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蝇
果蝇科昆虫的通称
果蝇(学名:Drosophilidae)是果蝇科昆虫的通称,第一批被送上太空的动物。全世界记载的果蝇物种有4000余种。果蝇属于小型蝇类,体长1.5-4毫米间。虫体以黄褐色者居多,也有些是黑色的。头部有一对大而多呈鲜红色的复眼,两复眼内侧有三对眼缘刚毛,复眼间的后头中央微微隆起,形成一个单眼三角区,三个单眼的前下方生有一对单眼刚毛。后头中间(单眼三角区后上方),有一对后头顶刚毛,两毛相向而生。在其两侧还有一对内头顶刚毛和一对外头顶刚毛。触角第三节呈椭圆形或圆形,触角芒羽状分枝,着生于两复限间的前下方。有些雄性的果蝇其前足的跗节上常有成排的鬃毛,叫性梳。
物种学史
旧大陆热带,特别是东洋区,是果蝇的重要起源和分化中心。中国果蝇最早的分布记录来自台湾。其后,德国昆虫学家依据存放于欧洲一些博物馆的台湾产果蝇标本,描述了一些物种。Peng发表在《Annot. Zool. Japon.》上的论文“Onsome species of Drosophila from China”,是可以查到的有关中国大陆果蝇分类的最早文献。该文报道了分布于中国大陆(北京、河南、河北、浙江、上海等) 果蝇属昆虫8种,其中新种1种,即白颜果蝇(Drosophila auraria)。北川修和彭凤谭报道了采用香蕉诱饵从日本及周边一些地区(包括中国台湾的台北、新竹、高雄和台南)的一些果蝇属物种,对部分物种不同虫态的形态学以及染色体组型进行了研究。谈家桢等基于抗战时期采集于内陆地区的标本,报道了中国果蝇26种,其中描述新种12个,建立了一个新的种组(Drosophila bizonataspecies group)。在此后的30多年当中,中国大陆地区的果蝇分类学研究处于长期停滞状态。同一时期,林飞栈教授和冈田丰日(T. Okada)教授等学者对台湾果蝇的区系调查、系统分类工作则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由林飞栈教授等1977年发表的台湾果蝇名录,含台湾果蝇21属221种。
在谈家桢先生的推动下,自1985年至1994年的约10年间,国内多所高校(复旦大学、沈阳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新疆大学、西北大学、海南大学、台湾大学)和研究所(包括隶属中科院的北京动物所,遗传所、昆明动物所、广东昆虫所,以及隶属台北中研院的动物研究所),与日本北海道大学、北海道教育大学、东京都立大学等机构合作,开展了对中国果蝇系统分类和进化遗传学研究,对中国果蝇区系进行了联合调查。调查范围北至黑龙江,西至新疆,南至海南,所采集标本经整理,包括果蝇697物种,其中已知种378种。在378个已知种当中,162种为与日本共有种,75种为特有物种,均超过当时日本的已知物种属(270种)及特有物种数(65 种);这378种主要涉及果蝇属Drosophila(158种)、绕眼果蝇属Amiota(39种)、微果蝇属Microdrosophila(24种)、拱背果蝇属(21种、白果蝇属Leucophenga(19种)等。在此期间,中日学者及其它国家学者发表了一系列果蝇分类学论文;此后数年,仍有一系列主要基于此次合作研究而产生的论文发表出来。
2000年起是中国果蝇分类和系统发生研究的又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在区系调查和分类学方面,主要集中于中国西南的云南、贵州和广西,华中地区的湖南,华东的福建以及华南的广东、海南。系统分类研究涉及果蝇亚科 Drosophilinae的果蝇属(Drosophila)、拱背果蝇属(Lordiphosa)和双鬃果蝇属(Dichaetophora)等;冠果蝇亚科Steganinae的冠果蝇属(Stegana)、拟冠果蝇属(Pseudostegana)、拟白果蝇属(Paraleucophenga)、拟鼻白果蝇属(Pararhinoleucophenga)、绕眼果蝇属(Amiota)及伏果蝇属(Phortica)等。
根据Toda(未发表数据)的统计,当时中国大陆分布果蝇物种数约700种,其中已描述的约470种。据此,可粗略估计中国大陆果蝇已描述物种约为700种,加上待描述物种,物种总数在900种以上。已知中国台湾分布果蝇共31属309种,其中特有种58种。考虑大陆和台湾间有一定比例的共有物种数,可估计中国当前(2013年)分布果蝇物种总数(含待描述物种)应该接近(并很可能超过)1000种。
对中国大陆及台湾果蝇区系的调查结果,丰富了对中国果蝇物种多样性的认识,同时也加深或改变了对许多果蝇类群的认识。例如,Hu & Toda修订后的双鬃果蝇属仅含26个物种,然而通过对所收集的标本进行整理,我们发现了大量的该属新种,使属内物种数超过100种。再如,原来归属于毛果蝇属(Hirtodrosophila)的缘毛果蝇复合种(Hir. limbicostata speciescomplex),仅包含Hir. limbicostata、Hir. actinia等少数几种。而通过区系调查、比较形态学研究和DNA条形码分析,发现仅在中国国内局部地区,即有近30多个与其在形态上相似的新种(Fu等,未发表数据)。所有这些物种在形态上与毛果蝇属其它物种具有显著的区别,在生态上并不像毛果蝇属大多数物种那样是菌食性(fungivorous)的,而是访花(flower-visiting)甚至在花上繁殖的(floral-breeding)。此类物种大多发现于凤仙花上,也有少数发现于与凤仙花形态相近的花上,并有一些物种被证明繁殖于凤仙花植物上,提示它们代表一个在进化和生态适应上独特的果蝇类群。
形态特征
头部:具1对前曲眶鬃,1对或2对后曲眶鬃;后顶鬃平行或相向;外顶鬃与内顶鬃一般存在,具vibrissa;触角基部靠近,紧贴颜部,梗节椭圆形或圆形,触角芒一般为羽状,除背侧和腹侧分叉外,沿轴有时另具几根短毛。
胸部:正中刚毛常为2-20列规则的纵列,具2对背中鬃,有时1对、3对或4对;一般具1对肩鬃,2对背侧鬃,1对沟前鬃,2对翅上鬃,2对翅后鬃;中胸侧板裸;下前侧片上部常具2个或3个大鬃,下部具几根小鬃;上前侧片鬃消失;小盾片常裸,盾缘具2对鬃,即小盾基鬃,小盾端鬃。
翅:前缘脉具2缺刻,前缘脉达R2+3或R4+5。端;亚前缘脉(Sc)退化,仅达端缺刻,不达前缘脉缘;具前横脉(r-m),后横脉(dm-cu)。
足:胫节具近端背鬃。
腹部:雄性4+7气门位于第6背板的腹缘附近,第7背板骨化,第6腹板消失。
大小:雌体通常比雄体大。
形态:雌体腹部稍尖,较宽厚呈卵圆形;雄体腹部钝圆,相对窄小呈柱状。
条纹:雌体腹部背面有宽窄相近的5条;雄体腹背只有3条,上部两条窄,最后1条宽且延伸至腹部腹面,呈一明显黑斑。
性梳:果蝇胸足跗节共有5个亚节。雄蝇第一对胸足跗节的第一亚节基部有一梳状黑色鬃毛结构,即为性梳。放大100倍左右可看清这一结构。雌蝇没有性梳。性梳是鉴别雌雄共有的可靠标志。观察腹部腹面末端外生殖器结构也是分辨雌雄的简单的、可靠方法。雄蝇外生殖器色深,雌蝇色浅。
栖息环境
成虫常见于腐败植物及果子的周围,产卵于其中。幼虫孳生于腐败水果或其他腐败植物质中。果蝇常常在腐烂的水果中生长和繁殖,所以在人群居住的地区,若能稍加注意就可能见到,如腐烂的水果及蔬菜上,垃圾堆里,酿造厂的车间以及某些厨房、火车、轮船甚至飞机上都可能见到它们的踪迹。
在自然界里,如花丛中、腐草下、果园里、菜地间、林荫树上流出的汁液、森林中的腐烂树皮、朽株、落叶以及肉质的真菌上(如木耳蘑菇等),都可能见到果蝇的出没。
分布范围
果蝇广泛地分布于全球温带及热带气候区。
生活习性
果蝇成虫为舐吸式口器,主要以舐吸水果汁液为食,对发酵果汁和糖醋液等有较强的趋向性。果蝇成虫的飞翔能力弱,多在背阴和弱光处活动,多数时间栖息于杂草丛生的潮湿地里。果蝇在8-33°℃的温度范围内均可生存,以25℃左右为最适宜,高于33℃时果蝇成虫陆续死亡,当气温低于8℃时果蝇成虫不在田间活动,多聚集于果壳(如葡萄)、幼虫取食后的烂果孔穴里。
生长繁殖
生长发育
果蝇的1个完整的生活周期分为4个明显的时期,即卵→幼虫→蛹→成虫。卵长约0.5毫米、白色,前端背面伸出一触丝,能附着在食物或瓶壁上,不致深陷于食物中。卵经22-24小时孵化为幼虫,幼虫经两次蜕皮为三龄幼虫,约4-5毫米;肉眼可见其一端稍尖为头部,上有一黑色钩状口器。幼虫生活约4天左右化蛹,起初颜色淡黄、柔软,以后逐渐硬化变成深褐色,此时即将羽化;成虫果蝇自羽化后8小时可交配,2天后即可产卵,成虫果蝇在25℃下一般存活37天。
繁殖方式
果蝇的生命周期很短,从卵阶段开始平均只有10天。在繁殖期间,雌性在水源附近产卵,每天15-25个卵。雄性在交配期间通过翅膀的嗡嗡声吸引雌性。1只雌果蝇一次生能产下300-400个卵,卵经1天可孵化成幼虫。
下级分类
参考资料
主要价值
果蝇(研究最广泛的是黑腹果蝇)是生物学研究中最重要的模式生物之一,20世纪初,Morgan选择黑腹果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简单的杂交及子代表型计数的方法,建立了遗传的染色体理论,奠定经典遗传学的基础并开创利用果蝇作为模式生物的先河。果蝇作为研究人类疾病的模式生物,与哺乳动物不仅在基本的生物学、生理学和神经系统机能等方面比较相似,而且果蝇有其作为模式生物的独特优势。由于其清晰的遗传背景以及简便的实验操作,使其在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生物化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等多个领域都占据了不可替代的位置。在整个遗传学发展的演变过程中,果蝇与遗传学相互融合、发展、进步。在不断用于各种遗传实验的过程中,它也极大程度地丰富和更新了遗传学的概念及内容,对于生命科学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随着果蝇全基因组测序工作的完成,它在胚胎发育、基因表达调控、疾病发病机制等方面的研究中正在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个世纪以来,人们对果蝇在生命科学各层次的研究中积累了十分丰富的资料,对其遗传背景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果蝇幼小的身躯反映的却是科学的大世界。蕴藏着数量惊人的科学信息。生命科学各分支延续发展的同时。在果蝇研究中找到了结合点,而且相互交融渗透。果蝇简单的神经系统、结构精密的信息系统、复杂的行为等特点为研究基因—神经(脑)—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提供了理想的动物模型。在伦理道德的禁区,对人体无法开展的实验研究有可能利用果蝇等模式动物完成。此外,有关果蝇的后基因组的研究、中枢神经系统活动规律及细胞衰老机制的研究等正方兴未艾。
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日臻成熟,果蝇的研究已经远不止停留在白眼突变和连锁互换规律的层次上了,科学家更关注怎样使果蝇的研究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希望能够通过对果蝇的研究揭示人类生命的奥秘,作为经典的模式生物,果蝇在未来的生命科学研究中将发挥更加巨大的作用。
危害与防治
物种危害
为害果树的果蝇主要有4种,分别为黑腹果蝇、铃木氏果蝇(斑翅果蝇)、海德氏果蝇和伊米果蝇,其中以黑腹果蝇、铃木氏果蝇为主,占果蝇发生量的98.56%。其中大樱桃以黑腹果蝇、铃木氏果蝇为主,桃以铃木氏果蝇为主。早熟桃还没发现果蝇为害,晚熟桃如黄金、秋彤等发生较重。
防治技术
虽然果实中果蝇的卵和幼虫对人畜无害,也不具有传染性、寄生性,但由于世代重叠、繁殖快,危害极大。因此需要加大防治力度,生产上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集中连片果园要求实行群防群治、统防统治的防治策略。以果实成熟期为关键时期,以防治成虫为关键虫态,早防早控,以清洁果园、减少果蝇发生量、诱杀或熏杀成虫、避免果实受害为重点,采取物理+生物+化学的方法综合防治,以降低果蝇的发生量和危害程度。
3月中下旬,用4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或40%乐斯本乳油1500倍液喷洒果园地面和杂草上,以压低果蝇基数。
在果实着色期,及时清理果园内的杂草和垃圾,及时拣拾、摘除、清除果园内落地果、腐烂果、病虫果、裂果和残次果集中处理,减少果蝇的食物源和种群繁殖的场所。采收后一定要彻底清除树上和树下的蛀虫果、霉烂果并进行药物处理,然后深埋,必要时可以选用高效低毒药剂进行地面喷雾处理,清除果园果蝇滋生的场所,以达到有效减少果蝇种群数量的目的。
秋末冬初深翻园地,一般在10月下旬至土壤封冻前结合施基肥进行,深度20-25厘米,消灭在土壤中越冬的果蝇蛹。
合理搭配品种,选择皮紧、肉厚、光泽度高的品种,做到适时采收,成熟一批采收一批,避免果实过度成熟,降低黑腹果蝇等在果中产卵,减轻危害。
加强果园管理,推广主干形、“Y”形等新模式栽培方式,通过宽行密植和简化修剪等方式改善果园通风透光条件,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增施有机肥,应用配方施肥和水肥一体化技术,均衡营养供给,增强树势,促进果实、树体健壮生长,提高树体抗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利用果蝇饵剂或糖醋液、粘虫板、植物烟剂等方式诱捕(杀)、趋避果蝇成虫;同时实施果园地膜覆盖,隔断果蝇幼虫入土结蛹和成虫羽化,便于清理病虫烂果。
果蝇饵剂一般在采果前7天开始使用,每亩挂10-12个诱集袋,如果园比较郁闭可以挂20个左右,相邻诱集袋的距离不超过10米,大部分悬挂在树高2/3处的枝条上,少量挂在离地面20-30厘米的地方。使用后如遇高温干旱天气需要酌情补充诱集,采收期超过20天的果园需于使用后15-18天及时补充诱集。
糖醋液诱捕器在果实开始着色时悬挂于果园树冠下部阴凉处,离地40-80厘米为宜,每亩悬挂15-20盆。糖醋液的配比:红糖、果酒、醋和水按1∶3∶1∶10的比例混合而成,同时加入少量的90%晶体敌百虫或灭蝇灵,适量添加果汁可提高诱杀效果,定期清除盆内成虫,每周更换1次糖醋液,虫量大时或雨水多时应及时更换或补充糖醋液。
另外每亩果园悬挂30-50个黄色粘虫板,可有效杀灭雄虫,干扰雌雄交配,降低虫口基数。果实套袋可有效防止成虫产卵,特别要注意套袋可适当提前,要求在幼果期果实未被果蝇产卵前及时套袋,并在套袋前喷施杀虫剂、杀菌剂后1-3天内套完袋。
采取树下、树上相结合的方式,及时喷洒高效、低毒药剂杀死成虫。树下于果实开始着色后,地面喷施20%灭蝇胺可溶性粉剂800倍液、2.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00-4000倍液、40%毒死蜱乳油1500倍液、2%阿维菌素乳油2000倍液等药剂,每隔7-10天喷施1次,连续喷洒2-3次。也可于果实着色期开始成熟前,用高效氯氰菊酯1∶5左右比例兑水后或1.82%胺氯菊酯熏烟剂按1∶1兑水,用喷烟机顺风对地面喷烟熏杀成虫。
树上一般在果实采收前(一般在农药15天间隔期以外),发现果园果蝇种群密度较大并出现上树为害,树上及时喷洒0.6%苦内酯水剂1000倍液,喷施药液中加入配制好的3%的糖醋液。也可喷1.5%除虫菊素水乳剂1000-1500倍液、2.5%鱼藤酮乳油1200-2000倍液、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分散粒剂3000倍液、1%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液、60克/升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2000倍液、4.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等高效低毒低残留杀虫剂,喷洒时注意重点喷施树冠内膛部位。果实采收后对树体及园内地面和周边杂草丛及时喷施1次杀虫剂。
采集方法
一般用烂水果作诱饵,诱饵的量约占容器的1/3至1/2即可。诱集的容器可用空罐头筒、搪瓷杯、纸杯、广口瓶以及小的塑料筒等均可。假若水果不便,也可用新鲜的生酵面团,若用熟的甘薯,加些酵母粉搅拌后,待其发酵变酸时,也能诱到某些果蝇。
诱饵可放在草丛、树下、花间以及池塘附近。为避免蚂蚁和蜂类的入侵或雨水的注入,也可将诱集器皿悬挂在树枝上,诱器上最好盖有一个较大的盖子,以免晒干以及避免蝶、蜂等搔扰。盖子必须用小的棍棒等支起来,以便于容器内的味道溢出和果蝇的进入。饵料发酵后第二天就可以诱到果蝇。若天气热而且干燥,需适当地加些水分以免诱饵干瘪而失效,适量的诱饵可以连续使用5天左右。还可以从饵料中采集到蝇卵、各龄幼虫及蛹。
见到可能有果蝇栖息的地方,用捕虫网轻轻地多次在附近往返扫动,因为它们飞得较慢,当受到触动后才飞起,所以不必像捕蜻蜓、蝴蝶那样迅速。也可以用捕虫网轻轻扣在诱器上,一手提起网,另一手触动诱器,让果蝇自动地飞向网子的上端,而后放入毒瓶内毒死;或放入有麻醉剂的容器中待其麻醉或死亡后选择所需要的种类;还可以用透明的塑料薄膜袋子扣在诱器上,使果蝇飞向袋的顶端,而后用吸虫管在其中选择虫种。
采集时间在夏天以清晨和黄昏时为宜。秋天可以迟些,因为这时果蝇活动较迟缓。
科研成果
1947年2月20日,果蝇搭乘V-2火箭登上了临界太空,然后返回并存活下来。成为第一批被送上太空的动物。
2023年,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和英国剑桥大学领导的国际团队首次描绘了果蝇幼虫大脑中的每一个神经连接。
2023年3月,一个国际科研团队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说,他们绘制出了果蝇幼虫脑部的完整连接组,即包含所有神经元及其连接状况的线路图。这是第一份完整的昆虫“脑图谱”,将成为神经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并可能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参考。
2023年6月,美国贝勒医学院、斯坦福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首个果蝇细胞衰老图谱(AFCA),详细描述了果蝇中163种不同细胞类型的衰老过程。
2024年10月消息,一国际研究团队近日在知名科学期刊《自然》上发表一组共9篇论文,介绍他们绘制出的成年果蝇完整“脑图谱”,即包含脑部所有神经元及其连接状况的线路图。研究人员称这是迄今所有生物中最完整的“脑图谱”,堪称神经生物学研究的一个里程碑。
2024年11月16日,天舟八号运载一群果蝇“入住”中国空间站,承担实验任务。
参考资料
果蝇的雌雄鉴别技巧.2016-01-05.中国实验动物信息网.2016-01-05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16 11:31
目录
概述
物种学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