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森主义
基督宗教神学思想
杨森主义(Jansenism)是流行于十七及十八世纪,特别在法国及荷兰境内的异端运动。以其发起人杨森(C.O. Jansen, 1585-1638)命名。他曾在鲁汶大学任教神学;其间,他发现了奥斯定(Augustine, 354-430)恩宠观的重要性,乃从事著作为其理论辩护,未竟而身死,其遗着在他死后1640年付梓出版。
简史
杨森的思想在法国一带,尤其是修院生活中十分流行,一种极端严格的、强调人性败坏与恩宠力量的热诚改革运动于焉展开。可是,到了1653年,杨森主义与教会训导权的冲突正式开始。教宗依诺森十世(Innocent X, 1644-1655)发表《乘机会》(Cum occasione)训谕,其中不指名地谴责了五项有关恩宠与自由的命题(DS 2001-2007)。类似的谴责持续了大半个世纪;而克雷孟十一世(Clement XI, 1700-1721)以1713年《天主子独生子》(Unigenitus Dei Filius)训谕101条命题使上述谴责达到最高峰(DS 2400-2502)。杨森主义者被逼逃往荷兰;在那里以「乌特勤克的教会」(Church of Utrecht)的名义存在;如今则结合于老派天主教会内。
内容说明
整个杨森运动可以说是一种现代式的奥斯定主义。杨森把它揉合了救恩史的三段划分:
第一阶段是无罪的状态;「亚当」是这样自由,这样自主,以致他能够自由地在恩宠的助佑下实现自己的救赎。然而,由于原罪,这一种原始的自由自主失落了。
如此便开始了第二阶段。人陷于「常胜的私欲偏情」的掌握,他根本不能自主地并自我负责地选择善;人无可避免地作恶;他的意志被受造物所吸引,这时候不管他作什么事,也不管他立意如何,总是罪恶的。好的意向也只是为恶事的欲望而服务的「美丽」罪行罢了。
最后是救赎的阶段。但救赎不是由自由主体的人的伦理行为而恢复的,相反的,救赎是由耶稣基督重新定向人的自由意志。正如保禄说,人不再是罪恶的奴隶,而成了基督的奴隶。这时,人的意志不是告自己的自由决定,定向于受造物,而是由耶稣基督的决定,定向于对天主的爱。杨森强调恩宠,然而人对于这恩宠完全无法抗拒;当然恩宠的到来也无须经由人同意。在救赎方面,人完全被弃置于天主随意的拣选中。
评价
杨森主义及其与教会的冲突远远超乎纯粹的教义问题,而是整个复杂的意识型态及神修立场的事。杨森主义代表基督徒在被拣选的自觉意识上所作的努力;它致力于解决一个于基督宗教内在的基本对立现象,即一方面是接纳世界,另一方面却是谴责世界;一方面是实现自己救赎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却又深深的明白救赎是白白的恩赐。显然,杨森主义由于其专注于恩宠的力量及本质上无能的自由,并未能为这种对立现象提供一个满意的答案。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23 13:37
目录
概述
简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