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村乡
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辖乡
杨村乡,隶属于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地处徽州区北部,东与富溪乡相依,南与洽舍乡毗邻,西与休宁县蓝田镇相连,北与黄山区汤口镇连接,行政区域面积54.97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杨村乡户籍人口为5275人。
历史沿革
唐、宋、元、明、清,属通德乡。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属黄山乡。
1949年,属歙县许村区黄山乡。
1950年5月,改属歙县第四区。
1952年,撤乡建镇,辖杨村、篁村2乡,属歙县黄山区。
1955年12月,杨村、篁村划并为杨村乡。
1957年冬至1958年春,设立2农业合作社。
1958年10月,撤销杨村乡,所辖区域划属黄山公社。
1961年5月,成立杨村公社。
1981年12月,梅村大队更名为梅川大队。
1983年,撤销杨村公社,成立杨村乡。
1984年10月,黄山区更名为洽舍区后,属歙县洽舍区。
1988年3月,徽州区成立后,属徽州区。
1994年2月,成立杨村办事处;同年11月,恢复杨村乡。
行政区划
2011年末,杨村乡辖5个行政村:杨村、山口、胡川、梅川、篁村,下设38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杨村乡辖5个行政村:杨村、胡川村、梅村、篁村、山口村,乡人民政府驻杨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杨村乡地处徽州区北部,东与富溪乡相依,南与洽舍乡毗邻,西与休宁县蓝田镇相连,北与黄山区汤口镇连接,行政区域面积54.9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杨村乡境内地处黄山丘陵山脉,地势为西高东低北高南低,山区多为山地,高度一般在862—210米,最高天湖山,海拔862米;最低点山口河谷,海拔210米。
气候
杨村乡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主要降雨集中于早春和梅雨季节,伏秋多旱。多年平均气温16℃,年最低气温-11.9℃,年最高气温40.6℃;无霜期年平均223天。年平均降水量1730毫米,全年平均日照时数1924小时。
水文
杨村乡境内河道属新安江水系,有浮溪河、桃源河两条河流为丰乐河的一级支流。浮溪河境内长7千米。桃源河境内长14千米,流域总面积27.6平方千米。
自然灾害
杨村乡主要自然灾害有水、旱灾害,其他有风灾、低温、霜冻等。最严重的一次水灾发生在2010年7月30日,涉及4个村,面积达3800亩,直接经济损失达132万元。
2011年,杨村乡有耕地面积795亩。林业用地76665亩,森林覆盖率90.5%。
人口
2011年末,杨村乡总人口5298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716人,城镇化率70.1%。另有流动人口1582人。总人口中,男性2786人,占52.6%;女性2512人,占47.4%;14岁以下758人,占14.3%;15—64岁3057人,占57.7%;65岁以上1483人,占28%。2011年,人口出生率8.5‰,人口死亡率5.5‰,人口自然增长率3‰。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47人。
2017年末,杨村乡常住人口为3265人。
截至2019年末,杨村乡户籍人口为5275人。
经济
综述
2009年,杨村乡完成财政收入556万元,占年度任务的111%,比上年增长76%。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200万元,比上年增长60%。全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5254万元,同比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4453元,同比增长21%。
2010年,杨村乡财政收入由“十五”末的104.8万元增加到1501万元,年均增长7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十五”末的360万元增加到16530万元,年均增长115%;招商引资由“十五”末的1260万元增加到2.7亿元,年均增长8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十五”末的零户发展壮大到6户,2010年实现产值1.53亿元。
2011年,杨村乡完成财政总收入2316万元,比上年增长54.3%。农民人均纯收入6423元,比上年增长26.6%。
2012年,杨村乡累计完成财政收入2316.5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029万元;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1.54亿元;外贸进出口累计完成100万美元;新上规上企业1家;招商引资落地项目15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个,协议引进资金5.5亿元,实际到位资金2.1595亿元。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8571万元,同比增长16%;农民人均纯收入7832元,同比增长25%。
2013年,杨村乡累计完成财政收入2700.7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238万元;实现工业总产值2.91亿元;外贸进出口累计完成110万美元;新上规上企业3家;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9857万元,同比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8613元,同比增长18%。
2015年,杨村乡全乡财政收入3290.2万元,工业总产值3.5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0119万元。
2019年,杨村乡有工业企业50个,其中规模以上9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3个。
农业
2011年,杨村乡农业总产值达到2965万元,比上年增长40.3%。
杨村乡经济作物以茶叶、油茶、贡菊、毛竹为主。2011年,生产茶叶348吨,油茶255吨,贡菊43吨。
杨村乡畜牧业以饲养生猪、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5500头,年末存栏2600头;家禽饲养量5000羽;畜牧业总产值875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9.5%。
工业
杨村乡形成以农产品加工、覆膜彩钢板生产为主的工业体系。
2011年,杨村乡工业总产值达到9457万元,比上年增长62.1%;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12.7%。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杨村乡有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18人,专任教师1人;小学1所,在校生136人,专任教师12人,村教学点6个,在校生60人,专任教师6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21人,专任教师11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2011年,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300万元。
文化事业
2011年末,杨村乡有乡文化站1个,村文化活动中心5个,建筑面积560平方米,藏书2万多册。文化行业从业人员64人。2011年末,有线电视用户852户,进户率81%。
医疗卫生
2011年末,杨村乡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5个,其中村级卫生室4个;病床2张,固定资产总值51万元。专业卫生人员13人,其中执业医师3人,注册护士3人。2011年,医疗机构完成诊疗3000人次。2011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8.6%。
社会保障
2011年,杨村乡有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04户,人数300人,支出36.6万元,比上年增长19.8%;农村医疗救助40人次,民政部分资助参加合作医疗346人次,共支出13.7万元,比上年增长81.7%。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22人,抚恤事业费支出17.6万元,比上年增长25.7%。发放救灾救济款16.5万元,比上年增长24.7%。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3700人,参保率98%。
交通运输
2011年,杨村乡有205国道过境,乡域内各行政村均通山区四级公路,总里程18千米。
历史文化
杨村乡因乡人民政府驻地位于杨村村而得名。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1-07 20:38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