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武
汉语词语
柔武,读音为róu wǔ,汉语词语,意思是用怀柔之策收取征战之功。
解释
谓用怀柔之策收取征战之功。
出处
《逸周书·柔武》:“胜国若化,不动金鼓,善战不鬭,故曰柔武。”
作品影响
商和西周时期,敬德保民作为统治阶级的正统思想对军事斗争产生了深刻影响。他们汲取前朝民心离散、国家灭亡的教训,提倡“保惠于庶民”(《尚书・无逸》),主张武力征伐要除暴安良,倡导“徽柔懿恭,怀保小民”(同前)。先秦史籍《逸周书・柔武》记录了周武王尚德弭兵的主张,认为要消除战争,首先要加强对国内的治理,即在国家内部要以“纪纲为序”,外部则应“和均道理”。提出“胜国若化,不动金鼓;善战不斗,故曰柔武”,即要将“柔”之安抚,“武”之征战相互结合,用德行教化和能胜不斗的方法使敌国归服。《逸周书》取文中“柔武”为篇名,当是“柔武”一词的最早出处。春秋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日趋频繁,军事斗争中以仁德服人仍受到统治阶级的推重。孔子肯定以伐交代替征战的做法,赞扬管仲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论语・宪问》)和晏婴“不出樽俎之间,而折冲千里之外”(《晏子春秋・杂上》)的功绩,提出“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礼记・中庸》)的“怀柔”主张。老子则阐发了柔能克刚的思想,主张用“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老子》第四十三章),把“柔”看作是斗狠角力之外解决矛盾冲突的一种重要方式,将“柔”由最初的政治争取引申为防御、避锐、以弱胜强的军事行为。孙武则从“安国保民”的“全胜”观出发,提出“不战而屈人之兵”。这些认识丰富了柔武的内涵,反映了当时社会在战争问题上的思想倾向。其主要内容包括:①以柔武的手段和策略实现不战而胜。柔武的思想核心是以仁为本,“柔”作为手段,在政治上通过争取民心实现避战止战。争取民心首先要怀之以德,在策略上则表现为“以德为本,以义为术,以信为动,以诚为心,以决为计,以节为胜”(《逸周书・柔武》),只有对敌国民众施之以仁,怀之以乐,使“民之望兵,若待父母”(《逸周书・允文》),取得民众的拥护和爱戴,才能“民服如化”,达到“四方无拂,奄有天下”(《逸周书・柔武》)的目的。②柔武的前提是“善战不斗”。柔武强调先德后武,先礼后兵,在政治攻心的同时,以武力威慑为后盾。但是备武又非黩武,武之所用在于“助义,正违,顺天行”(《逸周书・大明武》)。同时,怀之以柔,不等于怯战,而是在能够战胜对方的情况下,以仁义之心和伐交伐谋等方法避免战争,或者通过伐交伐谋等手段,争取有利于己的战争结局。柔武在军事上提出以仁义之师行怀柔之策的重要主张,反映了中国古代崇尚仁义的政治追求和在战争问题上慎战节制的思想,是先秦关于用非武力手段解决对抗的重要命题,对后世有较大影响。
参考资料
柔武.汉典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3-06-21 09:09
目录
概述
解释
出处
作品影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