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季周(1928—1997),四川南充人。农学家、玉米育种家、农业科技管理专家。1951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1960年在前苏联获农学副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陕西省农科院院长、陕西省副省长等职。育成“武105”“陕单1号”等10多个玉米杂交种,推广面积占全省杂交育种玉米面积的70%以上。曾获全国和陕西省科学大会奖,农业部成果一等奖等。著有《玉米遗传成育种学》《陕西玉米品种志》等。
人物经历
1928年,林季周出生在四川省南充市的一个大家庭,父亲早逝,由伯父资助抚养长大。1947年春,他考入进步民主人士在重庆南温泉创办的西南学院土木工程系。这个学校民主空气较浓,政治斗争激烈。在地下共产党员罗广斌(《红岩》作者)的影响下,他参加了进步学生组织的“清明学会”。创办了《清明壁报》,评论时局,动员和组织学生与学校反动势力作斗争。由于他对国民党的政治腐败、社会黑暗不满,参加了地下党团结进步青年的秘密组织“学习社”,学习进步报刊,参加“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学生运动。为了压制学生运动,重庆当局查封了西南学院。不久,林季周考入北碚相辉学院农艺系(解放后并入西南农学院),参加过在重庆沙坪坝举行的学生示威游行活动。同时,他刻苦学习,与一些同学组织了“田间学会”并担任总干事,创办刊物《农家事》,广泛猎取专业知识,创造条件进行田间实验,掌握实践技能。
1951年,林季周大学毕业,学校决定他留校当助教。当时国家号召毕业生到西北、华北和东北,参加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他主动申请到最艰苦的西北地区工作。于是他告别了故乡和亲人,来到了古城西安,分配到西北军政委员会农林部技术室工作。西北农科所在杨陵(当时属武功县)成立后,又调入该所工作。主要负责西北各省区农业试验农场的管理和协助领导起草有关文件,并创办《西北农业技术汇刊》。同时,深入基层进行农业生产调查,兼搞水稻品种和栽培试验。
1955年,国家考选留苏预备生,林季周被录取,随即到北京学习俄语一年。1956年冬,他进入莫斯科季米里亚捷夫农学院深造,攻读作物栽培学,为雅库希金院士研究生。院士年老退休,后由斯捷潘诺夫教授任他的导师。林季周在苏期间,先后受到在苏访问的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亲切的接见,深受鼓舞。他决心努力学好本领,回国后为发展我国农业生产和农业科技事业多做工作,多创成果。
林季周的生活十分俭朴,省下的助学金没有买“三机”(照相机、收音机、缝纫机),而都买了书。回国时。他带回了两大箱书籍,还陆续给原所在单位寄过一些专业书。但他的学习却刻苦勤奋,博闻强记,注重实践,在图书馆他是常客,博览群书;在试验地里,人们经常可以看到他那颀长清瘦的身影。四年中,他夜以继日地刻苦钻研,研究了谷子、燕麦、高粱、饲用粟和一年生黑麦草、苏丹草以及箭苦碗豆等多种行做的栽培。他写的论文《一年生饲草生物学特征和生产量比较的研究》,发表在学院刊物上。在毕业答辩时,导师和辩护人认为他的研究结果对苏联非黑钙土地带一年生饲草的栽培有实际指导意义,被授予农学副博士学位。
林季周学成回国后,仍然回到陕西农科院工作。为了报效祖国。他一心扑在科研工作上。出国前,他曾通过多点试验和调查,明确关中可以改种粳稻,鉴定出适合品种为“银坊粳”。同时,他还发现北方稻区存在一些书本上没有记载的非粳非籼类型品种。回国后他继续主持水稻科研课题,他的助手们走遍了全省稻区,在农村设点进行品种和栽培试验,发现秦岭北麓的关中虽属北方稻区,但和属南方稻区的汉中盆地的水稻生态条件相似,品种可以相互利用。这为以后水稻引种和品种更换提供了依据。为此,他撰写了稻田轮作和栽培技术等研究报告及指导生产的文章。
60年代初,国家处于经济困难时期,粮食是大家共同关心的大问题。玉米是陕西省仅次于小麦的第二大粮食作物,但生产和科研却远远落后于兄弟省市。主管部门从国外引进的大量玉米杂交种都不适应,甚至给生产造成了损失。1962年,院领导为了加强玉米工作,决定由林季周主持玉米育种。对他来说,在玉米这个领域进行科学研究,一切得从头开始。他有一个特点,就是对组织分配的任务,不管遇到多大困难,也要一定想方设法去完成。在研究工作中,他潜心钻研,努力开拓,即使在“文化大革命”的动乱年代里,也没有停止过工作。他虚心向前辈学习,但不因循守旧,更不迷信书本和权威,敢于提出与前辈名家不同的见解和看法。他注重联系实际,不断对实践中的问题作出科学的概括总结。很短时间内在他和全体同志共同努力下,使陕西的玉米育种和栽培研究工作有了起色。1965年中国农科院《简报》第51期曾以《陕西省粮作所破旧立新,玉米育种工作进展迅速》为题,进行了通报表扬。
林季周是我国较早提出利用玉米单交种的农学家之一。在他的率领下,玉米育种组应用他的理论,在十几年内取得丰硕成果。先后育成了武字号玉米自交系和陕字号玉米杂交种各十多个品种。70年代初,在省内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如陕玉661、陕玉652、陕玉683。黄白单交、黄白双交、陕单一号、陕单五号等分别成为春夏播玉米的骨干品种,推广面积曾占省内杂交种面积约1000万亩的百分之七十以上。据计算,由于这些杂交种的应用,使陕西玉米单产由100公斤左右提高到150公斤以上,增产的粮食折合人民币约三亿元以上。这些品种有的也为其他省市广泛引用。
1978年,召开全国科学大会,带来了科学的春天。林季周参加了大会,聆听了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同志的讲话,心情万分激动,决心把在“文革”中耽误的时间再夺回来。1979年,他被任命为陕西省农科院副院长,随后担任院长。从领导一个科研领域到管理拥有十四个专业研究所的多学科、多层次的综合科研机构,对他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变化。他服从组织安排,挑起了重担,一方面仍然负责玉米攻关课题,另一方面抓紧时间学习业务,扩大知识面,熟悉全院科技情况,提高组织管理能力。通过很短时间的工作,赢得了院内科技人员的拥护和爱戴。
1983年4月,陕西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林季周为副省长。就任之后,林季周主管教育、科技卫生、计划生育等工作。还兼任了省广播电视大学校长、省考试委员会主任、省委地方病领导小组组长、省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等十多个职务。在相当长时期内他住在办公室,白天处理事务,走访调查,熟悉情况,夜间翻阅材料,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学习有关业务知识以及经济管理知识。他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终于由很不适应,到比较适应,由不敢大胆工作,到敢于负责地工作,在新的征途中迈开了新的步伐。但林季周,没有陷入具体事务圈子之中,他不就事论事地解决问题,总是注意抓大事,指方向,给思想,想办法,在宏观上进行指导。与此同时,他也十分体谅下属部门的困难,总是尽力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他不打“官腔”,推托责任,处理事情果断而稳妥,赢得了厅局同志的信任。林季周长期在基层工作,深感现行管理体制的弊端甚多,不改革就没有出路,不改革就不能实现党的战略目标。他坚决拥护党中央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并积极贯彻执行。他与有关厅局同志一起,调查研究,统一认识,明确各项改革的指导思想,提出改革的办法和措施,对陕西省普教、高教、科技和卫生等各项工作的改革起到了推动作用。
科研成果
从60年代起,林季周主要致力于玉米育种、水稻栽培研究,先后主持育成武字号玉米自交和杂交种10多个,是我国较早提出直接利用玉米单交种的农学家之一,并成功地解决了制种产量低、成本高等问题,对陕西粮食增产做出重大贡献。其中陕玉611、652、683、黄白单交、双交、陕单一号、五号、七号、九号等,成为陕西春夏玉米的骨干品种。陕单一号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和陕西省科学大会奖,陕单七号1980年获农业部技术改进一等奖和陕西省科研成果一等奖,陕单九号1982年获陕西省科研成果二等奖。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是《玉米遗传育种学》一书的主要编写人,还主编了《陕西玉米品种志》。
荣誉称号
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和陕西省科学大会上,均被授予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1989年被评为陕西科技精英。
人物评价
林季周是新中国培养的农学家和领导干部。他深深懂得,自己的每一点成绩和进步,都离不开党的培养和群众的支持。他常说:“我是一个只想干点实事而没有多少雄心壮志的人,我至少有三个没想到:一是没想到会出国深造;二是没想到在科研上取得一点成绩会受到表彰奖励;三是更没想到会当上副省长。我的命运是与党的事业和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紧密相联的,所干许多事都是逼出来的。”几十年来,他尽最大努力完成党交给的任务,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人民展示出了一个新中国培养的优秀知识分子的光辉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