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阳县志》是1996年
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由松阳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著。本书记载了松阳有史以来至民国1700多年关于赋役、学校、教育、风土等十四个方面的历史资料,内容翔实、丰富,弥足珍贵。
《松阳县志》标点本发行
由松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整理的民国版标点本《松阳县志》正式出版。据了解,这是迄今为止全省首部标点本的县志。
编史修志是松阳悠久的文化传统,早在元朝,该县就开始修撰县志,到民国期间,已有七个版本。为了更好地保存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松阳县以民国《松阳县志》为底本,参照《中国地方志集成影印本》进行标点。标点后的民国版《松阳县志》共60万字,对于研究松阳的历史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民俗信仰:《松阳县志》
【松阳端午茶】松阳人有采集端午茶之俗。端午前五日内采集多种草药混合而成,有鱼腥草、石蒿苗、山茵陈、白茅根、金刚刺、野荆荠、六月雪等十数味草药,晾干去泥,切碎后略经炒培,晒干备用,松阳城乡居民多有贮存,偶有不适用开水冲沏,重症者加水煎服,有祛暑、舒胃、散风退热等功效。(松阳县志·风俗·537)
【松阳三十六行戏】逢庙会、遇喜庆,城乡喜演戏,县城三月太保庙会、八月城隍庙会,古市五月庙会、九月庙会期间,各工商行业筹资请戏班演戏,达半月之余,称三十六行戏。各乡村秋收后,有演闹冬戏之俗,各村为择戏班,遣专人四出看戏,遇中意戏班,连夜枪担行头道具回村,俗称抢戏箱。昔石仓、靖居包最为热闹,各户凑集戏金,有的一村演出多达七天七夜。(松阳县志·风俗·538)
《松阳县志》目录
序一 陶国忠 姜人敬
序二 魏桥
凡例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篇 政区
第一章 沿革
第二章 境域
第三章 县城
第四章 行政区划
第五章 乡镇简况
第二篇 自然环境
第一章 地质
第二章 地貌
第四章 水系
第三篇 居民
第一章 人口变动
第二章 人口构成
第三章 计划生育
第四章 姓氏
第四篇 农业
第一章 土地资源
第二章 生产关系变革
第三章 粮食生产
第四章 经济特产
第五章 肥料 农机具
第六章 畜禽生产
第七章 渔业
第五篇 晒红烟
第一章 种植种类
第二章 栽培 晒制
第三章 购销
第四章 加工
第六篇 林业
第一章 森林资源
第二章 造林 育林
第三章 森林保护
第四章 森林利用
第五章 林业体制
第七篇 水利电力
第一章 蓄水灌溉
第二章 引水灌溉
第三章 提水灌溉
第四章 松阴溪治理
第五章 水利管理
第六章 电力
第八篇 工业
第一章 经营体制
第二章 工业门类
第九篇 交通邮电
第一章 陆路
第二章 水路
第三章 运输
第四章 管理
第五章 邮电机构
第六章 邮政
第七章 电信
第十篇 商业
第一章 经营体制
第二章 商品购销
第三章 饮食服务
第四章 对外贸易
第十一篇 财政金融
第一章 财政税收体制
第二章 财政
第三章 税收
第四章 金融机构
第五章 货币
第六章 信贷与结算
第七章 金库 债券
第八章 保险
第十二篇 经济管理
第一章 计划管理 第二章 工商行政 第三章 物价 第四章 计量 第五章 统计 审计
第十三篇 城乡建设
第十三篇 城乡建设 第一章 县城建设 第二章 乡镇建设 第三章 建筑 第四章 房地产管理 第五章 环境保护
第十四篇 党派群团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 第二章
中国民主同盟 第三章 中国国民党 第四章 群众团体
第十五篇 县政机构
第一章 权力机构 第二章 行政机构 第三章 参(议)政机构
第十六篇 公安 司法
第一章 公安 第二章 检察 第三章 审判 第四章 司法行政
第十七篇 民政
第一章 优抚安置 第二章 救灾救济 第三章 社会福利 第四章 婚丧管理 第五章 移民安置 第六章 革命老区建设 第七章 地名、社团管理
第十八篇 劳动人事
第十八篇 劳动人事 第一章 干部 第二章 工人 第三章 工资 劳保
第十九篇 军事
第一章 地方武装 第二章 驻军与防备 第三章 兵役 第四章 民兵 第五章 战事
第二十篇 教育
第一章 县学 书院 私塾 第二章 普通教育 第三章 职业教育 第四章 成人教育 第五章 教师 第六章 教育管理 第七章 教育经费
第二十一篇 科学技术
第一章 科研组织 第二章 科技推广 第三章 科技研究
第二十二篇 文化
第一章 文物古迹 第二章 文学艺术 第三章 文化机构 第四章 新闻
第二十三篇 卫生体育
第一章 医疗 第二章 防疫 保健 第三章 医药 第四章 体育
第二十四篇 风俗 宗教
第一章 风俗 第二章 宗教
第二十五篇 方言
第二十五篇 方言 第一章 语音 第二章 同音字汇 第三章 词语类例 第四章 语法特点
第二十六篇 人物
第二十六篇 人物 第一章 人物传 第二章 人物简介 第三章 人物表
丛录
后记
《松阳县志》编纂人员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