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区,山东省枣庄市辖区,位于
山东省南部、
枣庄市中部偏东,地处鲁中南山地丘陵南沿,属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总面积375.27平方千米。截至2024年2月,市中区辖6个街道、5个镇。截至2023年末,市中区常住人口60.61万人。
历史沿革
早在新石器时代,市中区境内就有人类聚居。
唐、宋时期,形成村落。
元、明以后,随着煤炭工业的发展,逐步形成集市。
民国十七年(1928年),建枣庄镇,直属峄县。
1958年11月,峄县治所由峄城迁至枣庄。
1960年1月,撤销峄县建制,建立县级枣庄市。
1961年6月,建立县级枣庄镇,直属枣庄市;同年10月,枣庄市升格为省辖市,辖齐村、峄城等4区。
1976年7月,建立枣庄市市中区。
1983年11月,区划调整,市中区辖区又增加了原属齐村区的9处人民公社和1处社改乡。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76年7月,市中区辖2处人民公社和3处街道;同年12月,合并为1处人民公社和1处街道。
1981年12月,1处街道分设为5处街道。
1984年4月,人民公社全部改设为乡镇,市中区辖市郊、渴口、黄庄、永安、孟庄、郭里集、安城、西王庄、周村、齐村、税郭11处乡镇和中心街、文化路、龙山路、各塔埠、矿区5处街道。
2001年3月,乡镇规模调整,撤销周村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孟庄镇;撤销安城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税郭镇;撤销郭里集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西王庄乡;撤销渴口镇,将其行政区域并入齐村镇;撤销黄庄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永安乡;撤销市郊乡,以原市郊乡的行政区域设立光明路街道;
2014年12月,西王庄、永安撤乡设镇。至此,市中区辖孟庄、税郭、齐村、西王庄、永安5个镇,光明路、中心街、文化路、龙山路、垎塔埠、矿区6个街道。
区划详情
截至2024年2月,市中区辖6个街道、5个镇:
中心街街道、
各塔埠街道、
矿区街道、
文化路街道、
龙山路街道、
光明路街道、
税郭镇、
孟庄镇、
齐村镇、
永安镇、
西王庄镇。区人民政府驻龙山路街道。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市中区位于
山东省南部、
枣庄市中部偏东,介于北纬34°46′16″—34°57′59″、东经117°27′34″—117°45′18″之间。北靠山亭区,东连兰陵县,西与薛城区接壤,南同峄城区毗邻。全区总面积375.27平方千米,南北纵距21.7千米,东西横距27.1千米。
地形地貌
市中区地处鲁中南山地丘陵南沿,境北、东、南部低山起伏,地势较高,中、西部地势平缓。全区地形如簸箕西向张口。随煤矿经年深入采煤,城区地表下沉,演为陶枣盆地之盆底。全区最高点是孟庄镇大王山,海拔405.2米;最低点是西王庄乡洪村,海拔50.1米。石灰石低山丘陵区面积176.8平方千米,占全区总面积的47.1%;山麓平原面积198.5平方千米,占区境总面积的52.9%。
气候
市中区属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在一定程度上受海洋的影响。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降水较多,四季分明;同时也存有一定的灾害性天气。年平均气温在13.9℃左右,1月平均气温在-1℃以下,其他各月平均气温都在0℃以上,其中7月气温高达27℃。太阳辐射总量年均120千卡/平方厘米,光照时间年均2400小时,日照百分率为54%。季风性气候明显,夏季受海洋季风控制,多东到东南风,冬季受大陆季风控制,多北到西北风。年平均降水860毫升,65%的降水集中在7月初至9月初,冬季降水甚微,春、秋季降水各占降水总量的15%。
水文
市中区河流属淮河流域、湖东京杭大运河水系,有河道18条,多为季节性河流。主要河流郭里集河、齐村沙河、西王庄河,发源于北部山丘地带,向南注入峄城大沙河,流域都在100平方千米以上。
土壤
市中区土壤有3个土类,5个亚类,10个土属,27个土种。褐土是主要土壤类型,面积20334.5公顷,占农林牧可利用面积的72.4%。棕壤土面积7555.9公顷,占农林牧可利用面积的27%。潮土又称河潮土,是发育在河流冲击物上的零星地块,面积184.3公顷。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截至2020年末,市中区已发现的矿产有14种,其中探明储量的矿产8种,分别为:煤、铁、铜矿、铝土矿、耐火粘土、水泥用灰岩、建筑石料用灰岩、水泥配料用粘土。在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中,能源矿产1种,为煤炭,查明资源量9984.1万吨;金属矿产3种,其中铁矿查明资源量7502.9万吨,铜矿查明资源量157吨,铝土矿查明资源量146.6万吨;非金属矿产4种,其中耐火粘土查明资源量905.1万吨,水泥用灰岩查明资源量4.62亿吨,水泥配料用粘土查明资源量55万吨,建筑石料用灰岩查明资源量5547.2万吨。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地18处,其中能源矿产3处,金属矿产5处,非金属矿产10处。
植物资源
市中区内农作物类植物有13科32种,瓜菜类植物10余科50余种,林果类植物42科104种,水生经济植物20余科50余种,观赏植物50余科260余种,其他栽培利用及野生经济植物80余科300余种。古老树种至2005年,有古树名木26株,其中银杏11株,税郭镇玉皇庙银杏,树龄1200余年,为国家一级古树;国槐3株,光明路街道雷村古槐,树龄1000年以上,为国家一级古树;松柏1株,位于清真寺内,树龄600余年,为国家一级古树。另有,板栗15株,皂荚1株等。珍贵、稀有树种适于山区造林的有23种,有槲、八角枫、流苏、黄檀、鹅耳枥、斛栎等;经济用材的有漆树、榔榆、黄连木、枳具等4种;适于庭院绿化的有雪柳、复叶槭、紫藤、女贞、紫荆、紫丁香、木香花、海仙花、灯台树、金雀花、金钟花、火棘、探春等13种。乡土树种主要有侧柏、槐、楸、毛白杨、刺槐、苦楝、臭椿、白榆等树种。药用植物区内有118科471种,主要收购品种有金银花、酸枣仁、柏子仁、远志、丹参、地丁、天南星、百合、黄精、玉竹、地榆、茵陈、石苇、蒺藜、白薇、柴胡、徐长卿、杏仁、桃仁、槐米、白头翁等。
动物资源
市中区境内有野生动物11纲28目64科125种。国家重点保护的动物有貂、鹿、白鹭、鸿雁、白额雁、游隼、红隼、山斑鸠、大杜鹃、中杜鹃、小鸮、长耳鸮、红角鸮、褐鹰鸮、鹏鸮、红角鸮16种。省级重点保护的动物有钳蝎、地鳖、大蟾蜍、北方狭口蛙、青蛙、金钱蛙、林蛙、北方草蜥、翠青蛇、草游蛇、黑眉锦蛇、鸬鹚、苍鹭、大白鹭等48种。
水资源
市中区水资源总量13158万立方米(1956—2016系列),其中地表水为9555万立方米,地下水7225万立方米,重复计算量3622万立方米。
人口
数量
截至2023年末,市中区常住人口60.6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7.33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78.09%,比上年末提高0.08个百分点。
民族
截至2023年末,市中区有35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1万余人,是典型的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
政治
经济
综述
2023年,市中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31.17亿元,同比增长6.5%;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例为3.8:32.4:63.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9.4亿元,同比增长6.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5.2亿元,同比下降0.5%;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2%;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52元,同比增长6.6%。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343元,同比增长6.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484元,同比增长7.4%。
第一产业
2023年,市中区第一产业增加值12.63亿元,同比增长4.5%,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8%;农林牧渔业产值25.3亿元,同比增长5.2%。粮食总产量达8.0万吨,增长2.2%,粮食播种面积21.5万亩,增长0.3%,粮食单产373.5千克/亩,增长1.9%。猪牛羊禽肉产量1.9万吨,增长8.5%。禽蛋产量1.2万吨,增长1.2%。水产品产量0.4万吨,增长4.5%。蔬菜及食用菌产量达到17.4万吨,增长2.0%。园林水果产量2.1万吨,增长0.9%。
第二产业
2023年,市中区第二产业增加值107.30亿元,同比增长4.7%,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2.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0%。其中,轻工业增长16.1%,重工业增长10.0%。29个行业大类中有21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行业增长面为72.4%。重点行业中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纺织服装服饰业、非金属矿采选业、煤炭开采洗选业分别增长53.2%、15.9%、51.6%、54.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下降2.2%,利润总额下降18.8%。主要工业产品中,纱、金属成形机床、服装、水泥等产品产量分别增长463.5%、32.8%、5.1%、1.6%。
2023年,市中区建筑业总产值114亿元,同比增长6.9%;新增建筑业企业21家,其中一级资质企业1家,在库建筑业企业92家;新增绿色建筑45.7万平方米,太阳能建筑光热一体化47.5万平方米。
第三产业
2023年,市中区第三产业增加值211.24亿元,同比增长7.4%,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3.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6.4亿元,同比增长24.9%,其中限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61.7亿元,同比增长26.1%。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37.6亿元,增长11.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5.2亿元,增长11.9%。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额3.6亿元,增长56.8%;商品零售额62.5亿元,增长23.5%。规上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营业收入增长1392%;装卸搬运和仓储业营业收入增长11.8%;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8.3%;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33.5%;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43.1%;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7.8%;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40.7%;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增长72.3%。
2023年,市中区接待国内游客2027.3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23.6亿元。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548.2亿元,同比增长11.38%,比年初增加56.0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700.9亿元,增长11.2%,增加70.6亿元。开展普惠金融重点领域贷款投放“百日攻坚”行动,普惠金融重点领域贷款(不含贴现)较年初增长12.6亿元,增速17.7%。实现保费收入46.0亿元,比上年增长5.9%。其中,财险保费收入12.9亿元,增长17.7%;人身险保费收入33.1亿元,增长1.9%。保险业赔款与给付支出12.4亿元,增长10.0%。其中,财险赔款与给付9.3亿元,增长34.7%;人身险赔款与给付3.1亿元,下降0.1%。A股上市公司累计2家,上市挂牌企业累计发行股票融资9.1亿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23年,市中区新建、改扩建中小学2所,新增学位3145个。开展集团化办学8个,覆盖19所学校;组建教育联盟26个,覆盖成员学校52所;开展结对帮扶6个,覆盖6个被帮扶学校。运营校车20辆线路12条,服务学生928名;提升10个乡村学校食堂供餐条件,推动6所食堂达到规范化水平。建设提升2所普惠性幼儿园已投入使用,增加普惠性学位600个,全区学前普惠率达到87.3%。
科学技术
2023年,市中区构建三级体育服务体系,11个镇街成立“1+2+N”体育联合工作室,12所学校体育场地面向社会开放;累计举办体育赛事197项次,运动员代表市获得省级比赛2金4银4铜,国家级4金4银;“枣庄市首届体育惠民消费季”在市中区举行,带动消费500万元左右;5家体育企业获得“省体育消费券”合作单位资格,体彩整体销量达1.71亿元。
文化事业
2023年,市中区共有县城和乡镇影院5家,票房1837.1万元;艺术表演团体28个,公共图书馆1个(国家二级馆),群众文化馆1个(国家一级馆),文化站11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4个,组织开展“周六剧场”“戏曲六进”文化惠民演出350余场次,区、镇(街)、村(居)三级广场舞培训181场次,覆盖率达到100%,参与群众达4000余人次;组织开展镇街“礼赞二十大舞动新时代”广场舞比赛11场次,参与人数2000余人次。
医疗卫生
截至2023年末,市中区共有卫生机构数为374个,三级医院4家,二级医院9家,一级医院17家;护理院4家,镇卫生院8家,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个、妇幼卫生机构1个,村卫生室11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家,服务站17家,门诊部10家;卫生技术人员为3774人,其中执业医师1056人、执业助理医师261人、注册护士1669人;卫生机构床位数2545张,其中医院床位数2016张、妇幼卫生机构138张、乡镇卫生院391张。
社会保障
2023年,市中区城镇新增就业7056人,其中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1705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698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6472人,举办“枣庄—高校人才直通车”等招聘活动12场,招聘青年见习200人。
2023年,市中区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工伤、失业参保人数分别达到9.7万人、7.6万人、5.7万人和5.4万人。新增参保企业276户,新增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0.7万人。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16.7万人和34.9万人。各项社保基金收入15.7(社保)亿元。提高退休人员养老金,人均同比增长2.7%;提高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每人每月达到168元,惠及5.3万人;上调失业保险金标准至最低工资标准的90%。年底共保障城乡低保对象7121人、特困人员879人。运营爱心食堂15处,新增养老护理型床位100张,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65.5%。
交通运输
2023年,市中区交通基础设施投资56360万元,争取上级资金8740万元。公路通车里程达到765.5千米,高速公路里程24.6千米。普通国省道总里程96千米,一级公路占比8.9%。农村公路总里程645.0千米。济枣高铁开工建设,调整优化公交线路4条,增加运营里程近12万千米。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市中区,因地处枣庄市中部偏东,是枣庄原市委、市政府驻地,延续至今而得名。
方言
枣庄方言隶属于北方方言之中原官话,山东方言之西鲁片。其自身体现了与西鲁片其他下位方言很多的共性,但是同时也彰显着自身的个性特点。比如单音节词较多,土语词、俗语词大量存在与使用,古语词大量保留等。如果把枣庄方言和普通话相比,枣庄方言有自己的语法特征。枣庄方言词法特征似乎比句法特征更明显、更丰富。从构词法上看,枣庄方言中名词、动词等词类词缀特别丰富多样。词缀不仅有前缀、后缀,还有中缀,不仅有和普通话类似的,也有独具特色的,不仅可以构成褒义词,而且可以构成贬义词;使用频率高,其中不乏有特色的词缀。如此丰富多样、构词能力强、特色鲜明的词缀的确是枣庄方言构词上的一个显著特征。枣庄方言中复合词的构成方式和普通话一致,但是使用频率高、特别丰富的词缀使得枣庄方言的附加式构词能力比普通话强。它不仅构成大量的名词,还可以构成众多的动词、形容词。
文物古迹
截至2023年末,市中区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
中兴煤矿公司旧址,位于山东省济枣庄市市中区解放北路1599号。整体划分为2个结构区:矿业遗迹保护区及居民点保留区。设置以下功能分区:矿业遗迹景观游览区、特色景观旅游区、科普教育区、游客服务区、居民点保留区。主要景观有:矿业遗迹办公楼、东配楼、西配楼、老衙门、白骨塔、电光楼、枣兴堂、中兴公司第三大井(东大井)、克礼柯住所、苏鲁豫皖联络站、中兴街、中兴湖、湿地、休闲广场、文化长廊、矿山博物馆等。2019年10月,中兴煤矿公司旧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非遗文化
截至2023年末,市中区共有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6项,申报市级非遗工坊8家,新增15家区级非遗工坊,2名传承人成功入选省第六批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新增区级非遗项目33项,新增区级非遗传承人30人。
风景名胜
龟山风景区
龟山风景区,位于枣庄市区东北16千米,海拔331米,因其酷似伏行子母龟而得名。龟山是一座集历史文化、自然景观、地质考察于一身的鲁南名山,于2004年被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命名为“省级地质公园”,2006年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009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甘泉寺景区
甘泉寺景区,位于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北郊,因寺中甘泉而得名,为鲁南名寺之一。寺院占地180亩,现有佛教教职人员8人,沙弥僧4人,皈依居士25669人,建设面积12000平方米。现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阁、般若楼、万佛阁、五百罗汉堂、观音百米长廊等殿堂。
谭家河湿地公园
谭家河湿地公园,位于国道206与省道枣台线之间,毗邻西王庄镇驻地,东花沟村至黄楼村之间。公园起始点位于枣台路,终点横一路,全长1742米,占地10.5公顷,公园集生态、休闲、观光于一体的开放式、公益性大型城郊生态湿地公园。
荣誉称号
2020年6月30日,市中区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1年9月8日,市中区入选“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
2023年9月29日,市中区入选“第六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4年1月3日,市中区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名单。
2024年1月16日,市中区入选“第十一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