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青田(1897~1980),云南省腾冲县人,大学文化,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5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员。
人物生平
1897年,杨青田出生在腾冲槟榔江畔的杨家寨,由于反抗封建包办婚姻,青年杨青田逃离家乡,到省城昆明求学,后来在革命运动中锻炼成坚强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
民国8年(1919),“五·四”运动的浪潮涌到昆明,杨青田等在省立第一中学立即响应,邀约各校同学印发传单上街宣传。6月8日成立云南学生爱国会,杨青田为会长。随着全国学生联合会的召开,云南学生爱国会改为中华民国学生联合会云南支会创办《云南学生联合会周刊》,杨青田任编辑。
1924年,杨青田考人北平大学经济系,参加了共产主义青年团,并于次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参与在云南旅京学生中建立革新社,主办社刊《革新》(后改名《铁花》),宣传马列主义。以后,又赴武汉、南京、上海、广州等地建立新滇社分社。1925年冬到广州,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军的政治教官和政治部组织科长,介绍了一些云南青年到广州进农民运动讲习所及黄埔军校学习,同时介绍到北大读书的腾冲学生李仁等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6年6月中共中央派他回云南筹组国民党云南省党部,但他才进人云南,便遭到警探监视、跟踪,唐继尧并下令搜捕、通缉,他只好离开云南,11 月转回广州。当时,革命军已经北伐,他将政治训练班中的滇籍学员23人组成宣传大队,任大队长,率队前往江西,协助朱培德在滇军改编的第三军中做政治工作,参加“八·一”南昌起义。起义第三天,杨青田突患中风,不能随部南下,组织关系中断。后在友人协助下,转移至京、沪治疗,从事文化工作,曾为《世界知识》等刊物撰写稿件。上海沦陷后他回云南,继续从事写作。为《云南日报》等报刊撰写社论、专论文章,宣传中共坚持抗战、坚持团结、坚持进步,反对投降、反对分裂、反对倒退的主张。
1945年起,杨青田与中共云南地下党及民盟负责人楚图南、闻一多等联系,参加民盟活动。他利用云南省参议员、秘书长、副参议长的合法身分,针对国民党中央与地方势力的矛盾。团结争取了一批爱国的民主人士,先后利用省参议会的讲坛,宣传反对内战,反对征兵、征粮;反对中央军第八军、第八十九军人滇;反对云南警备司令部中统、军统特务控制云南。参与揭露国民党反动派制造“一二·-”惨案、“李闻惨案’的罪行,营救“七·一五”事件中被捕的学生;参加创办《新云南》周刊。
1948年下半年,杨青田经中共云南省工委报西南局批准,恢复了中共党员的组织关系。在省工委和滇桂黔边区党委的领导和布置下,担任中共地下党在云南省参议会内的统战小组组长,积极争取爱国民主人士,配合云南人民游击武装斗争,推动卢汉的地方军政人员走上起义的道路。
1949年秋,昆明“九·九”事件前,杨青田及时向中共中央汇报云南的政治形势发展动态,他被特务逮捕并列人准备枪杀的名单。他在狱中严守党的秘密,使敌人一无所获。出狱后又受委派与卢汉联系,不失时机地作好起义的准备工作和行动部署,最后促成卢汉率部起义的成功。
1950年后,杨青田历任云南省人民政府委员、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省检察署党组书记、省人民检察院副院长,在云南省政协一、二、三、四届委员会中,相继任常务委员、代秘书长、副秘书长等职。他在工作中,不计个人得失,坚持法律的严肃性。做了许多有益人民的工作。“文革”中,他受到诬陷迫害,家破人亡,精神肉体备受摧残,以致长期卧病,但他始终尊重历史,公正地为许多人的历史作证,抵制对老干部的迫害,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实事求是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