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涤生
原国家建筑材料工业部副部长
杨涤生(1918~1969.07.30),原名杨肯堂,山东省牟平县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前,历任中共济南市委委员,山东省第一区党委委员,鲁南三地委书记、军分区政治委员,一地委书记、军分区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华东局青委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共青团中央委员,山东省团委书记,山东省建筑工程局副局长,国家建筑工程部局长,建筑材料工业部副部长。1969年7月30日逝世。
人物生平
杨涤生,原名杨肯堂。1918年生于山东省牟平县南港村一个殷实的农民家庭。有三个哥哥、一个姐姐,大哥、二哥在外经商,三哥在学校教书。少年时期的杨涤生,从小学到中学,生活还算安定,加之天资聪慧,勤奋好学,成绩一直优良。1934年,17岁的杨涤生以优异成绩考入济南育英中学。1936年8月,经中共济南市地下组织负责人之一林浩同志介绍,杨涤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是杨涤生生活道路上的重大转折。1936年秋,杨涤生考入济南高中。1937年2月,杨涤生被任命为中共济南市委委员。
“七七事变”后,因参与抗日爱国运动,杨涤生被学校开除学籍。1937年9月,中共山东省委委派杨涤生任中共鲁东工委委员。与从瓦窑堡中央红军大学来的韩明柱同志一起,组织鲁东农民抗日武装,直接与日寇进行斗争。
1937年12月,杨涤生在长山县发动了有名的“黑铁山起义”,成立了山东人民救国军第五军。1937年底,在中共鲁东工委和寿光县委领导下,杨涤生又直接参加了寿光县牛头镇抗日武装起义,成立了八路军鲁东游击第八支队,马保三任司令员,韩明柱任副司令员,杨涤生任政治部主任。
1938年,杨涤生被编入山东抗日救国军第五军第十团,担任政治处副主任。不久,杨涤生在济南被捕入狱,后经组织营救出狱,被派往山东省清河地区抗日队伍中,被任命为八路军第八支队政治部主任。1939年,杨涤生担任中共山东省委青年部部长、苏鲁战区青年救国联合会主任。1940年至1942年,杨涤生被任命为中共鲁南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治委员。 1945年,杨涤生被调往中共山东分局任青委书记。
1948年秋,杨涤生被任命为华东局青委书记。当年冬季,杨涤生被调到团中央,任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驻河北省平山县贾峪村。1950年5月,杨涤生从团中央调回山东,任团省委书记兼省团校校长。1950年冬,以冯文彬、李昌为团长的中国青年代表团访向苏联,杨涤生任代表团秘书长。
1952年11月,杨涤生被调往中共山东分局任工业部副部长,从此他走上了新中国的工业战线。1956年秋,杨涤生调往北京,任城市建设部市政工程局局长。1958年,杨涤生被任命为建筑材料工业部非金属矿及地方建筑材料工业管理局局长。1965年被任命为建材部副部长,与部长赖际发,副部长陈云涛白向银等共同工作。杨涤生分管非金属和建材基本建设工作。“文革”期间,杨涤生遭到不公正对待。因患癌症,杨涤生于1969年7月30日逝世,年仅51岁。1979年4月,建材部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为杨涤生补开追悼会,国务院副总理谷牧、建材部部长宋养初、原团中央书记冯文彬等300余人参加了追悼。
人物事迹
积极参加爱国青年运动
1930年代,由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入侵中国的“九·一八事变”,震撼了中国大地,抗日救亡运动从东北传到全国。济南这个具有革命传统的城市,很快也燃起了抗日运动的烈火。血气方刚的杨涤生,无法埋头读书。他很快接触了由育英中学地下党领导的进步组织,与几位意气相投的青年投入了抗日救亡运动。他自告奋勇、主动牵头秘密组织了一个读书会,阅读抨击时局、宣传共产主义思想的进步书籍。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懂得了什么是帝国主义,中国为什么贫穷落后,日本帝国主义为什么侵略中国等革命道理。为了躲避校方和国民党势力的监视,这个读书会经常到济南郊区的四里山(即现在的山东省革命烈士陵园)研讨抗日救国的道理。杨涤生作为这个读书会的组织者,他激昂慷慨地发表厂许多抗日言论,喊出“国家兴亡,青年有责”、“绝不做亡国奴“等口号。在青年学生中成为受人尊重的人物。
1935年,北京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一二·九”进步学生运动,提出“打倒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口号,矛头直指“攘外必先安内”的国民党反动政府,反动政府派出军警镇压,造成多人受伤。“一二·九”学生运动,使中国人民加深了对民族危机的认识,增强了奋起救亡的信心和决心。这个风暴迅速波及全国。山东济南各学校的广大师生也卷进这一爱国洪流,纷纷罢课示威,组织后援会,声援北京学生。杨涤丰这个热血青年,已在学生中小有名气。他积极响应,组织读书会向学上街游行,宣传抗日救国道理,十分活跃。并提出“扩大读书会队伍,把进步教师也发展进来”。从此,这个读书会不仅团结了进步学生,也吸收了有正义感和进步倾向的教师参加。同时,还通过组织同乡联谊会、举办联欢会和开展体育活动,联络进步青年扩大影响,使读书会成为育英中学号召力很强、威信很高的群众团体。由于从开始就受到党的影响和指导,这个读书会实际上成为中国共产党在育英中学的外围组织。不久,党组织在育英中学建立了民族抗日先锋队,读书会成员全部都加入了民族抗日先锋队。成为“民抗先”的骨干成员。从此,他们的活动目标更加明确,旗帜更加鲜明。杨涤生的思想从坚定的反对帝国主义,强烈的爱国主义,逐步具备了共产主义世界观。
领导非金属矿和建材建设工作
1965年,杨涤生被任命为建材部副部长,分管非金属和建材基本建设工作。非金属矿产是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原材料,它和金属矿产、燃料矿产一样,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开发和利用起步晚,基础薄,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未被人们认识, 1960 年,杨涤生在《建筑材料工业》杂志(即今天的《中国建材》杂志)上发表文章《发展非金属矿生产的几点意见》指出 :“非金属矿是现代工业,在我国经济建设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1961年,杨涤生主持编写了《非金属矿问题汇报提纲》上报党中央、国务院。这个《提纲》对于指导非金属矿工业的建设和管理具有开创性意义。
1960年,杨涤生带领工作组,穿越八百里荒无人烟的戈壁沙滩,来到青海茫崖石棉矿,为开发这个大型石棉基地,亲自帮助制订了发展规划。1963年,他主持制订《全国重点非金属矿山十年(1963—1972)发展规划》和《全国非金属矿工业十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这是非金属工业发展史上的重要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搞非金属矿科学研究的仅26人。搞矿山工业设计的只有60多人。而已知的非金属矿种已达80 多种,矿山研究和设计任务很重。1960年,杨涤生主持在北京成立非金属矿山设计研究院,从此,我国有了自己的非金属矿科研和设计机构。同时,他又在有关高等院校设立非金属矿专业,有计划地培养非金属矿山专业技术人才。
杨涤生分管的另一件工作,是建材基本建设。当时重点是解决投资不足与需求过大的矛盾。1965年11月,“建材工业基本建设会议”在北京召开。杨涤生代表部党组作了《打好“三五”计划第一次基本建设歼灭战》的报告,后经国家建委同意印发全国建材行业贯彻执行。
1965年12月初,支援“三线”的渡口水泥厂建设问题成堆,前线告急。杨涤生立即带领工作组,从北京出发到昆明,再从昆明沿着崎岖的山路,越过崇山峻岭乘面包车向渡口进发。当时的公路路况低劣,崎岖不平沿途有跌入山谷的危险,两天后到达渡口市,杨涤生与担任三线建设指挥的冶金部长李非平及物资部长袁宝华共同研究解决建设急需的投资和材料设备问题,第二天到达水泥厂现场解决难题。很快,渡口水泥厂的建设现场出现了热火朝天的新局面,一座中型水泥厂仅用一年时间就建成投产,创造了中国水泥建设史上的新记录。
亲友回忆
王照华:从1938年到1948年,我在山东受杨涤生同志领导,和他一起做青年工作。涤生同志是一位很好的同志,前后10年,我得到他的许多帮助。1938年8月,我从山东军政干部学校毕业,分配到省委青年部当干事。不久,涤生同志来任副部长,主持工作。那时,我17岁,他20岁;他像兄长一样关心我。指导我到岸堤军政干校去物色干部,到附近村子去组织青年救国团,誊刻油印冯文彬同志在西青救代表大会的报告。我从一个无知的孩子逐步走上成熟之路,是他领着我迈出了第一步。
社会评价
瞿立中:杨涤生同志在任建材部副部长之前,是非金属矿局局长,在此期间,我在他的领导下工作了近10年。在相处的岁月里,他给我留下了许多好印象,他以较高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对工作的大胆负责与多谋善断,展现了他的卓越领导才干,赢得了全局干部和企业领导同志的尊敬与爱戴。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9-21 18:13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