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植霖
中共甘肃省委原书记
杨植霖(1911~1992),原中共青海省委第一书记。蒙古族。内蒙古土默特左旗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创始人之一。曾任绥蒙游击大队政委兼大队长,中共绥西地委书记兼绥中、绥西专署专员,中共绥远省委常委,绥蒙政府副主席、主席,绥远省人民政府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历任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和自治区第一、二届政协主席,中共中央内蒙古分局副书记,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区委书记,中共青海省委第一书记,青海省第三届政协主席,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处书记,中共甘肃省委书记,甘肃省第四届政协主席。中共八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人物生平
杨植霖(1911-1992),男,汉族,曾用名雨三、王士敏、天虹、长河。内蒙古土默特旗什报气村人,贫苦农民家庭出身。幼年在家读私塾,后入小学读书。
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到毕克齐当小学教员。1936年下半年,经熟人介绍,杨植霖到归绥市民众教育馆工作。在馆长陈志仁的支持下,组织起两个宣传队,天天到街上宣传抗日救亡。
1937年春,他和章叶频、武达平等组织归绥抗日救亡会,开展抗日救亡活动。七七事变后,绥远地方党组织迁往河套,杨植霖、贾力更、刘洪雄、高凤英等中共党员潜伏下来,从事地下工作。其时,傅作义在归绥组织200多名学生和社会青年举办集训班,训练青年政工人员。杨植霖、武达平等乘机进入集训班开展党的地下工作,与特务作斗争。因日军向绥远推进,归绥市吃紧,集训班解散。杨植霖到归绥城东,找到在那里活动的地下党员刘洪雄拉队伍、搞武装。他们通过李致方动员一地主拿出三支枪,又缴获国民党败兵的七八条枪,还有些手榴弹,组织蒙汉农民和名言小学部分青年学生共十六七个人的队伍,名绥蒙民众抗日开路先锋队。但很快被溃兵打散,杨植霖被王子修部抓住,幸得讨速号村农民作保,才被放出。不久,他在归绥参加地方民众抗日自卫军(张国林任团长,李致方任总务处长),在该团政训处,带领陈介平、任恕等进步青年,以自卫军名义,向归绥各界群众散发宣传品,宣传抗日救亡(图3-7)。
1938年2月,杨植霖与刘洪雄组建蒙汉抗日游击队。不久,蒙古族共产党员高凤英和农民党员王之德动员蒙汉两族农民加入游击队,使队伍很快由几十人发展成百余人的骑兵武装。高凤英对游击队的蒙汉两族战士进行宣传教育工作,使其整体素质得到提高,于大青山地区开展抗日斗争。在杨植霖等率领下,蒙汉抗日游击队在旗下营附近伏击日军火车,在归武公路伏击日伪军汽车,夜袭归绥城北坝口子村伪警察所,严惩阻扰游击队征集物资的地主保甲团。1938年8月,游击队发展到230余人。八路军大青山支队开赴大青山之初,其先头部队1营营长陈刚按照李井泉司令员的指示,将寻找蒙汉抗日游击队作为重要任务。
1938年8月10日,驻在武川县马场梁的抗日游击队,将化装进入大青山的八路军第120师358旅民运科黄姓副科长,当做汉奸抓获。黄负责给蒙汉抗日游击队杨植霖送信的任务。杨植霖看到李井泉给自己的亲笔信,得知八路军大青山支队先头部队已到达大青山。翌日,蒙汉抗日游击队开赴归绥县第二区面铺窑子村,与大青山支队先头部队会师。先头部队给游击队补充枪支弹药,装备机枪一挺,并给全体游击战士换上新鞋。会师后,李井泉等考虑到游击队成分复杂,不利于提高战斗力,经与杨植霖等商议后,将游击队改编为绥蒙游击大队(大队长张有聚,政治委员杨植霖)。从此,这支蒙汉抗日游击队与大青山支队一起,并肩战斗,开辟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
1940年,他兼任绥西专署专员、第二游击区行署驻绥察办事处副主任。1941年任绥察行署主任,领导各级政府组织发展生产、保护秋收、坚壁清野,粉碎了日伪的经济掠夺与封锁,基本解决了我党政军的供给问题。11月他与白如冰等到晋西北汇报工作时,带着40个骡驮子的援助物资由骑兵5连一部护送,突破敌人的围追,安抵兴县。1942年奉调延安中共中央党校学习。
1945年7月起任中共绥蒙区委委员,绥蒙政府副主席、主席。1949年夏在北平就绥远和平解放问题聆听毛泽东指示。返绥后做了大量统战工作,接收630多名地方士绅要求和平解放绥远的签名册。不久受任绥远省人民政府主席,绥远和平解放后改任副主席。新中国成立后,历任绥远省军政委员会委员,中共中央蒙绥分局常委,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政协主席,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副书记,中共青海省委第一书记兼省军区第一政委、省政协主席,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处书记,中共甘肃省委书记、省政协主席,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等职。他是中共八大代表。著有《王若飞在狱中》等回忆录。1992年9月10日在兰州逝世,享年81岁。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10-29 18:12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