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江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是我国平原封冻河流上建设的第一座低水头航电枢纽工程,是松花江干流第一座控制性工程。该工程总投资28.78亿元,2004年9月开工,2010年12月23日,工程通过了专家验收。
工程发展
初期运行效果
据工程指挥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08年12月23日,工程的土建、金属结构安装、厂房机电安装、接线公路、输变电线路、枢纽管理区等六大工程建设已完工或投入运行。其中,船闸、右侧10孔泄洪闸、左侧28孔泄洪闸、土坝、坝顶公路桥及船闸下游长顺坝等土建工程已全部完成,电站厂房全部完工。船闸人字门、
液压启闭机、泵站及控制系统已全部安装调试完成,自试通航以来运行良好;右岸10孔泄洪闸、左岸28孔泄洪闸已安装调试完成,并分别于2006年10月、2008年7月投入运行,设备运行正常。
接线公路的全线路基工程、桥涵工程、路面工程、机电工程、交通安全设施等也已完工,路面通车顺畅。6台
水轮发电机组及其辅助设备已安装完毕,输变电线路、枢纽管理区等工程均已建完,并投入运行。
航运期告别枯水
有关统计显示,松花江干流的年均运输量在千万吨以上,其中大顶子山枢纽附近的水运量约占三成。然而,由于上游工农业用水量大幅增长及自然、人为多重因素影响,松花江哈尔滨段的断航期逐年增加,通航期仅有100天左右。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建成后,可渠化上游139公里航道,使水位常年保持在116.0米左右。哈尔滨至沙河子段的航道将达到三级航道标准,通航保证率达到95%,使航运期提高到210天左右。至此,千吨船队将彻底告别“枯水苦”,畅行松花江。据工程有关负责人介绍,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的建成,将为打造“水上运输线”,使鹤岗、依兰、沙河子煤炭上行至哈市,形成吉林大安等沿江地带的煤炭专线,以及粮食、木材等专线,推动“江海联运”尽快形成规模等起到重要作用。
形成人工湖
随着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的不断蓄水,松花江哈尔滨段水位已蓄至115米, 待相关条件具备后,水位将常年保持在116米左右,比原来提高四五米,江道水面大大增加。随着大坝上游水位开始上升,松花江两岸间大面积的行洪滩地被回水淹没,形成从枢纽大坝向上游至肇东市涝洲镇一条长达128公里的人工湖。抬高的水位与市区排污工程改造相结合,使太阳岛终年四面环水,再现碧水白帆的宜人景致。
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蓄水后,松花江北岸原有的湿地资源被成倍放大。位于呼兰区的“黑龙江呼兰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申请立项,经批准的保护区总面积为19262公顷。其中林地1680公顷,芦苇湿地、湿生草地、草甸等近万公顷,是国内最大的城区湿地。
随着哈尔滨水环境改善,“水要素”、“水题材”已成为哈尔滨段沿江地段的“新卖点”,择水而居开始成为部分市民购房时考虑的新要素。
缝合南北经济带
2008年9月,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坝顶公路桥和接线公路已全线通车。这条横跨江南江北、全长40.48公里、宽12米的二级公路与哈同公路、哈肇公路相连,形成了新的哈尔滨大外环交通网络,彻底结束了哈尔滨至佳木斯两座城市的中心区域外区间440公里没有一座横跨松花江大桥及江北哈市三县依靠摆渡过江的历史。工程将这条断裂的江北经济带与江南经济带缝合在一起,将有助于推动江北的巴彦、木兰和通河三县的经济发展。今后,出行车辆从巴彦县经宾西经济开发区,至金家走外环,可以不进哈市市区直接南下长春、沈阳,比进入哈市市区路线缩短了30多公里。
年发电量
据工程技术人员介绍,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的电站为河床式发电站,电站厂房内装有6台贯流式灯泡机组,单机容量为11MW,总装机容量为66MW。2007年10月31日首台机组并网发电,至2008年12月其余5台机组陆续并网发电。按计划,大顶子山航电枢纽水电站建成后将接入黑龙江省电力系统,预计多年平均发电量为3亿多度,有望使省网减少35%的外购电量,对增加黑龙江省水电比重、改善黑龙江省电力系统结构、发展洁净能源起到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