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曾文,1939年12月7日出生于山东即墨,汉族,佛教史专家,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人物经历
1939年12月7日,杨曾文出生于山东即墨。
1959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正值“三年自然灾害”开始,国家经济困难,粮食供应不足,时常饥肠辘辘。在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秦汉专业组学习,兴趣更多在古典文学和古代史上。
1964年,从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专业毕业后分配至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1978年更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工作,参与筹备中国第一个佛教研究室。
1969年,随哲学社会科学部全体成员到河南息县五七干校参加农业劳动。
1972年,从河南息县五七干校返回北京,根据
黄心川建议,着手翻译日本近代佛教史学奠基人之一村上专精所著《日本佛教史纲》,由此对研究日本佛教产生了兴趣。
1980年底,赴日本进行学术交流访问,基于佛教研究方面众多的共同语言,结识了东京大学教授镰田茂雄,后来两人发起了多场中日佛教学术交流会议。
1991年4月,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做访问学者。
1997年9月,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佛教研究中心主任。
2006年8月,当选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杨曾文的研究主要涉及佛教思想及中国佛教研究、日本佛教研究和中日佛教交流史研究三方面。有关佛教思想及中国佛教的研究,细分之下又有佛教思想与佛教史研究、禅宗史研究和禅宗文献研究三者之别。1.佛教思想与佛教史研究;2.禅宗史研究;3.禅宗文献研究。除上述三个方面,另在当代佛教的现实意义、时代价值和世界佛教现状等方面做出研究。
截至2023年11月,杨曾文已发表学术论文“中国净土宗在日本的传播和发展”“鸠摩罗什的‘诸法实相’论”“《六祖坛经》诸本的演变和惠能的禅法思想”等284篇,另有序跋51篇。其部分学术论文被引用420次(其中硕博学术论文270余次,占比约65%)。
截至2023年11月,杨曾文已翻译译文36篇。
截至2023年11月,杨曾文已出版《日本佛教史》《中国佛教史》《佛教与中日两国历史文化》等专著12部,翻译《日本佛教史纲》《印度佛教史概说》2部,校编佛典语录5部,主编和参编《佛教文化面面观》《日本近现代佛教史》《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宗教卷》《中日文化交流事典》等著作15部,著作被引用5100余次(其中图书引用近2700次,占比52%)。
人才培养
截至2023年12月,杨曾文已指导培养博士、硕士生数十人。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个人生活
杨曾文妻子的名字是李杰,其女儿的名字是杨岱。
人物评价
“他治学勤奋,一生致力于中日等国佛史研究;他孜孜不倦,写下多部重量级禅宗学术专著;他态度严谨,始终强调论从史出、史论结合。他就是中国禅宗研究集大成者杨曾文。”(
中国网评)
“杨曾文治学勤奋,对于中日佛教学术的交流,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萍乡学院评)
“杨曾文从事佛教研究影响覆盖中国、日本、韩国,他在中国佛教史、禅宗思想史、日本佛教史、中外佛教交流等诸多学术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中国宗教学术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