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巴哇岛
印度尼西亚西努沙登加拉省境内岛屿
松巴哇岛Sumbawa,原指岛的西半部,后来成了全岛的名称。
地理
印度尼西亚西努沙登加拉省(Nusa Tenggara Barat)最大的岛屿,小巽他群岛之一。东西长约250公里,南北宽70-80公里,面积15448平方平方公里。西隔阿拉斯海峡与龙目岛相望,东隔萨佩海峡与弗洛里斯岛科莫多岛相望,东南是松巴岛,南为印度洋,北为班达海,东北为弗洛里斯海。
有一些深海湾,还有优良的比马(Bima)港。松巴哇岛最大的地形 特征就是中部向内深入的萨利赫湾,位于其北部出口的莫约岛几乎封住整个出口。包括位于萨利赫湾内的岛屿在内,共有30多个毗邻小岛,最大的是莫约岛。海岸多石,仅有几处小平原。山地盘亘,千米以上的山峰约有20座,坦博拉(Tambora)火山海拔2851米。松巴哇城有一机场和一条全天候公路连接比萨和比马等主要城镇。
经济
由于实行种植和放牧轮作,岛上许多地区只生长荆棘灌丛。农作物有水稻、玉蜀黍、豆类、块根作物、咖啡与椰子;饲养牛、羊和马,一部分出口。产稻、柚木、白檀木和良马,开采硫黄。
历史沿革
14世纪的《爪哇史颂》曾提到松巴哇岛上的一些国王。在伊斯兰教传入以前,当地有西部的松巴哇王国与东部的比马王国。17世纪望加锡人传入伊斯兰教,并成为岛上绝大多数人的信仰。后当地先后成为荷兰与日本的殖民地,印尼独立后成为印尼的一部分。
历史上,岛上的东西二部分很少来往。岛的西部松巴哇王国,与龙目岛关系密切,部分地区曾在短时间内被巴厘人控制。岛的东部比马王国,与苏拉威西岛的望加锡人保持密切关系,语言文化上受到望加锡人很大影响,同时向其东部的松巴岛、弗洛里斯岛扩张势力。
人文
人口304134(1980),绝大部分信仰伊斯兰教。人种上以蒙古人种马来类型为主,混有一定巴布亚成分。东部内地有巴布亚人,越往内地巴布亚成分越明显。松巴哇人生活在岛的西部,和龙目岛萨萨克人(Sasak)有近亲关系。东部的居民比马人,在语言文化、风俗习惯方面受到望加锡人的很大影响。东部内地的巴布亚人(或称大洋洲黑人)性情强悍。北岸拉巴为行政中心,其外港比马。
语言
岛上有三种差别很大的语言。西部的松巴哇人,语言松巴哇语,属印度尼西亚语族,松巴哇语与萨萨克语最为接近。东部的比马人,语言比马语,与其东部的松巴岛、弗洛里斯岛上的语言接近。比马语属于中部南岛语,具有印度尼西亚语族与波利尼西亚语族混合的特点。
东部内地曾有巴布亚语,这是巴布亚语的最西端。由于坦博拉火山喷发,使用巴布亚语的人群被灭绝。在坦博拉火山喷发前,曾有人对当地语言进行研究,发现不属于南岛语系,被归为巴布亚语。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10 12:35
目录
概述
地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