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纾墓
福建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林纾墓位于福州市北郊新店乡过溪村白鸽垅。1991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林纾墓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所在位置
林纾墓位于福州市北郊新店乡过溪村白鸽垅。
基本概述
墓坐北向南,如意形,三合土夯筑,三层墓埕,面宽11米,深18.5米。封土隆起,形如覆釜。封土前立一块花岗岩质墓碑,高1.48米、宽0.63米。碑文楷书:“清,莲塘林畏庐先生之墓”,落款“长乐高鸣岐拜题”。封土后护坡墙正中饰一团形“福”字,径0.58米。墓柱隶书对联:“著述傥沾东越传,功名早淡北山文。”
墓主介绍
林纾(1852~1924年),原名群玉,字琴南,号畏庐,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近代文学家,光绪间举人,曾任教于京师大学堂。依据他人口述,将英、法、俄、日本、希腊、挪威等十多个国家、近百名作家的小说共170余种,转译成中文(古文)。在白话文未兴之前,“林译小说”风靡一时。善诗、画,有《畏庐文集》、《畏庐诗存》及传奇、小说、笔记等传世。1924年病逝于北京。次年,其妻杨道郁、子林琮护柩归葬原籍。林纾墓在福州市晋安区新店镇过溪村白塔垄山,三合土构筑,宽11米,深18.5米,平面呈“风”字形,三层墓埕。墓碑刻楷书:“清莲塘林畏庐先生之墓”,旁署“长乐高凤岐拜题”。转角石柱上镌刻隶书对联:“著述傥沾东越传,功名早淡北山文”。
狄更斯著的《大卫·科波菲尔德》、英国哈葛德的《天女离魂记》,俄国托尔斯泰著的《恨缕情丝》,西班牙塞万提斯的《魔侠传》,法国 森彼得的《离恨天》,英国司哥特著的《撒克逊劫后英雄略》、笛符著的《鲁滨逊漂流记》等。这些西洋小说向中国民众展示了丰富的西方文化,开拓了人们的视野。
文物保护
1983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福州市文管会对坟墓进行全面修缮。1991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林纾墓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2-22 09:52
目录
概述
所在位置
基本概述
墓主介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