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羊柴(学名:Corethrodendron fruticosum var. mongolicum (Turcz.) Turcz. ex Kitag.)是豆科、羊柴属植物。半灌木或小半灌木,高可达80厘米。根系发达,茎直立,多分枝;托叶卵状披针形,棕褐色干膜质,叶轴被短柔毛,小叶被短柔毛,小
叶片通常椭圆形或长圆形,上面被疏短柔毛,背面密被短柔毛。总状花序腋生,花序与叶近等高;花疏散排列;
苞片三角状卵形,花萼钟状,被短柔毛,萼齿三角状,花冠紫红色,翼瓣三角状披针形,子房线形,节荚椭圆形,荚果无刺。种子肾形,黄褐色,7-8月开花,8-9月结果。
形态特征
半灌木或小半灌木,高40-80厘米。根系发达,主根深长,茎直立,多分枝,幼枝被灰白色柔毛;老枝常无毛,外皮灰白色。叶长8-14厘米;托叶卵状披针形,长4-5毫米,棕褐色干膜质,基部合生,外面被贴伏短柔毛,早落;叶轴被短柔毛,小叶11-19,被短柔毛,小叶柄长1毫米左右;小叶片通常椭圆形或长圆形,长14-22毫米,宽3-6毫米,先端钝圆或急尖,基部楔形,上面被疏短柔毛,背面密被短柔毛。
总状花序腋生,花序与叶近等高,花序轴被短柔毛,具4-14朵花;花长15-21毫米,具2-3毫米长的
花梗,疏散排列;苞片三角状卵形,长约1毫米;
花萼钟状,长5-6毫米,被短柔毛,萼齿三角状,近等长,先端渐尖,长为萼筒的1半,侧萼齿与上萼齿之间分裂较深,花冠紫红色,旗瓣倒卵圆形,长14-20毫米,先端圆形,微凹,基部渐狭为瓣柄,翼瓣三角状披针形,等于或稍短于龙骨瓣的瓣柄,龙骨瓣等于或稍短于旗瓣;子房线形,被短柔毛。荚果2-3节;节荚椭圆形,长5-7毫米,宽3-4毫米,两侧膨胀,具细网纹,幼果密被短柔毛,后逐渐变疏,荚果无刺。种子肾形,黄褐色,长约5毫米,宽约3毫米,花期7-8月,果期8-9月。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辽宁西部、内蒙古东北部的草原地区。生于海拔600-800米的沿河或古河道沙地。
繁殖方法
种子繁殖
种子处理:因蒙古羊柴种子硬实率较高,所以播种前应先进行去荚,实行温水浸种,或擦伤种皮用浓硫酸处理等,以提高其发芽率。为了防止发生病虫害,在播种前还需进行种子消毒,其方法是100公斤种子拌150克谷仁乐生粉或千分之三至千分之五的赛力散拌种。
播种期:蒙古羊柴可以春播、夏播,也可秋播或冬播。土壤墒情好、风沙为害小的地区可春播,春播适宜时期在四月下旬至五月中旬。春季干旱,下霜较迟,风沙多的地区可在雨季夏播,夏播适宜时期为六月中旬至七月上旬。冬季不太寒冷,越冬前株高可达15-20厘米的地区可以秋播。冬播在初冬土壤开始封冻前播种,当年不使发芽,待第二年早春利用土壤化冻的水分萌芽出苗。
播种量:播种量可随生产的目的而定。为了牧草,采用窄行距播种,行距30-45厘米,每公顷下籽20-30公斤。为采种,则采用宽行距播种,行距50-100厘米,播量为每公顷15-20公斤。
播种方法:条播、撒播、点播均可,播后耙耱。掌握好播种深度是蒙古羊柴抓苗的重要环节,其播种深度一般为2-3厘米,但因土壤质地不同也有差别。砂质土壤可略深些,为3-4厘米,而粘性土壤则不应深于3厘米。在中国
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一带趁雨在沙荒地撤播,播后赶羊群踩一遍,出苗也很好。
无性繁殖
蒙古羊柴有很强的无性繁殖能力,既可扦插又可分株移栽和压条。
扦插,选择1-2年生的萌发枝条,粗约0.7-1厘米,截成5-6厘米的短截,先放入清水中浸泡24小时,然后在土壤水分较好的地段扦插,插条露出地面1-2厘米。但成活率较低,注意保护。分株移栽,即于春季或秋季挖取地下茎,切成短截,具3-4节,铺平埋于土中,深约5-10厘米,20-30天即可长成新株。压条,将青嫩的枝条截下,埋入土中5-10厘米,使枝条露出地面即可成为新株。
栽培技术
整地
蒙古羊柴人工草地选择退化的草地、撩荒地或休闲地均可。在播种的头年进行秋翻晒土,耙耱。播种前的1-2个月再进行浅耕翻,耙碎土块,为种子出土和根系发育创造良好的条件。并结合耕翻每公顷施入20000-25000公斤厩肥或土杂肥作基肥,也可每公顷以400-500公斤过磷酸钙或钙镁磷拌种。
管理
除草:蒙古羊柴播种当年幼苗生长缓慢,易受杂草为害,要注意防除杂草。对杂草必须坚持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在入冬前,结合除草要进行中耕培土,以利越冬。对生长两年以上的蒙古羊柴应在早春返青前或每次刈割后进行中耕除草。
灌溉:整个生育期内灌水应不少于2-3次。每次刈割后要灌水,以利再生,入冬前灌冬水,有利越冬。
主要价值
蒙古羊柴是良好的饲料和固沙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