。后来,他发现连队的机枪哑了。机枪架在路边沟沿上,他一骨碌滚到沟里,只见机枪手和弹药手都死了。他抱住机枪打起来,当即看到几个鬼子躺倒不动了。一梭子打完,他去取弹夹,扯了几个却没扯动。
“一边去。”杨身边的一个通讯员一把将他推开,并迅速换上了弹夹,继续射击。杨振中赶忙将弹药手身上的子弹袋拿下来,摆在沟沿上。他正在接着找子弹时,看到通讯员头一歪趴在枪上不动了。
杨振中把战友的遗体挪开,当起了机枪手。杨振中用枪把对方的枪压下来,但力度没有掌握好,鬼子的刺刀一下子戳在他的左腿骨上,杨忍着疼一枪刺在敌人的肚子上这次伏击战及恶阳岗的围攻一直打到下午,新四军共消灭了300多日军及1000余伪军,自己也战死近两个营的兵力。
在这次战斗后,因受伤不下火线并二次负伤,杨振中获得了一等功。16岁的少年成为全团羡慕的对象。
阵地白刃战
在跟鬼子拼刺刀时,杨振中又一次负伤。杨振中在机枪手的位置上并没有打很久,子弹就打光了。他又把死去战友的枪和子弹收集起来,继续打。战斗进行到尾声时,双方死伤都很严重。十几个鬼子冲过来,杨振中跟所剩不多的战友迎了上去。白刃战开始了。
一开始双方都没有找到单独的拼杀对象,杨用步枪一阵乱扎。这时,一个鬼子找准了他,杨尚嫌稚嫩的脸庞使鬼子忘记了拼刺刀的大忌,鬼子首先一枪刺过来,嘴里还“嗄嗄”叫着。
杨振中用枪把对方的枪压下来,但力度没有掌握好,鬼子的刺刀一下子戳在他的左腿迎面骨上,杨忍着疼一枪刺在对面敌人的肚子上,鬼子叫了一声倒下去,但随着他的翻转,刺在杨腿上的刺刀把杨的迎面骨别得裂开了。
伏击战结束后,杨振中和战友抓住8个鬼子俘虏。120团的很多伤员也因为得不到及时救治而死亡,虽然路边地里就有老百姓种的瓜,但没人敢吃,严格的军纪使一些伤员死于干渴。120团结束战斗后迅速去增援恶阳岗的30团。因为120团打仗威名远扬,恶阳岗很快就被攻下来。杨被送往医院治伤。由于当时医药很差,杨振中右腿处的伤口化脓,蛆虫乱爬,经过一个月,腿伤才好。此时的他并不知道,不久后他将与死神擦肩而过。
抱敌落山崖
当杨振中还只能一瘸一拐地走路时,团机关被敌人包围了。这个时候,120团已经离开河南杞县,在一片山地活动。团机关紧急转移,留下一个连的兵力来掩护突围。在战斗中,杨振中的脑门上中了一枪,幸亏在战斗开始前他捡了一个钢盔戴上,子弹穿透钢盔后,嵌在了杨的眉骨之间,只留一点点露在皮肉外。
一个战友用手去拔那枚子弹,但因无处用力怎么也拔不出。最后,战友用牙咬住子弹尾部,才算拔出子弹。杨振中在头上缠了厚厚一圈绷带。后来,这些绷带使得他的脑袋免于摔烂。一连人顶不住敌人的进攻,且战且退,逐渐被敌人逼到了一座山头上。打到最后,子弹没有,只剩下手榴弹。大家一商量,决定由8名伤员掩护其他人从后山撤退。与陡峭的前山相比。后山是平缓的坡道。
山头易守难攻。8名伤员把自己隐蔽起来,静待敌人爬上来。杨振中躲在一块石头后面,手握一枚手榴弹。他的打算是:只要鬼子一上来,就用手榴弹打下去;如果不行,就拉响手榴弹,死也不当俘虏。就这样,三四个敌人都被他用手榴弹打了下去。但到后来,爬上来的敌人越来越多,8个伤员根本顶不住了。
杨振中忽然被一个敌人从后面抱住了,杨奋力一转身,跟他转了个面对面,他没看清对方是日本鬼子还是伪军,两人都用力掐住了对方的脖子。在争斗中,两人抱着滚下了山崖。
杨振中没有摔死,是对手在下面先着的地,头摔得稀烂。杨压在他身上,缠着绷带的头碰在对手的头上。杨振中相信如果没有厚厚的绷带保护,这一摔一定会没命。
其他七名伤员在与鬼子和伪军的搏斗中全部战死。杨振中在摔下后,也很快陷入了昏迷。
60年后再来回忆当时获救的情形,杨振中的描述带着一丝戏剧性。鬼子和伪军退走后,中共地方人员来打扫战场,掩埋战友尸体。杨振中与其他阵亡者的遗体一起被裹以白布,两头扎紧,并在中间缠绕几道。在挖好了坑埋尸时,一位同志注意到一具尸体头部的白布在微微颤动,难道还有人活着?另一个同志不在意地说,是风吹的吧。那位细心的同志将白布解开,一试尸体的鼻子,“还有气,活着”。
“如果当时把我的呼吸当风吹动白布,那我就给活埋了。”杨振中说。
杨被迅速进行了简单的医治,而后送到了后方的医院。头部的伤给杨振中后来的战斗与生活带来了相当大的痛苦,“脑内金属异物后遗发作性癫痫”经常折磨他。经过了半年的治疗,杨振中出院归队。这时,鬼子已经投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