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朝合教授,男,
汉族,1964年出生,1980年进入华东石油学院炼制系学习,1987年在华东石油学院北京研究生部获硕士学位,1997在石油大学获博士学位,1998年晋升为教授,1999年在加拿大Alberta大学化工系做访问教授,2000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指导70多名硕士、博士研究生。现任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工程学院院长、
重质油加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教育部油气加工新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化学工艺国家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
美国化学学会会员,
中国化工学会会员和
中国石油学会会员,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特聘专家,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曾获石油大学“十大杰出青年”,山东省优秀青年知识分子和山东省千名知名专家等荣誉称号。
杨朝合教授,以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作风、和蔼可亲的态度,受到了师生的欢迎。作为一名研究生导师,杨朝合平易近人,但在学业上对学生要求严格,主动了解学生的情况,并尽最大的努力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平台,尽量给每一位渴望继续深造的学子以机会,以学生的兴趣为导向,希望学生能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完成自己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他教导学生不仅要完成科研任务,更重要的是锻炼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自己走上工作岗位做好充分的准备。
杨朝合教授主要从事化学工艺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先后主讲《储运油料学》、《催化原理》、《石油炼制工程》、《化工系统工程》和《化学反应工程》等课程。主要研究领域为石油加工、过程优化、以及石油转化过程的传递和反应动力学,主持或参加完成重要科研课题30多项,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公开发表论文150多篇,其中50多篇被SCI和EI收录,参编教材2部,合作申请专利22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10次,并于2000年获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侯祥麟基金奖。
杨朝合参与研发的“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技术”,2004年获得中国石油与化工协会技术发明一等奖、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技术创新一等奖,2005年获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2010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新型催化裂化增产丙烯助剂和催化剂”成功实现工业化推广,获得中国石油与化工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两段提升管催化裂解多产丙烯兼顾轻油生产技术”顺利完成工业试验,并于2009年通过专家鉴定,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获得中国石油与化工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承担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催化裂化提升管反应器的时空多尺度结构研究”、973项目子课题“重油临氢与非临氢转化技术集成过程的化学”,山东省重点科研项目“重质油高效加工新技术开发研究”。此外,“渣油加氢转化催化剂焦炭沉积的动态平衡机理研究”,“催化裂化过程中的氢转移和异构化反应规律研究”,“新型催化裂化反应历程的研究”,“FCC汽油制低碳烯烃催化剂的研制”,“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技术数学模型开发”等课题均得到
中国石油、
中国石化和
教育部的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