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英福(1906年10月15日—1982年9月25日),出生在浙江省诸暨县十九都皇里村(今
诸暨市五泄镇横里村)。
1906年10月15日,杨英福教授出生在浙江省诸暨县十九都皇里村(今
诸暨市五泄镇横里村)。
1939年,杨英福流亡到广西
柳州乡下,由于劳累过度,他胃部大出血,也就是在亲历了这次惨烈痛苦之后,杨英福定下了终生从事胃肠病研究的决心。
1946年,杨英福被聘为刚刚成立的国立兰州大学医学院副教授。 同年,杨英福考取了留学美国的进修生资格。他选择极负盛名的
芝加哥大学医学院进修胃肠病学,并选定时任美国胃肠病学协会主席的Walter L. Palmer为导师。Palmer是国际胃肠病学领域的先驱和泰斗之一。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杨英福不仅认真学习了二战以后国际胃肠病学的最新进展,他还特别钻研了当时由Walter L. Palmer和辛德主持的胃镜检查术。辛德教授是德国医学家,是半屈式金属胃镜的发明人,二战时,他到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院传授半屈式金属胃镜使用方法。 情系西北 钻研胃镜 1948年冬天,杨英福完成了在芝加哥大学医学院和纽约医学进修学院的学习任务。
1949年1月,他携带着节衣缩食省钱所购的书籍、药品和医疗器械回到祖国,回到
兰州大学医学院任内科教授,并于1949年出任兰州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院长。 新中国成立后,兰大附属医院获得了很大发展。
1951年,杨英福教授在北京举行的新中国成立后首届中华医学会年会上,作了题为“胃镜检查及其诊断价值”的学术报告,引起与会者的极大兴趣。同名论文1953年在《
中华内科杂志》发表。经查证是我国最早关于胃镜应用研究的重要文献。 从上世纪50年代起,杨英福教授和他的同事们一直坚持消化系疾病和胃镜研究。
兰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兰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和
甘肃省人民医院相继创建了胃镜室,普遍开展了胃镜检查和研究,培养了一批业务骨干,并形成了紧密的协作联系。1972年,刚刚恢复工作权利的杨英福教授,择录翻译了《胃癌早期诊断》等数万字的国外胃肠病研究最新资料。他多方奔走,终于购置了日产纤维胃镜,使兰州地区的胃镜检查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