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肤小蠹
鞘翅目小蠹虫科动物
柏肤小蠹,别名柏树小蠹、柏木合场肤小蠹,属昆虫纲鞘翅目,小蠹虫科。成虫体长2~3mm,赤褐色或黑褐色,体表无光泽。柏肤小蠹主要危害侧柏、桧柏、杉树等,在成虫补充营养期危枝梢,常将枝梢蛀空,易遭风折;繁殖期中危害干、枝,造成枝和树株死亡。可通过释放管氏肿腿蜂防治该虫。
形态特征
柏肤小蠹成虫体长2~3mm,赤褐色或黑褐色,体表无光泽。头部小,藏于前胸下,触角末端的纺锤部呈椭圆形,色暗,触角黄褐色,球棒部呈椭圆形,复眼凹陷较浅。前胸背部有粗点刻,中央有一条隆起线。前翅上有颗粒,靠近翅基部的颗粒比翅端部的大,翅端部斜面弯曲,沟间部各有1纵列颗瘤,靠近翅缝的第1、3沟间部的颗瘤比其它的大,每个鞘翅上有9条纹,雌虫的颗瘤要比雄虫的大,雄虫鞘翅斜面 齿状突起。
生物学特性
河南省1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柏树枝梢内越冬。次年3月下旬至4月中旬陆续出蛰,雌虫取食衰弱的侧柏、桧柏立木和新伐倒木树皮上咬圆形侵入孔,蛀入皮下和木质部表层,雄虫跟踪进入,并共同筑成5~8cm长的不规则交配室交配。雌虫交配后向上蛀纵形母坑道,并沿坑道两侧蛀成卵室,每室产卵1粒。雄虫将母坑道的木屑及排泄物推出蛀入孔外。母坑道长15~45mm,雌虫一生产卵26~104粒。卵历期7天,4月中旬孵化。由卵室向外沿边材韧皮部筑细长而弯曲的幼虫坑道。幼虫坑道长30~40 mm。幼虫发育期为45~50天,5月中、下旬老熟幼虫在坑道末端与幼虫坑道呈垂直方向筑1个深约4 mm的圆筒形蛹室,并在其中化蛹。蛹室外口用半秀明膜状物封住。蛹期10天左右。成虫于6月上旬出现,成虫羽化初期体色稍淡至淡黄褐色。羽化后沿羽化孔上爬行,待翅变硬即飞向健康的柏树冠上部、边缘的枝梢上,蛀侵入孔并向下蛀食,进行补充营养。柏树枝梢常被蛀空,遇大风即折断,严重时,林地上落许多断梢,使柏树受严重损害,成虫于10月中旬后进入越冬状态。
防治措施
1 加强对侧柏、桧柏的栽培管理,减少柏肤小蠹的入侵。
2 人工设置饵木,选择直径在2cm以上的木段进行诱集,及时将诱集木段置入较细的密闭纱网内处理。
3 喷药防治。6月下旬成虫危害时,喷2.5%溴氰菊酯或20%杀灭菊酯1500~6000倍液。
4 保护和释放天敌昆虫管氏肿腿蜂。
参考资料
柏肤小蠹.中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3-02-22 23:01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生物学特性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