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荪若
原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林荪若(1921-2007),又名林生若,和县乌江镇人。当代草圣林散之的长女,自幼在林散之“草堂村塾”,和学生一道授业,耳濡目染,可谓“诗书传家”。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中国诗词学会会员,林散之艺术研究会副会长,安徽省文史馆员。
人物生平
林荪若,女,和县乌江镇人。1921年出生,7岁入私塾,幼聪慧,未进过正规学校,自学成才。少年时代爱读稗官野史、民间故事,喜涂鸦,吟四言八对。自幼随其父林散之学习山水画,20岁已具规模。1940年林散之先生称:“荪若作画,用墨朴茂,类梅花道人。”并赋诗勉励:“咬得菜根别有香,书中福分本无疆。莫嫌门巷乌衣冷,风雪吟成自女郎。”荪若遵父教,笔耕不辍,晚年画作日臻成熟,不让当今名流。
1950年,林生若考入华东人民革命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和县人民银行工作,后调和县供销社做财务工作。1957年丈夫病故,她以坚强的毅力,带着3个子女,坚持在诗、书、画领域内大胆探索。林散之赠诗“咬得菜根别有香,书中福分本无疆。莫嫌门巷乌衣冷,风雪吟成自女郎”,并在诗注中写到“荪若女作画,用墨朴茂,类梅花道人”对她进行鼓励。20世纪五六十年代,林生若书画艺术逐渐受到重视,有人找她写字作画,单位要她做宣传工作。她的一幅“学雷锋”山水画,在“文革”初期“横扫”中受到批判,还因此被抄家,内心十分痛苦。她给父亲写了一首诗:“尘劫三千丈,生涯是与非。离情思父母,梦梦叩恩帏。”林散之知道女儿的处境,立即作诗回复:“离别江南久,相思强自支。黄花父母泪,红豆女儿思。梦断一千里,肠回十二时。晨昏两不尽,岂止为恩私。”林生若看后,十分感动,增加千钧力量,在诗文、书画艺术领域继续攀登。
1969年,林散之在女儿家中接待阔别30多年的贵州大学中文学教授张汝舟,两个聋叟,博学鸿儒,畅谈两天,林散之命女儿拜他为师,学习经史文哲,以提高学业修养。在林散之、张汝舟悉心培养和调教下,林生若的书画艺术日趋成熟,达到了随心所欲,清浊自适的境界。1976年受马鞍山市政府聘请在采石公园太白楼,专心致志地从事艺术创作,创作进入鼎盛时期。此后,她参加安徽省诗词学会、采石诗会,全国妇女书法展,加入中国书协,聘为安徽省文史馆员,多次参加省和国家的书法展览,如“安徽省晋京书法作品展”“中、日妇女书法展”“全国妇女书法联展”。作品被辑入《中国新文学大系书法卷》。1995年《书画家》杂志第2期,专栏介绍林生若的诗书画作品。2007年10月14日因患脑溢血,病逝于和县,享年87岁。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04 10:20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