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贤江故居位于浙江
长河镇贤江村。为杨贤江早年居住地,是现代
江南民居建筑,故居占地面积277平方米,坐北朝南。面阔五间,左右厢房各两间,为穿斗抬梁结构小平房,平面呈“凹”字形。
建筑特色明显,造型简朴,保存完好,是典型的慈溪“三北”
民居。1997年8月,故居被公布为省级
文物保护单位。
故居概况
年 代:现代
公布时间:1997年8月29日 杨贤江故居,位于
慈溪市长河镇分
江市村,东距油车大路50米,北临杨家大池,四邻皆为
民宅。故居是杨贤江诞生和青少年时期居住的地方。
杨贤江故居是一座造型简朴的三北农村
民居。房屋坐北朝南,七檩五柱五开间带
前廊的正屋,东西柱头山墙连着围墙,圈成了一个小小的天井。乌瓦粉墙黑柱,麻石铺地,天井小花坛,檐下七石缸,院子里宁静而清朗,与这里的主人——
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杨贤江
烈士的个性十分吻合。
这从
烈士的遗迹可得知:正房厅堂
烈士遗像两侧,有其手迹“脚踏一天星斗,手摇万里江山”。洒脱的字体,骨力内蕴,意态从容忘俗。堂东卧室,一张简朴的老式单人床,一红漆剥落、露出灰色木质的衣橱;东厢书房,一书柜、一书桌、一椅和摆在桌上的文房四宝;西厢房
陈列室,收藏着
烈士遗物——一条旧毛毯和一块旧怀表,摆放着
烈士生前主编的报纸杂志、发表的文章复印件和后人编集的《杨贤江全集》。
人物介绍
杨贤江(1895—1931),字英甫,笔名有李浩吾、李膺扬、柳岛生等,是我国最早的
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杰出的青年运动领导人,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其故居位于
长河镇贤江村,此地旧属
余姚县,原名七甲村、杨家村,后改称分
江市村,1995年为纪念杨贤江诞辰100周年被命名为贤江村。在短暂的一生中,杨贤江为革命鞠躬尽瘁,留下了300万字的
精神财富,其中有专著(包括译著)8部、论文(包括译文)386篇,为中国革命,特别是教育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 1958年4月,
浙江省民政厅批文追记杨贤江为
革命烈士,1985年9月,
慈溪县人民政府为纪念杨贤江诞生90周年,将
长河镇初级中学更名为贤江中学。1986年8月,杨贤江故居被慈溪县
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县级重点
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列为
宁波市德育教育基地。1997年8月,故居被公布为省级
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和1998年,分别被公布为
慈溪市和宁波市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建筑结构
杨贤江故居系院落式
建筑,由故居建筑主体东西厢房围合而成,天井宽7.5米。西南角有
桂树一棵。故居院落东南角为如意门面,面南向东,门上有托匾,主体
建筑为穿斗式悬山顶。檐口有瓦当,檐下有两个大缸以防走水。东厢房由门房,储藏室等组成;西厢房都为客房,整个
建筑的木结构略有花纹,但都较简单。
故居为砖木结构小平房,坐北朝南,七檩五柱五开间带
前廊,东西各有侧房两间,中央为庭院,平面布局呈凹字形。明间、次间、梢间面宽均为3.6米,进深6.5米,东西侧房通面宽6.8米,进深3.6米,总面积为285平方米。该
建筑造型简朴,保存完好,是典型的三北
民居。故居参照杨贤江早年在此生活时的样式布置:明间为厅堂间,右侧墙壁悬挂1951年
余姚县人民政府赠送给杨贤江家属的“人民功臣”匾一块;两边次间分别为杨贤江和其父母的起居室;东西梢间为
厨房和缝纫间;东西侧房为书房和安放农具的杂物间。
杨贤江故居
建筑属当地
民宅式砖木结构小平房,坐北朝南,七檩五柱五开间。明间、次间、稍间面宽均为3.60米,进深6.50米,有檐廊。稍间与东西伸凸柱头间连贯,平面布局呈凹字形,故居前有一块约36平方米天井,造形简朴,保存完好,是典型的慈溪“三北”
民居。
烈士故居的小天井有橘子树一棵,绿叶素荣,春末夏初,橘花皓洁如霰雪,清香可人。檐前有两盆栽
苏铁,树形古朴,主干粗壮,表面嶙峋,坚硬如铁,枝叶排列严整,尖锐如针,浓绿光润,形若凤尾。这分明是
烈士一生和他的
精神的写照。
故居陈设
2004年重新整修的时候修建了小花园并在大门左侧新建一座房屋,作为纪念馆,介绍有关事迹,陈列着杨贤江的书籍、用品等。
故居按杨贤江早年在此生活的样式布置,并陈列保存了他的著作、稿件、日记、照片、证件、档案及其他遗物。这些珍贵的文物资料,生动地展示了杨贤江战斗的一生及其光辉历程。
正房厅堂烈士遗像两侧,有其手迹“脚踏一天星斗,手摇万里江山”。洒脱的字体,骨力内蕴,意态从容忘俗。堂东卧室,一张简朴的老式单人床,一红漆剥落、露出灰色木质的衣橱;东厢书房,一书柜、一书桌、一椅和摆在桌上的文房四宝;西厢房陈列室,收藏着烈士遗物——一条旧毛毯和一块旧怀表,摆放着烈士生前主编的报纸杂志、发表的文章复印件和后人编集的《杨贤江全集》。
故居景色
烈士故居的小天井有橘子树一棵,绿叶素荣,春末夏初,橘花皓洁如霰雪,清香可人。檐前有两盆栽苏铁,树形古朴,主干粗壮,表面嶙峋,坚硬如铁,枝叶排列严整,尖锐如针,浓绿光润,形若凤尾。这分明是烈士一生和他的精神的写照。
走出悬挂“人民功臣”匾额的故居,回望门楣上方李一氓先生的题额,你对这所浙江省重点
文物保护单位,定会探究出更多的东西。
杨贤江出生在慈溪市长河镇贤江村,并在此度过了青少年时期。此地旧属余姚,原名七甲村、杨家村,后改称为江市村。1995年,为纪念杨贤江诞辰100周年,被命名为贤江村。
2004年,长河镇人民政府对杨贤江故居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维修,并在故居西北侧增辟了“
杨贤江纪念馆”。
长河镇原属余姚县北部,北濒杭州湾,原是一块盐碱荒芜之地。约在明朝成化年间筑成潮塘后,村民渐聚,在塘上形成集镇,靠海为生。从清代开始,村民以编织草帽为家庭副业,有“十里长街无闲女,家家尽是编帽人”之称。
风貌
走出悬挂“人民功臣”匾额的故居,回望门楣上方李一氓先生的
题额,对这所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定会探究出更多的东西。 杨贤江故居是一座五开间带两厢的
三合院建筑,正屋前檐设廊,两侧各有两间厢房与正屋稍间相接,屋前一个小天井。
建筑低矮,结构筒单,用材单薄,装修简陋,但保存十分完整。西次间陈列了杨贤江的生平,东次间布置了他在家生活过的情景。杨贤江故居已成为重要的社会主义
精神文明和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出生地
杨贤江出生在
慈溪市长河镇贤江村,并在此度过了青少年时期。此地旧属余姚,原名七甲村、杨家村,后改称为
江市村。1995年,为纪念杨贤江诞辰100周年,被命名为贤江村。2004年,
长河镇人民政府对杨贤江故居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维修,并在故居西北侧增辟了“杨贤江纪念馆”。长河镇原属
余姚县北部,北濒杭州湾,原是一块盐碱荒芜之地。约在明朝成化年间筑成潮塘后,村民渐聚,在塘上形成集镇,靠海为生。从
清代开始,村民以编织草帽为家庭副业,有“
十里长街无闲女,家家尽是编帽人”之称。
1958年
浙江省民政厅追记杨贤江为
革命烈士。1986年杨贤江故居被慈溪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
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被
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和1998年分别被列为
慈溪市和
宁波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