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立伟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机械工程系教授
林立伟,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机械工程系教授,伯克利传感器和执行器中心(Berkeley Sensor and Actuator Center ,BSAC)主任。
简介
简介
林立伟教授,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机械工程系,伯克利传感器和执行器中心(BerkeleySensorandActuatorCenter,BSAC)主任,从事微纳米机电系统的相关研究。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厦门大学客座教授。
林立伟毕业于台湾的清华大学,1991年和1993年先后获得柏克莱加大机械工程硕士及博士学位,1999年加盟柏克莱加大机械工程系任教前,曾先后在台湾大学、密西根大学任教。
他是美国机械工程学会Fellow、ASMEMEMSDivision发起人之一、ASMEMEMS社团创社主席,曾担任多个国际知名学术会议的召集委员,目前担任24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MicroElectroMechanicalSystems国际会议主席及JournalofMicroelectromechanicalSystems、SensorandActuators–APhysical等多个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的编辑,获得美国授权专利15项,是该领域的杰出研究学者之一。
曾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颁发的“青年教师职业发展奖”、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热传学杂志颁发的“最佳论文奖”等殊荣。林立伟目前带10名博士研究生,这个团队汇集两岸三地及东南亚才子,是一个多元化的杰出研究团队。
开启纳米技术产业化大门
如果有一种极其敏感的医疗探测仪,能够测出最早期的癌症症状,将可以拯救多少人的生命?如果有一种极其敏感的气体探测仪,一经与有毒触媒接触,便能迅速反应,将可避免多少可能的生化恐怖攻击?
这些曾经是医学界和国防领域梦寐以求的仪器,因为美国柏克莱加大机械工程系华裔教授林立伟领导的“微机电系统科研小组”的一项发明而出现曙光,这项名为“常温生产纳米硅线技术”的成果,将使纳米技术产业化成为可能。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目前科学家研究应用纳米技术,是在实验室中生长纳米,然后将上述“一根头发的十万根之一”的一小段纳米线固定在硅片上。要做这样的工作,一般的显微镜不能胜任,非得用具有极大放大倍数的显微镜才行。
用传统方法生产纳米线,需要600至1000度高温条件,但微电子芯片却不能承受如此高温,科研人员只能将长出的纳米线倒在水中,用特殊工具切割后,将充满纳米线微粒的水倒在微电子芯片上,再将其中与芯片结合的那一部分作为可制造纳米制品的材料。
但是这种传统的方法既费时、成功率也不稳定,更不用说用在实际生产中。林立伟领导的科研小组,成功发明了一种能在常温下生长纳米线的新方法,他们独具创意地在硅片上搭起两座“桥”,在桥上各自长出的纳米线会自行相聚,达成上述原本需要人工完成的效果。
这一成果在6月的《应用物理通讯》上发表后,引起同行的高度重视,其实际意义是:由于生产条件和过程的简化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及缩短生产周期,使纳米技术投入产业化使用成为可能,并将成为科研转化为生产力的又一典型例证。
纳米技术如何应用于医疗诊断?林立伟解释说,由于纳米直径极其细微,与癌症初期病毒的大小相当,又由于纳米极其敏感的特性,“当纳米遇上病毒”,探测仪两端的电阻就会发生变化,一些早期的癌症,便可在萌芽状态便被诊断出来。
最新修订时间:2023-10-28 11:19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