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武汉已成“主流楼盘”的板式小高层星途亨通,如今在京城楼市中也渐成气候。无论是高档外销楼盘如国展家园、和乔丽晶公寓,还是普通项目如大雄城市花园、大西洋新城、嘉铭园等纷纷采用起“小板”结构。买家更显示出明显的偏爱。到今年夏季,热销楼盘中已经不乏“板式小高层”的身影。大西洋新城的小高板已经售罄,恋日嘉园开盘不到一个月涨价两次依然旺销,国展家园则制订了无优惠的“刚性”价格来减缓销售势头。
高层塔楼曾经是高档物业的要件,过去几年中京城的高档外销公寓无一例外都是高层。相对于普通的五、六层楼房,带地下车库、花园小品、错落有致的高层塔楼的确使人们的居住品质大大提升。但随着人们对于居住的舒适度要求越来越高,高层塔楼通风、采光不良,私密性差,高容积率造成生活品质下降等缺憾日益凸现。而独具中国特色的板式小高层也就应运而生。
板式小高层并非将多层板楼加高那么简单。多层板楼一般一梯3户,基本上保证户户朝南,采光通风良好,利用率高,容积率低,但绝大多数建在郊区,而且没有电梯,当然也有例外,如位于海淀的万泉新新家园是多层带电梯的住宅,价高逾万,非一般人能够承受。板式小高层则充分扬“板式”之长,补“多层”之短。市场上的板式小高层一般是8至14层,最高的达到18层,一梯两户居多,私密性强,户型均好性明显,设有电梯,方便出行,并且吸取了许多高层塔楼的设计经验,建有地下车库和组团绿地等。
最重要的是板式小高层建筑成本较高层为低,根据有关
建筑设计规范,一台电梯的使用户数最多是90户,而14层以上要建两个楼梯,因此一般的塔楼都要建两个楼梯和至少两部电梯,此外,建安费用也随着楼高而水涨船高。市区内的许多小高层售价5000余元,与塔楼相当甚至略低,无怪乎人们趋之若鹜。
板式小高层虽具有种种天然优势,也有要注意的地方。最常见的是开发商想“多出面积”致使进深太长,面宽又不扩大,房间呈狭长性,中部的采光通风易受影响,并产生暗间。不过多大进深为宜不可一概而论。如国展家园的板楼部分进深24米,是一般板式楼的两倍,其设计者北京华特建筑设计公司建筑师王光新说,国展家园多是200平方米以上的大户型,大进深才能使各个房间有良好的分布。此外,板楼较塔楼更容易出现遮挡问题,尤其是有多排板楼的小区,足够的间距、合理的布局都很重要,而恋日嘉园从南到北、依次“拔高”的做法颇为巧妙。
出于抗震、日照遮挡等方面的考虑,北京对板式楼的高度限制较大,最高也不过20层,而上海已经建到了35层,完全成了高层板楼。对此,担纲风格雅园、嘉铭园二期的总体规划、现英国阿特金斯国际有限公司资深建筑师刘嘉峰认为,随着技术的进步,建高层板楼已经没有抗震方面的问题,如果环境适合,不存在遮挡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板式住宅限高的做法其实是土地资源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