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昭(1932年12月16日-1968年4月29日),原名彭令昭,女,苏州人。1954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后又以“现行反革命罪”被捕入狱,1968年被错杀。
个人简介
林昭(1932年12月16日—1968年4月29日),原名彭令昭,林昭是其笔名。苏州人。解放前在苏州读中学时 即参加进步活动。1954年以江苏省考分第一进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58年被错划为右派。她坚持说真话无罪,“文革” 时在狱中继续抨击个人迷信和极左路线,宁死不屈,被杀害于上海。1980年得到平反昭雪。
人物经历
1932年生于苏州,其父彭国彦曾任吴县县长,母亲许宪民中学毕业即追随其兄许金元参加革命。
景海中学毕业后,林昭不顾母亲反对,于1949年7月考入了享有 “革命摇篮”之称的苏南新闻专科学校。
毕业后林昭随苏南农村工作团参加苏南农村土改。
1952年,开始在《常州民报》、常州文联工作。
1954年,林昭以江苏省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
1955年春,林昭参加了北大诗社,任《北大诗刊》编辑。
1956年秋,《北大诗刊》停办后,林昭成为综合性学生文艺刊物《红楼》的编委会成员之一,被称为“红楼里的林姑娘”。
随着反右运动的开展,林昭的觉醒反被戴上了右派的帽子。事后,林昭吞服大量安眠药自杀,但被及时抢救过来。于是她又被认定在对抗组织、 “态度恶劣”,于是被加重处分:劳动教养三年。林昭不服,跑到团中央质问:“当年蔡元培先生在北大任校长时,曾慨然向北洋军阀政府去保释‘五四’被捕的学生,现在他们(指北大领导)却把学生送进去,良知何在?”后因新闻专业副系主任罗列怜其体弱多病,冒险为之说情,林昭得以留在新闻专业资料室接受群众 “监督改造”。
1959年,林昭病情加重,冬天咳血加剧,请假要求回上海休养。通过调养,林昭病情渐有好转,并在上海认识了兰州大学的研究生顾雁、徐诚,当时兰大的张春元等人,正在准备筹办针砭时弊的《星火》杂志,随后林昭的长诗《海鸥之歌》和《普鲁米修斯受难之日》,在《星火》第一期上发表。但很快涉及《星火》的人员,都被抓捕。
1960年10月,林昭被逮捕入狱。
1962年初,林昭得以保外就医,期间她曾要求上海的无国籍侨民阿诺,将《我们是无罪的》、《给北大校长陆平的信》等带到海外发表。
1962年12月,林昭又被捕入狱。在狱中林昭曾多次绝食、自杀,并分别两次给当时的上海市长柯庆施、《人民日报》写信,反映案情并表达政治见解,但都石沉大海、杳无音信。在狱中,没有笔和纸,林昭竟然都是用血在白色的被单上写作,计有二十万字之多。
1968年4月29日,林昭在等待中接到了改判死刑的判决书,即由二十年有期徒刑加判为死刑立即执行,随后林昭在上海龙华被枪决,年仅36岁。
1980年,上海高级法院经过复查宣布林昭无罪,结论为“这是一次冤杀无辜”。
2004年4月22日,林昭骨灰被安葬在
苏州灵岩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