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普,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先后担任过西峡县教体局基教科科长、教研室主任和西峡县一高校长,南阳市第一中学校校长。20多年来,他把自己的心血和智慧全部奉献给了所钟爱的教育事业。
杨文普出生在西峡县一个普通农家。母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辛苦劳作,仅能维持全家7口人的基本生活。他自幼便暗下决心,希望通过知识,来改变全家人的命运。中招时,他以优异成绩被内乡师范和西峡一高同时录取。
可在西峡一高上了月余之后,他却毅然踏进了
内乡师范的门槛。面对名列年级第三名的
月考成绩,高中物理老师辛兆林在全班学生面前生气地说:“放弃将来考取
重点大学的机会,杨文普真是鼠目寸光。”
其实,他做梦都想进入大学的殿堂,但无人知晓他的难言之隐:奶奶年迈多病,哥哥也正上高中,每次开学时,是兄弟俩最害怕的时候。为了20元学费,他们要拽着母亲的
衣襟,
借上半个村子。进入内乡师范,部分学费和
生活费将得到解决,家庭能够减少些许的负担。
自身经历使杨文普对贫困学子更为关爱。“在西峡一高,决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辍学。”
开学典礼上,他郑重承诺。仅2010年以来,他个人对贫困学子的资助就达到2300元。通过多种途径,他还为贫困学子争取到152万元的助学金。
2003年秋期开学,杨文普调任县教研室主任。当时,西峡县
教学水平在全市名列倒数。为了尽快提高全县
教学质量,探求
课改新路,他先后同部分校长、实验教师、教研员四赴江苏
洋思中学,三赴上海闸北八中,南到
江西临川,北上河北
衡水……
探寻路上,杨文普的心头始终萦绕着两大问题:教育到底要培养怎样的人?教育该怎样去培养人寒冬腊月,他奋笔疾书到深夜,手脚满是
冻疮;父母病榻前,他靠着床沿,修改书稿,主持编写《课堂教学的革命》,初稿完于母亲去世前夜,再版前言写于父亲去世的当天;除夕贺岁,他只身独坐灯前,凝神静思……
受苦受累,他毫无怨言。最难以接受的是他人的不理解:“杨文普想出风头,
个人英雄主义,老师讲学生都学不会,让教师讲,逼着学生自学,还要让学生问学生答,这不是胡闹吗?学校可不当他的实验品!”
时任
西峡县教育局的两任局长孙占梅、董联军,给了杨文普最大的支持。在他们的支持和鼓励下,杨文普调整心情,埋头苦干,经过两年的探索、实践,终于和教研团队成功创出了旨在培养学生
创新能力的全新教学模式——“三疑三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