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
地壳运动的产物
构造是地壳运动的产物。由于地壳中存在很大的应力,组成地壳的上部岩层地应力的长期作用下就会发生变形,形成构造变动的形迹,如在野外经常见到的岩层褶皱断层等。构造变动在岩层和岩体遗留下来的各种构造形迹称为构造。
基本信息
组成地壳的岩石或岩体受力而发生变位、变形留下的行迹称为构造。地质构造在层状岩石中最为明显,在块体岩石中也存在。
构造尺度
按地质构造空间范围大小所划分的级别。一般分为巨型构造、大型构造、中型构造、小型构造、微型构造、超微构造。巨型构造为绵延数百至数千千米的区域性地貌构造单元;大型构造:绵延数十至数百千米的区域性地貌构造单元;中型构造主要见于一个地段上的褶皱、断层和不整合构造;小型构造主要指野外露头或手标本上可见的构造;微型构造是指手标本或偏光显微镜下可见的构造;超微构造指的是电子显微镜下可见的构造。
构造类型
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的产物,地质构造的三种基本类型为单斜构造褶皱构造断裂构造
单斜构造是由于地壳运动使原始水平的岩层发生倾斜,岩层层面与水平面之间有一定夹角的岩层,亦称倾斜岩层。地层中的层状岩层,在水平运动的作用下,原始的水平产状的岩层弯曲起来,形成褶皱构造。褶皱构造的岩层失去其连续性而产生的塑性变形,是地壳表层广泛发育的基本构造之一。地壳中的岩层或岩体受地应力的作用,当应力达到或超过岩石的强度极限时,岩石的完整性和连续性被破坏,产生破裂面,从而形成断裂构造。
地质构造分类
按照构造成因可将地质构造分为:原生构造次生构造
原生构造
成岩过程中形成的构造。沉积岩原生构造主要是受地表营力的作用产生的。包括:层理层面构造、包卷构造与同生构造。
层理:指沉积岩中最普遍的原生构造,包括层面和由岩石成分,颜色,结构,构造等特征在剖面上的突变或渐变显示出来的成层性。层面构造:指由于自然作用而保存在岩层面上的痕迹,可反映沉积时的环境。包括保存在岩层顶面上的波痕、剥离线理、干裂纹、雨痕等;保存在岩层底面上的沟模、槽模等。研究区内主要发育冲刷面。层内构造:主要指限于某一岩层中的原生构造,如粒序层、交错层、层内褶皱与层内断层等,其中除层内断层外,也均可根据它们的内部结构特点来鉴别地层的顶面或底面。穿层构造:主要指发育于多层岩层中的背斜或断层,称为同沉积背斜或同沉积断层。同沉积背斜是在区域性地壳拗陷并不断接受沉积的盆地中的局部上隆部位上逐渐发育的背斜,因此具有原始的上拱弯曲状态,其轴部地层厚度小于翼部,轴部碎屑沉积物的粒度则大于翼部同一层沉积物的粒度。同沉积断层又称生长断层,是指与沉积作用同时活动的断层,一般发育于沉积盆地的边缘,具有正断层性质。盆地所在为断层的下降盘,其地层厚度明显大于断层的上升盘,且断距随深度而增大,即地层时代愈老,断距愈大。另外,韵律层也是一种原生的穿层构造,是由多个粒序层依序叠置而组成的。
次生构造
沉积岩固结之后形成的构造。次生构造包括褶皱、节理、断层、劈理线理等。
岩石中可发现形状,长短不一的裂隙,而裂隙两侧的岩层并没有发生显著的相对位移,称为裂隙或节理。节理可分张开的、闭合的和隐蔽的三种。劈理是指沿着平行或大致平行的矿物定向排列面或某些平行薄层能劈开的次生构造,在力学意义上劈理属于塑性形变的最后阶段,也就是说, 劈理的形成是岩石在外力作用下,一种塑性形变或构造形变的结果。劈理和节理一样,它的发生和发展也是与褶皱、断裂等有密印成因联系的,是成群发育的小型构造。
构造研究意义
(1)在矿产勘查中发挥重要意义;
(2)为各种工程建筑提供必要的地质资料;
(3)为预报地震提供必要依据。
月球构造
2024年4月21日,基于中国月球探测工程(嫦娥工程)科学探测数据编制的全球首套高精度月球地质图集正式对外发布。建立以内、外动力地质演化为主线的月球构造和岩石类型分类体系,更清晰地表达月球构造和岩石的演化特征,识别并标记14类构造。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7 16:50
目录
概述
基本信息
构造尺度
构造类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