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林
明代于若瀛诗作
《枫林》是明代于若瀛所作的一首诗。
作品全文
禁城玉树渐秋深,枫色凄凄满上林。万片作霞延日丽,几株含雾苦霜吟。
斜连双阙辉青琐,倒影平津映碧浔。岐叶著飙声瑟瑟,殷红过雨色沈沈。
杂黄间绿缘成锦,委砌飘檐埒作金。向夕转深娇落照,因风散响怖栖禽。
城头迥接青岑远,殿角寒生绣幄阴。几度朝昏劳怅望,徘徊故苑倍萧森。
注释
枫林
枫树林。枫叶至秋而变红,甚美。诗文中常以枫来表现秋色。唐杜甫《寄柏学士林居》诗:“赤叶枫林百舌鸣,黄花野岸天鸡舞。”元周文质《叨叨令·四景》曲:“夏乘舟,柳岸莲塘上醉。秋登高,菊径枫林下醉。”郁达夫《杭江小历纪程·金华北山》:“到华溪桥,就已经入了山口,右手一峰,于竹叶枫林之内,时露着白墙黑瓦。”
禁城
宫城。南朝宋颜延之《拜陵庙作》诗:“夙御严清制,朝驾守禁城。”唐陈羽《长安卧病秋夜言怀》诗:“九重门锁禁城秋,月过南宫渐映楼。”五代牛希济《谒金门》词:“梦断禁城钟鼓,泪滴枕檀无数。”清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奄宦上》:“使人主之天下不过此禁城数里之内者,皆奄宦为之也。”老舍《骆驼祥子》九:“御河的水久已冻好,静静的,灰亮的,坦平的,坚固的,托着那禁城的城墙。”
玉树
(1).神话传说中的仙树。唐李白《怀仙歌》:“仙人浩歌望我来,应攀玉树长相待。”金元好问《幽兰》诗:“钧天帝居清且夷,瑶林玉树生光辉。”
(2).用珍宝制作的树。《汉武故事》:“上( 汉武帝 )于是于宫外起神明殿九间……前庭植玉树。植玉树之法,葺珊瑚为枝,以碧玉为叶,花子或青或赤,悉以珠玉为之。”北周庾信《谢滕王集序启》:“甘泉宫里,玉树一丛,玄武阙前,明珠六寸。”宋欧阳修《汉宫》诗:“玉树人间老,珊瑚海底生。”宁调元《偶成》诗:“铜驼寂寂迷衰草,玉树依依恋夕阳。”
(3).槐树的别称。《三辅黄图·汉宫》:“甘泉谷北岸有槐树,今谓玉树。”唐刘餗《隋唐嘉话》卷下:“云阳县界多汉离宫故地,有树似槐而叶细,土人谓之玉树。”
(4).美丽的树。唐宋之问《折杨柳》诗:“玉树朝日映,罗帐春风吹。”元萨都剌《望金陵》诗:“春风玉树留歌韵,暮日青山立画屏。”清刘献廷《斐园松》诗:“白玉堂前绿玉树,横空百尺寒飕飗。”
秋深
深秋。指晚秋时节。南朝陈陈叔齐《籁纪》:“捣衣者,秋深治衣之声也。”唐刘长卿《九日登李明府北楼》诗:“霜降鸿声切,秋深客思迷。”唐李绅《重别西湖》诗:“雪欺春早摧芳萼,隼励秋深拂翠翘。”
凄凄
(1).悲伤貌;凄凉貌。《关尹子·三极》:“人之善琴者,有悲心则声凄凄然。”南朝宋谢灵运《道路忆山中》诗:“凄凄《明月》吹,恻恻《广陵散》。”唐欧阳詹《怀忠赋》:“思凄凄而填臆,泪淫淫以盈目。”明 陈汝元《金莲记·同梦》:“休文腰瘦,问飞鸿何方逗留?料空林秋叶凄凄,恨池塘青草悠悠。”清顾炎武《岁暮》诗:“良友日零落,凄凄独无伴。”
(2).饥病貌。《后汉书·申屠嘉传赞》:“凄凄硕人,陵阿穷退。”李贤注:“凄凄,饥病貌也。”
不遑宁处貌。《三国志·魏志·文帝纪》:“昔仲尼资大圣之才……凄凄焉,遑遑焉,欲屈己以存道,贬身以救世。”
(3).悲伤貌。南朝梁范缜《拟〈招隐士〉》:“岁晏兮忧未开,草虫鸣兮凄凄。”唐长孙佐辅《关山月》诗:“凄凄还切切,戍客多离别。”清吴甡《湘妃竹》诗:“遗恨满江湄,凄凄忆别离。”
(4).水下滴貌;水流貌。《楚辞·九章·悲回风》:“涕泣交而凄凄兮,思不眠以至曙。”王逸注:“凄凄,流貌。”唐拾得《诗》之五二:“松拂磐陀石,甘泉涌凄凄。”明陈汝元《金莲记·廷谳》:“说起痛伤悲,这一派忠冤谁洗,恨天阍釜隔泪凄凄。”
上林
(1).古宫苑名。秦旧苑,汉初荒废,至汉武帝时重新扩建。故址在今西安市西及周至、户县界。《三辅黄图·苑囿》:“汉上林苑,即秦之旧苑也。《汉书》云:‘武帝建元三年,开上林苑,东南至蓝田宜春、鼎湖、御宿、昆吾,旁南山而西,至长杨、五柞,北绕黄山,濒渭水而东,周袤三百果。’离宫七十所,皆容千乘万骑。”
(2).古宫苑名。东汉光武帝时建造。故址在今河南洛阳市东,汉魏洛阳故城西。东汉永平十五年冬,车骑校猎上林苑,即此。
(3).古宫苑名。南朝宋大明三年建造。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玄武湖北。见《宋书·孝武帝纪》。
(4).泛指帝王的园囿。宋岳飞《从驾游内苑应制》诗:“勒报游西内,春光霭上林。”清孔尚任《桃花扇·归山》:“何处家山,回首上林春老,秣陵城烟雨萧条。”
(5).指司马相如的《上林赋》。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诠赋》:“相如《上林》,繁类以成艳。”唐李白《大猎赋》:“《上林》云:左苍梧,右西极。”
双阙
(1).古代宫殿、祠庙、陵墓前两边高台上的楼观。《古诗十九首·青青陵上柏》:“两宫遥相望,双阙百馀尺。”唐吴融《送僧归破山寺》诗:“别来双阙老,归去片云闲。”明王宠《入消夏湾》诗:“千山玩回转,双阙开嶙峋。”
(2).借指宫门。唐广宣《驾幸天长寺应制》诗:“宸游双阙外,僧引百花间。”宋曾巩《襄州到任表》:“比亦再过于双阙,未尝一对于清光。”
(3).借指京都。三国魏曹植《赠徐干》诗:“聊且夜行游,游彼双阙间。”唐杜甫《承间河北诸道节度入朝欢喜口号绝句》之十:“意气即归双阙舞,雄豪复遣五陵知。”仇兆鳌注:“双阙,谓都中。”明戴缙《楚江旅怀》诗:“客梦悬双阙,乡心逐五羊。”
青琐
(1).装饰皇宫门窗的青色连环花纹。《汉书·元后传》:“曲阳侯根骄奢僭上,赤墀青琐。”颜师古注:“孟康曰:‘以青画户边镂中,天子之制也。’……孟说是。青琐者,刻为连环文,而青涂之也。”后华贵的宅第、寺院等门窗亦用此种装饰。《后汉书·梁冀传》:“冀乃大起第宅……窗牖皆有绮疏青琐。”北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永宁寺》:“僧房楼观一千馀间,雕梁粉壁,青璅绮疏。”五代张昭《观德舞》诗:“氤氲龙麝交青琐,彷佛锡銮下蕊珠。”
(2).借指宫廷。《晋书·夏侯湛传》:“出草苗,起林薮,御青琐,入金墉者,无日不有。”唐陈子昂《为陈舍人让官表》:“臣闻紫机务重,青锁任隆。”元郑光祖《王粲登楼》第一折:“则为我五行差,没乱的难迭办,几能勾青琐点朝班。”清姚鼐《郑前村以辰州守被议授员外郎》诗:“青琐几人怜故侣,白头相遇数衔杯。”
(3).泛指豪华富丽的房屋建筑。南朝梁沈约 《八咏诗·登台望秋月》:“散朱庭之奕奕,入青琐而玲珑。”唐杨炯《后周青州刺史齐贞公宇文公神道碑》:“黄扉蔼蔼,青琐沉沉,有若张公之万户千门。”元李致远《新水令·离别》曲:“青琐畔,绣帏前,少个婵娟,酬不了少年愿。”
(4).刻镂成格的窗户。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惑溺》:“韩寿美姿容,贾充辟以为掾。充每聚会,贾女于青璅中看,见寿,说之。”喻指篱笆。唐元稹《红芍药》诗:“芍药绽红绡,巴篱织青琐。”南唐张泌《芍药》诗:“休将薜荔为青琐,好与玫瑰作近邻。”
倒影
(1).指天上最高处,日月之光反由下上照,而于其处下视日月,其影皆倒,故称天上最高的地方为“倒影”。《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贯列缺之倒景兮,涉丰隆之滂沛。”裴骃集解:“列缺,天闪也。倒景,日在下。”《文选·扬雄〈甘泉赋〉》:“历倒景而绝飞梁兮,浮蠛蠓而撇天。”李善注引张揖曰:“《陵阳子明经》曰:‘倒景气去地四千里,其景皆倒。’”晋葛洪《抱朴子·明本》:“出携松羡于倒景之表,入宴常阳于瑶房之中。”宋苏轼《潮州修韩文公庙记》:“灭没倒影不可望,作书诋佛讥君王。”
(2).夕阳返照。《宋书·谢灵运传》:“风生浪于兰渚,日倒景于椒涂。”宋苏轼《登州孙氏万松堂》:“浮空两竹横南阁,倒景扶桑射北窗。”
(3).泛指日光。明刘基《通天台赋》:“云雾起于太空兮,激倒景而成虹。”
(4).物体倒映于水中。《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或倒景于重溟,或匿峰于千岭。”李善注:“山临水而影倒,故曰倒景也。”《花月痕》第六回:“那秋华堂、汾神庙楼阁参差,倒影波中,澄澈空明,真令人胸襟漱涤,不著一尘。”鲁迅《野草·好的故事》:“我仿佛记得曾坐小船经过山阴道,两岸边的乌桕、新禾、野花、鸡、狗……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
(5).水中倒立的影子。南朝宋谢灵运《从游京口北固应诏》:“张组眺倒景,列筵瞩归潮。”宋柳永《早梅芳》词:“芰荷浦溆,杨柳汀洲,映虹桥倒影。”清黄鷟来《秋日雨晴过张星文草草堂》诗:“拂石坐深苔,开窗临倒景。”叶圣陶《晓行》:“岸滩的草和傍岸的树映入池中,倒影比本身绿得更鲜嫩,更可爱。”
平津
(1).坦途;大道。晋陶潜《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诗:“平津苟不由,栖迟讵为拙?寄意一言外,兹契谁能别!” 唐昙翼《招隐》诗:“连峰数千里,修林带平津。”
(2).古地名。汉时为平津邑,武帝封丞相公孙弘为平津侯,即此。后多用为典,亦以泛指丞相等高级官僚。前蜀贯休《酬韦相公见寄》诗:“空讽平津好珠玉,不知更得及门么?”宋欧阳修《寄题相州荣归堂》诗:“不须授简樽前客,好学平津自有文。”清吴伟业《东莱行》诗:“侍中叩阁数彊谏,上书对仗弹平津。”
(3).旧时北平(今北京、天津)的并称。茅盾《欢迎古物》:“平津尚未陷落,而古物已经装箱待运。”
碧浔
绿水边。唐杨师道《咏饮马应诏》:“躞蹀依春涧,联翩度碧浔。”唐元稹《桐花》诗:“丹凤巢阿阁,文鱼游碧浔。”
瑟瑟
(1).碧色宝石。《周书·异域传下·波斯》:“﹝波斯国﹞又出白象、师子……马瑙、水晶、瑟瑟。”《新唐书·高仙芝传》:“仙芝为人贪,破石,获瑟瑟十馀斛。”《元史·仁宗纪一》:“帝曰:所宝惟贤,瑟瑟何用焉。”明沈德符《野获编·外国·乌思藏》:“其官章饰,最尚瑟瑟;瑟瑟者,绿珠也。”
(2).指碧绿色。 唐白居易《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前蜀韦庄《乞彩笺歌》:“留得溪头瑟瑟波,泼成纸上猩猩色。”宋陆游《携一尊寻春湖上》诗:“花梢已点猩猩血,水面初生瑟瑟纹。”
(3).象声词。汉刘桢《赠从弟》诗之二:“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宋书·乐志三》:“风瑟瑟,木搜搜,思念公子徒以忧。”宋朱弁《曲洧旧闻》卷五:“﹝倒黏子花﹞中有细核,并嚼之瑟瑟有声。”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夜叉国》:“母子方徊徨间,忽见布帆南动,其声瑟瑟。”鲁迅《彷徨·祝福》:“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
(4).寒凉貌。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沔水上》:“气萧萧以瑟瑟,风飕飕而飗飗。”唐雍陶《和河南白尹西池北新葺水斋招赏十二韵》:“坐中寒瑟瑟,床下细冷冷。”清龚自珍《虞美人》词:“春寒瑟瑟晚来添,玉钏微闻,应是换吴棉。”
殷红
深红,红中带黑。唐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歌》:“内府殷红玛瑙盘,婕妤传诏才人索。”唐元稹《莺莺诗》:“殷红浅碧旧衣裳,取次梳头闇澹妆。” 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酱赤的脸受着太阳光,又加上酒力,个个难看不过,像会有殷红的血从皮肤里迸出来似的。”
沈沈
1.盛貌;茂盛貌。《淮南子·俶真训》:“不以曲故,是非相尤。茫茫沉沉,是谓大治。”高诱注:“茫茫沉沉,盛貌。”《文选·谢朓〈始出尚书省〉诗》:“衰柳尚沉沉,凝露方泥泥。”李善注:“沉沉,茂盛之貌也。”唐李咸用 《题王处士山居》诗:“云木沉沉夏亦寒,此中幽隐几经年。”宋范成大 《桔园》诗:“沉沉剪彩山,垂垂万星毬。”
2.水深貌;雨大貌。《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沉沉隐隐,砰磅訇磕。”李善注:“沉沉,深貌也。”南朝宋鲍照《观漏赋》:“波沉沉而东注,日滔滔而西属。”唐何希尧《柳枝词》:“大堤杨柳雨沉沉,万缕千条惹恨深。”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二二五:“银烛秋堂独听心,隔帘谁报雨沉沉。”
3.形容深沉。南朝宋鲍照《代夜坐吟》:“冬夜沉沉夜坐吟,含声未发已知心。”唐罗隐 《秋夜寄进士顾荣》诗:“秋河耿耿夜沉沉,往事三更尽到心。”宋司马光《又即事上呈》诗之二:“近来方得醉中趣,熟寐沉沉是醉乡。”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二:“余甫饮一勺……血气全消,未半盂,沉沉睡去。”苏曼殊《东居杂诗》之六:“碧栏干外夜沉沉,斜倚云屏烛影深。”
4.形容心事沉重。唐王建《将归故山留别杜侍御》诗:“沉沉百忧中,一日如一生。”清邢昉《九江城南楼晚眺》诗:“履运适如此,忧端苦沉沉。”清龚自珍《夜坐》:“沉沉心事北南东,一睨人材海内空。”冰心《寄小读者》三:“我心沉沉如死,倒觉得廓然。”
向夕
傍晚;薄暮。 晋陶潜《岁暮和张常侍》诗:“向夕长风起,寒云没西山。”唐刘长卿《宿怀仁县南湖寄东海荀处士》诗:“向夕敛微雨,晴开湖上天。”宋晏殊《殢人娇》词:“一叶秋高,向夕红兰露坠。”明雷士俊《春日咏怀》诗之二:“孤鸟蹲寒树,向夕鸣不已。”
落照
夕阳的馀晖。南朝梁简文帝《和徐录事见内人作卧具》:“密房寒日晚,落照度窗边。” 唐姚合《霁后登楼》诗:“为有登临兴,独吟落照中。”清周亮工《杭州城上有怀》诗:“五更梦断寒云外,千里书来落照边。” 郁达夫《重游犬山城》诗:“白帝城头落照鲜,清游难忘四年前。”
风散
(1).谓如风消散。《后汉书·刘陶传》:“今三郡之民皆以奔亡,南出武关,北徙壶谷,冰解风散,唯恐在后。”
(2).风教散播。《晋书·文苑传·李充》:“泽洽而濡,化流风散,比屋同尘而人罔僭乱。”
风吹散。唐储光羲《临江亭五咏》之二:“潮生建业水,风散广陵烟。”唐韦应物《陪王卿郎中游南池》诗:“露浥荷花气,风散柳园秋。”
城头
城墙上。唐王昌龄《出塞》诗之二:“城头铁鼓声犹振,匣里金刀血未乾。”元萨都剌《高邮城晓望》诗:“城上高楼城下湖,城头画角晓呜呜。”鲁迅《无题》诗:“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
青岑
青翠的高峰。指青山。汉张衡《思玄赋》:“噏青岑之玉醴兮,餐沆瀣以为粮。”唐杜甫《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水乡霾白屋,风岸叠青岑。”阿英《袁中郎做官》:“唯有一段没证见的是非,无形影的风波,青岑可浪,碧海可尘,往往令人趋避不及。”
寒生
贫苦的读书人。宋文莹《湘山野录》卷下:“某江南一寒生,遭际真主。适主上以巨觥敌饮,仅至无算,抵掌语笑,如僚友之无间。”宋陆游《与本路郡守启》:“某潦倒寒生,沉迷薄宦。”清李渔《闲情偶寄·声容·选姿》:“予一介寒生,终身落魄。”
朝昏
(1).早晚。南朝宋谢灵运《入彭蠡湖口》诗:“千念集日夜,万感盈朝昏。”唐刘长卿《至饶州寻陶十七不在寄赠》诗:“离心与流水,万里共朝昏。”元汤式《一枝花·嘲素梅》套曲:“冷淡偎村径,朝昏傍驿亭。”叶圣陶《穷愁》:“为人子者,即言甘旨。朝昏餐食,当谋无饥。”
(2).借指日子,生活。《宋书·王僧达传》:“又妻子为居,更无馀累、婢仆十馀,粗有田入,岁时是课,足继朝昏。”宋王禹称《甘菊冷淘》诗:“况吾草泽士,藜藿供朝昏。”《天雨花》第十回:“姊夫又得虚痨证,家贫难以度朝昏。”
怅望
惆怅地看望或想望。南朝齐谢朓《新亭渚别范零陵》诗:“停骖我怅望,辍棹子夷犹。”唐杜甫《咏怀古迹》之二:“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元萨都剌《满江红·金陵怀古》词:“六代繁华,春去也,更无消息。空怅望,山川形胜,已非畴昔。”《西游记》第五十回:“却说唐僧坐在圈子里,等待多时,不见行者回来,欠身怅望道:‘这猴子往那里化斋去了?’”郭沫若《北伐途次》二九:“在那高坡上立着怅望的时候,有一群日本的新闻记者也走了来,其中有几个是我在汉口认识的。”
萧森
(1).草木茂密貌。北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平等寺》:“堂宇宏美,林木萧森。”宋司马光《又和董氏东园桧屏石床》:“密叶萧森翠幕纡,暂来犹恨不长居。”明何景明《怀化驿芭蕉》诗:“孟夏日初赫,萧森蔽炎光。”郭沫若《星空·孤竹君之二子》:“地上是百花灿烂的郊原,眼前是原始的林木萧森。”
(2).草木凋零衰败貌。唐张九龄《郡舍南有园畦杂树聊以永日》诗:“江城何寂历,秋树亦萧森。”宋陆游《秋思绝句》:“一片云深更作阴,东轩草树共萧森。”明何景明《九日黔国后园》诗之二:“天空远水明秋岸,梧叶萧森枫树残。”鲁迅《无题》诗:“风波一浩荡,花树已萧森。”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19 11:26
目录
概述
作品全文
注释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