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占璧”源于巴利语“Kosambi”,是古印度一个邦国名,《大唐西域记》卷五对其国势有详细叙述。
真正的果占壁
“果占璧”由巴利语“Kosambī”转译而来。“Kosambī”是古印度佛陀时代十六大国之一,《大唐西域记》将其译作“憍赏弥”,并对其国势有详细叙述。
《大唐西域记》卷五记载:“憍赏弥国,周六千余里,国大;都城周三十余里。土称沃壤地利丰植,粳稻多甘蔗茂。气序暑热风俗刚猛,好学典艺崇树福善。伽蓝十余所,倾顿荒芜,僧徒三百余人,学小乘教。天祠五十余所,外道寔多。城内故宫中有大精舍,高六十余尺,有刻檀佛像,上悬石盖,邬陀衍那王之所作也。”
伪果占璧勐卯
公元六世纪中期,怒江以西、伊洛瓦底江中上游地区的傣族联盟国家“勐达光”(掸国)日渐衰落,地方势力不断膨胀,南面的骠人不断侵扰,联盟国家处在解体的边缘。公元576年,盘踞“勐卯”(瑞丽江河谷盆地)的混鲁、混赖兄弟不再听从“勐达光”的号令,“勐卯”(卯地)成为独立邦。
公元586年,骠国举全国之力北征,“勐达光”土崩瓦解,混鲁、混赖兄弟组织武装抗击骠人,得到其它傣族小邦的响应,怒江以西、伊洛瓦底江中上游地区的傣族邦迅速向“勐卯”靠拢,形成新的傣族联盟国家“勐卯”(卯国);其疆域东临怒江(Salween)、西到钦敦江(Chindwin)、北抵吐蕃(Tibet)高原、南达掸邦(Shan)高原南部。
“勐卯”在混鲁、混赖兄弟的统治下,逐渐从异姓联盟国家走向同姓分封国家,所属邦国逐渐被其子孙接管,将整个国家直接揽于家族势力范围内。据《勐果占壁简史》描述:“混鲁、混赖家族历史悠久,世居于‘勐嶲(勐罕)’,有人口三箩筐,农奴三万户。建立政权后,家族决定由混赖支系带领一半农奴渡过怒江去开拓新的领地,混鲁支系留在原地。”简史中描述:“混鲁是个非常神奇的人,耳郭肥大,下垂至肩,身材魁梧,额圆似满月,臂长过膝,整整活了三世人的时间。他有一百个儿子、一千个孙子、上千重孙。这些儿孙,都被他分配到各地去当‘诏舍(诏勐)’。鲁赖家族势力遍布十六个大‘勐’,二千多个小‘勐’。”
分封出去的混鲁、混赖子孙,管辖着所属各邦,每年都到“勐卯”朝拜、纳贡。所属各邦全掌握在混鲁、混赖的子孙手中,皆听从“勐卯”的号令,数十年没发生战争,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华景象。“鲁赖王族”也成为怒江以西、伊洛瓦底江中上游地区最有权势的王族。
公元八世纪中期,伊洛瓦底江下游的骠人再次崛起、不断北侵,日渐势弱的鲁赖子孙无法抵御骠人进犯,多个傣族邦被骠人占据,联盟国家“勐卯”走向瓦解。此时,另一股傣族势力在澜沧江以东地区崛起,逐渐建立起强大的“勐舍龙”(南诏国)政权。
公元762年,“勐舍龙”兼并“勐卯”诸邦,将“勐卯”王族迁回“勐嶲”(即漾濞江谷地及嶲洱河两岸)安置。“诏舍龙”(南诏王)阁逻凤派其女婿混等镇守“勐卯”。
伪果占璧勐蓬
公元十世纪初,“勐舍龙”(南诏国)被汉裔权臣郑买嗣篡夺后,蛮族军队轮番占据王都“苴咩”(傣语意为“母城”),先后建立大长和国、大天兴国、大义宁国等政权,原附“勐舍龙”的傣族小邦不再听从“苴咩”号令,失势的傣族贵族相继迁离“苴咩”。
公元937年,傣蛮混血的地方权贵段思平率军入主洱海盆地,定都“苴咩”、建立“勐僰”(大理国),云南高原的傣族邦国陆续归附;但段思平死后,“勐僰”后续君主多受非傣母族影响,与傣族诸邦的关系渐行渐远,孟人、缅人北上侵扰傣族也不尽宗主国义务出兵保护。怒江以西、伊洛瓦底江流域地区的傣族诸邦不堪缅人侵扰,逐渐走向联合。
公元953年,“勐蓬”(缅甸木邦盆地)的“陶勐”(地区长官)岛列、岛罕兄弟不堪缅人的侵扰,率先提出在怒江以西、伊洛瓦底江流域地区建立傣族联合政权,共同对抗异族的侵扰,并召集影响力较大的几个“陶勐”到“勐蓬”议事;“陶勐”们一致推举前“勐卯”王族(鲁赖家族)前来主持联合政权事务。
“勐卯”并入“勐舍龙”后,鲁赖家族隐退至“勐巂(勐罕)”,但仍是傣族地区最有威望的王族之一,后世族长仍被傣族民众尊称为“诏法弄”。公元954年,怒江以西、伊洛瓦底江中上游地区的几个主要傣族邦国联合派人去“勐巂”拜见鲁赖家族族长因勐,请鲁赖家族出山到怒江以西地区领导傣族组建联盟国家,因勐顺势答应岛列、岛罕等人的请求,派出混傣翰等十三人前往“勐蓬”与“陶勐”们一起筹建联盟国家。
混傣翰到“勐蓬”后,自称“诏弄”(大王),发动当地傣族修建都城“允线遮”,同时将随行的鲁赖子孙分封到各地。
混岛敖去勐乃、景栋、景罕、莫迈。
混岛靖罕去雍会、弄满、沙统、勐拜贺。
混岛昂仑去勐卯、勐宛、勐腊、勐底、遮放、勐焕、勐赫。
混巴武腾去勐定、耿马、勐相。
混岛陆勒去勐亨、勐养、勐卡、达雅。
混罕蚌法去允色、戛里。
混相蒙法去勐恒、盖南、纳班。
混罕宪法(傣翰之子)去景老、勐艮、曼莫、勐养、勐广、准果。
混巴思龙(傣翰之孙)去顺赛、勐弄,后调至勐居、勐板。
混相埃温(傣翰之子)去勐约、勐枝、勐坦、勐里、勐牙、勐莽戛、莽果、勐博、勐本、勐龙。
混岛韵(傣翰之子)去勐若、勐达、勐莫、勐回、勐英。
混罕信协助其父混傣翰留守勐蓬修建都城、统管分封出去的各王。
怒江以西、伊洛瓦底江流域地区的傣族小邦,在混傣翰建都“允线遮”、分封“混岛”后,联盟国家“勐蓬”(蓬国)基本成型。之后又逐步调整,先后将锡箔、勐东、勐赫、来卡、勐丙、勐弄、勐梳、勐章、曼晃、曼冷、景冷、勐半等地收归“诏弄”直接管理。
公元955年,混傣翰为抵御缅人的入侵,派“混岛”雅鲁回家乡“勐卯”发展军事力量。雅鲁到“勐卯”后,派人四处招募流民组建军队、垦荒屯田,逐渐成为“勐蓬”实力派新秀,在抵御外族入侵中发挥重要作用,影响力开始超过混傣翰。
雅鲁去世后,其子混顿贺袭父职,不断击败外族的侵略,怒江以西、伊洛瓦底江流域地区的傣族小邦纷纷依附,成为联盟国家“勐蓬”实际上的控制人,被傣族民众尊称为“召法弄宏勐”。
公元1056年,缅王阿奴律陀与混货顿会盟,请求与混货顿联姻,以图长期和平共处,混货顿答应阿奴律陀联姻的请求,将女儿朗佐曼腊公主许配予阿奴律陀为妻。
公元1176年,混货顿之子混果琅去世,无子嗣袭职,“勐蓬”的“诏弄”傣蚌趁机派其三弟芳罕接管了“勐卯”。芳罕在勐卯江畔另建“允外遮”(陪都),与“勐蓬”的“允线遮”(首都)遥相呼应,“勐蓬”的权力再次回归鲁赖家族。
公元1177年,“勐僰”的公主被猛虎所伤,“诏勐僰”(大理国王)下诏追捕,猛虎逃入“勐蓬”地界,被傣族百姓捕获,芳罕代表“勐蓬”将猛虎亲自送到“勐僰”、向“诏勐僰”示好,与“勐僰”结为兄弟之邦。
公元1253年,大蒙古国吞并“勐僰”后,蒙古大军向西挺进、进入“勐蓬”诸邦。公元1261年,“勐蓬”北部8个邦率先归附大蒙古国,并派使臣赴北京谨见忽必烈,傣族联盟国家“勐蓬”自动瓦解。随后,大蒙古国在“勐掌”(保山盆地)设金齿安抚司继续招抚尚未归附的傣族邦国。
公元1276年,大元国(原大蒙古国)在金齿安抚司的基础上置金齿宣抚司,辖麓川(勐卯)、平缅(勐宛)、镇西(勐蜡)、茫施(勐焕)、柔远(勐赫)、镇康(勐康)6个路,分别任命6位傣族首领担任此6路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