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地”号破冰科考船是完全由中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新一代破冰科考船,为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第七〇八研究所研发设计、
广船国际有限公司建造,属
自然资源部北海局,母港位于青岛。
制造背景
中国船舶分类国家标准GB/T 7391—2002,将从事海洋科考的船舶分为综合调查船、多用途调查船、实习调查船等23种。有研究指出,中国综合调查船、渔业调查船和海监船相对较多,而水声调查船、港湾调查船、极地调查船等相对较少。过去几十年,中国走过了整船引进、改造,以及联合国外设计、采用国外装备两个发展阶段。在船舶制造中,科考船属于难度偏大,附加值也比较高的一类。除了从改造到自主建造外,国产化替代亦成为越来越明显的趋势。
此外,破冰船需具备强大的破冰能力和防寒能力。强大的破冰能力要求船舶外形既能压碎冰面,又要有坚固的结构、高强度耐腐蚀的外壳以及强劲的动力,因此一个国家必须拥有完备而先进的工业体系才能独立完成这种高技术船舶的建设。
建造沿革
2023年11月6日,“极地”号破冰科考船开启第一个总段吊装。
2023年12月29日,“极地”号破冰科考船将首次公开亮相。
2024年1月,出坞下水,并将在2024年下半年开始承担科考任务。
2024年6月24日,“极地”号在广州南沙正式命名交付,并将于2024年下半年开始承担科考任务。
2024年7月2日,“极地”号破冰科考船抵达山东青岛奥帆中心码头,将向公众开放参观。
2024年8月初,“极地”号出发,历时51天,行程9793.6余海里,经过将近2个月的现场作业,顺利完成考察任务返航“回家”。
技术特点
主要功能
“极地”号破冰科考船依托中国自主卫星网络系统,形成了“空-天-海-冰-潜”一体化的科考能力,能够同步完成包括大气、海冰、水体、地球物理在内的多学科综合科学考察任务。
船体设计
破冰护航是破冰船的基本功能。世界上大多数的破冰船主要还是用作极地破冰和护航,为开发资源提供必要条件。除了俄罗斯沿海北部的
东北航道,大部分国家的航线主要位于
加拿大北极群岛的西北航道。随着各国对破冰船投入力度的加大,破冰船破冰护航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极地”号破冰科考船满足无限航区(海上任何通航水域)航行需求,获得PC6极地冰级附加标志,是中国船级社(CCS)颁发的首艘“ACC-POLAR”低温防寒符号的船舶。
该船设有破冰型船首,拥有“Ice Breaker”、“PC 6”、“ACC-POLAR(-30℃)”、“Underwater Noise 2”等特色附加标志。
破冰设计
为了更好地统一标准,较好地指导破冰船的设计,国际船级社协会依据主要国家的冰级规范,于2006年制定了国际冰区航行船舶冰级规范,该规范以海冰形态和季节差异为参考,将
破冰船抗冰能力划分为7个等级。
“极地”号破冰科考船满足无限航区(海上任何通航水域)航行需求,获得PC6极地冰级附加标志,是中国船级社(CCS)颁发的首艘“ACC-POLAR”低温防寒符号的船舶。和传统的海洋船舶比起来,“极地”号破冰船船头处的外壳使用钢板,内部则由多个密集型钢构件支撑,而为了能更好地破冰,船身吃水线的部位全部用抗撞击的合金加固。
按照航区内冰龄、厚度、强度的不同,海冰一般可分为当年冰和
多年冰两大类。当年冰的层冰厚度不超过1.2米,强度相对较低。而多年冰则有两年及两年以上冰龄,层冰厚度最大可达3米以上,海冰强度高。
动力系统
“极地”号破冰科考船采用全回转电力推进系统,并配备槽道式侧推、动力定位系统和减摇系统,在0至最大航速范围内可实现无级变速。同时,该船也是一艘海洋水声环境友好型的调查船,舱室噪声与振动的控制指标满足中国船级社《钢质海船入级规范》和《船上噪声等级规则》的相关要求。船上室内噪声控制满足《船上噪声等级规则》1级标准要求,水下噪声控制满足该规则2级标准要求,最高噪声不高于55分贝。
科学仪器
“极地”号能够承担大气、海冰、水体、
地球物理等环境的综合调查观测研究任务。其中,配备的船载ADCP海流剖面仪可在走航时测定海水流速、流向等信息,高效率获得水环境数据信息,为水域经济开发、
环境保护提供数据支撑;配备的船载多波束测深系统和浅地层剖面仪等设备,可利用声波脉冲的回声快速探测海底地貌、地形,从而实时绘制海底地貌图,探测海底以下地质构造情况和灾害地质因素。
设计理念
“极地号”采用的是“小而精、小而美、小而特”的船舶设计理念。同时,在设计和建造过程当中借鉴了“雪龙”号、“雪龙2”号的经验,设计初衷是为了满足更加多层次的科考任务需求。
性能参数
附属设施
“极地”号破冰科考船可以搭载国产
无人机、
无人船以及水下自主机器人等装备。为传承和弘扬老一辈极地工作者爱国、求实、创新、拼搏的精神风貌和优良传统,北海局将三大国产主力科考辅助先进装备,分别命名为拼搏号气垫测量艇、求实号水下自主机器人、创新号重载燃油无人机。
拼搏号气垫测量艇主要用于陆、海、冰等混合环境中进行人员物资的安全投送,帮助“极地”船开展远距离探测、建立海冰科考站等工作。
求实号可在冰下自主开展海洋环境调查和地形地貌探测工作,帮助“极地”船自下而上的观测海冰形态和结构。
创新号无人机经受了中国高原高寒地区和复杂电磁环境的考验,具有高可靠性、有效载荷大、环境适应性强等特点,可以一次运载250公斤货物,多次完成急难险重任务,可以帮助“极地”船在极区进行航空遥感、冰情大范围探查、物资快速投送以及应急运输等工作。
相关文化
已退役的“极地”号是中国第二代极地考察船,1985年购入后经上海沪东造船厂(现中国船舶集团旗下沪东中华)改装成科考船。入列后六赴南极,圆满完成了长城站扩建和科学调查任务,并于1994年退役。
新的“极地”号破冰调查船将延续功勋船舶的精神,继续踏上海洋科考的征程。
2024年6月24日,由中国船级社(CCS)执行检验的极地科考船“极地”在广船国际有限公司举行命名交付仪式。
价值意义
“极地”号破冰科考船建造完成以后的意义就在于把中国把整个冰区,包括南北两极的科考体系,完全系统化了,是自主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可靠平台,能够有利于国家未来深海、深远海以及极地的海洋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
“极地”号成功交付,说明中国通过破冰需求的高、中、低搭配,自主构建了完整可靠的科考平台,标志着中国把整个冰区的科考体系向着系列化、多样化的方向又迈进了一大步,能够承担大气、海冰等综合调查观测研究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