杵臼之交(拼音:chǔ jiù zhī jiāo)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南朝·宋·
范晔《后汉书·吴祐传》。
南朝·宋·
范晔《后汉书·吴祐传》:“时公孙穆东游太学,无粮,乃变服客佣,为祐赁舂。祐与语,大惊,遂共定交于杵臼之间。”
东汉时期,有一位读书人公孙穆,字文义,胶东人,家境贫寒,为人好学,住在山中苦读。他自幼就钻研《
韩诗》《春秋左氏传》等,学问精深,但他不愿出仕,在东莱山一带过着隐居生活,潜心求学。他读书读到一定阶段,很想再求深造,进一步去游太学。
不过,想进太学读书,需要许多钱,公孙穆家里很穷,拿不出这笔巨大费用,正在焦急,忽然听有人说:有一个富户吴祐,正想招雇一大批舂米工人。公孙穆一想,不如去做工攒点钱,将来再进太学也不迟。他便装成工人模样,前往应征,挣点工钱来作游学的路费。
这家主人叫吴祐,二十岁父亲去世,家境也是困难的,还给人家放过猪。后来举孝廉,当过长史、齐相、河间相,是个有学问、有正义感的官员。一天,吴祐巡视舂米的工地,见到这个工人,不像是做工的样子,举止斯文,问起原因,才知原来是一个饱学之士,和他相谈起来,更是觉得公孙穆学问渊博,见解高妙,又惊又喜,两人就在舂米房里、杵臼之间交上了朋友。吴祐对公孙穆这种苦学精神,十分佩服,便慷慨地资助他人太学深造。
在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观念约束下,一个达官贵人能够与一个穷苦的读书人交朋友,实在是难能可贵、世所罕见,所以被人们颂为佳话,广为流传。成语告诉人们,交朋友不应以贫富贵贱为标准,而更应看重一个人的才识和品行。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成仙》:“文登周生,与成生少共笔砚,遂定为杵臼之交。”
清·
袁枚《随园诗话补遗》第六卷:“追忆乾隆丙辰荐鸿博入都,在赵横山阁学处见美少年张君名顾鉴者,彼此订杵臼之交。”
清·
宣鼎《夜雨秋灯录》:“然丐已小富,不复托沿门之钵矣。每顾破壁而叹日:‘馈贫之粮,杵臼之交,于今不可复睹。’”
“杵臼之交”与“贫贱之交”意义相近,两者含义皆有形容不计贫贱的友谊;区别在于“杵臼之交”侧重于交朋友不计较贫富和身份。而“贫贱之交”则是侧重于形容贫困时所结交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