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北柳莺(学名:Phylloscopus borealis):体长11-13厘米,体小偏灰橄榄色,具明显的黄白色长眉纹,眼先及过眼纹近黑。上体概呈灰橄榄绿色;具甚浅的白色
翼斑,大
覆羽先端黄白色,形成一道翅上翼斑;中覆羽羽尖成第二道模糊的翼斑;下体白色沾黄,两胁褐橄榄色;尾下覆羽更浓著。第6枚
初级飞羽的
外翈不具切刻。
虹膜暗褐色;嘴黑褐色,下嘴黄褐色;
跗蹠和趾肉色。
形态特征
极北柳莺雌雄羽色相似。上体由额至尾概呈灰橄榄绿色,腰和尾上
覆羽稍淡和较绿;眉纹黄白色,长而明显;自眼先、鼻孔延伸至枕部的一条贯眼纹长而宽阔呈黑褐色;颊部和耳上覆羽淡黄绿色而混杂橄榄绿色。
飞羽黑褐色,各羽
外翈羽缘橄榄绿色或暗绿色,
内翈具极狭窄的灰白色羽缘。大覆羽先端淡黄色,形成一道翅上翼斑,有时不明显;尾羽黑褐色,外翈羽缘灰橄榄绿色,内侧羽缘具狭窄的灰白色,尤以外侧几对尾羽明显。下体白色沾黄,尾下覆羽更为浓著,两胁缀以灰绿色。翅下覆羽和腋羽白色微沾黄色。
虹膜暗褐色;上嘴深褐色,下嘴黄褐色;
跗蹠和趾肉色。
大小量度:体重♂7-12克,♀7-10克;体长♂110-128毫米,♀110-128毫米;嘴峰♂9-12毫米,♀9-11毫米;翅♂59-70毫米,♀58-68毫米;尾♂45-56毫米,♀42-54毫米;跗蹠♂18-21毫米,♀17-20毫米。(注:♂雄性;♀雌性)(指名亚种)
阿拉斯加亚种上体鲜绿色,头顶较暗,具淡绿色冠纹,但不显著;第3枚初级飞羽最长。
指名亚种上体灰橄榄绿色;第1枚初级飞羽狭而尖,甚短小,其长度不超过翅上覆羽。
北方亚种上体较指名亚种较淡,呈橄榄黄色;头顶与背、腰同色,不具冠纹;第3枚初级飞羽不最长呈橄榄黄色;第1枚初级飞羽较长,常超出初级覆羽,体型稍小,下嘴尖端褐色。
栖息环境
主要栖息于海拔400-1200米针叶林、稀疏的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及其林缘的灌丛地带。尤其是在河谷和离水源不过的杨、桦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中实常见,迁徙期间也见于林缘次生林、人工林果园、庭院以及道旁和宅旁小林内。
生活习性
食物完全为动物性食物。其中昆虫占99.28%,其余为蜘蛛。所吃的昆虫主要是蛾类幼虫,其次是成虫及卵,此外,还有蝽象、叶甲、蟓甲、蝇类等,包括蝉、鳞翅目幼虫和其它昆虫碎片;偶尔也吃幼嫩树茎、草籽。
分布范围
世界
原产地:文莱达鲁萨兰国、柬埔寨、中国、芬兰、印度尼西亚、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马来西亚、蒙古、缅甸、挪威、俄罗斯联邦(中亚区,欧洲区)、新加坡、瑞典、塔吉克斯坦、泰国、东帝汶、美国、越南。
旅鸟:保加利亚、丹麦、法罗群岛、法国、德国、直布罗陀、希腊、印度、爱尔兰、意大利、哈萨克斯坦、卢森堡、马耳他、荷兰、阿曼、波兰、沙特阿拉伯、西班牙、英国。
中国
繁殖于新疆(北部阿尔泰、东部天山、哈密)、东北黑龙江流域和乌苏里江流域、迁徙经陕西(北部及中部秦岭山地)、甘肃(南部文县)、
宁夏(贺兰山)、青海(西宁、祁连)、西藏南部、贵州(贵阳)、四川、重庆、云南(西北部至东南部)、内蒙古(东北部、东部和西部地区)、黑龙江(西部、北部及南部)、吉林(长白山)、辽宁(北部、东南部及西部)、北京、河北、山东、湖南、河南、山西、上海、浙江、福建等地(旅鸟)、部分越冬于福建、台湾。
繁殖方式
繁殖期6-7月。通常在到达繁殖地之后不久,即开始成对活动和寻觅巢址,雄鸟在巢域中不停鸣叫和进行求偶活动,大都在山区潮湿针叶林及其针阔混交林中,营巢于地面上,亦有在树桩和倒木上筑巢。巢呈半球形或球形,主要由草茎、针叶、问荆、细根、地衣、苔藓编织而成,内垫以细草茎、兽毛。每窝产4-7枚卵,多为5-6枚。卵呈白色,钝端有暗红褐色小斑点。卵的大小为15-17.5毫米×12.0-12.5毫米。雏鸟晚成性。
亚种分化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7年 ver 3.1——无危(LC)。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参考资料
极北柳莺.Avibase - the world bird datab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