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庆施(1902年-1965年4月9日),又名柯怪君,安徽歙县人,1920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人物生平
1920年,入上海外国语学社学习。同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2年1月,出席在莫斯科召开的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同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1922年夏,在设于上海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工作。
1923年,被派到安庆,建立安庆、芜湖青年团的组织。
1924年春,到上海,在中共中央秘书处工作。同年冬赴苏联海参崴做华工工作。
1927年8月,任中共安徽省委书记。
1928年秋,任中共上海闸北区委书记。
1929年秋,被派到鄂东南参与组织大冶兵暴取得胜利。
1930年6月,任红八军政治部主任。
1931年夏,在上海任中共中央秘书长。
1933~1935年,先后担任中共河北省委军委书记、组织部长。
1935年5月,任中共中央北方局组织部长。
1937年,到延安,历任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中央统战部副部长等职。
1945年秋,任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财委副主任。
1947年河北石家庄市解放后,任石家庄市市长至1949年4月。
1949年5月,先后担任南京市副市长、市长,中共南京市委书记。
1952年11月,任中共江苏省委第一书记。
1954年10月,任中共上海市委第一书记。11月任中共中央上海局书记。
1956年9月,在中共八大会议上当选为中央委员。
1958年5月,在中共八届五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11月任上海市市长。
1960年9月,任中共中央华东局第一书记。
1965年1月,任国务院副总理。
1965年4月9日下午6时30分,柯庆施同志患重病治疗无效,在成都逝世,享年63岁。
人物事迹
主政上海
1956年4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报告中提出“利用和发展沿海工业”的思想后,柯领导上海市委一班人结合上海具体情况,在同年7月中共上海市第一届代表大会上,制订了“充分利用,合理发展”上海工业的方针,改变“一五”期间(1953~1957)上海长期采取维持、紧缩的方针,扭转上海工业总产值的增长低于全国平均增长速度的局面。1958年,市委提出上海工业产品要向“高级、精密、尖端”方向发展。1963年,主持制订要把上海建设成为中国先进的工业和科学技术基地的方针。
被毛泽东赏识
1958年在南宁会议上,毛泽东措辞严厉地批周恩来、陈云力主的反冒进。他取出柯庆施的《乘风破浪,加速建设社会主义的新上海!》报告当众将周恩来的军:“你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吗?”除了检讨,周恩来别无选择。用与会者李锐的话说,柯庆施成了南宁会议的“头号标兵”,65岁的毛泽东在讲话中屡称年仅56岁的柯庆施为“柯老”。
在毛泽东一度想用柯庆施取周恩来而代之的时候,心细如发的周恩来在给中央书记处的检讨文字中,婉转地提到担任总理职务是否合适的问题。以周恩来的才干和威望,邓小平主持的中央书记处会议明确表示,没有必要改变周恩来的总理职务。这样一来,柯庆施虽然未能取周恩来而代之,但自此明白自己在毛泽东心目中的地位。这位封疆大吏认准了一条:紧跟毛泽东就是“胜利”。
这一条在1959年的庐山会议上再次得到验证。上庐山时,柯庆施所准备的全是关于纠“左”的材料。当毛泽东将彭德怀致他个人的信批转与会者时,柯庆施以特有的政治敏感,把握到领袖的脉搏,星夜派人下山去上海取批“右”的材料。在7月21日的华东组会上,张闻天系统而深刻地分析了大跃进以来的“左”倾错误。柯庆施以主持者的身份,不断责难张的发言。果不其然,23日,毛泽东召开全体大会,对彭德怀等人严厉指责,发出“反右倾”的号令。
因为反对苏共的“现代修正主义”,毛泽东从大跃进的挫折中转向对阶级斗争的密切关注,特别强调的是意识形态领域的阶级斗争。柯庆施的关注热点也随之从经济领域转向思想文化领域。1962年8月,毛泽东在北戴河会议上重提阶级和阶级斗争。柯庆施向毛泽东进言:《海瑞罢官》借古讽今。如果说诬陷《海瑞罢官》是“破旧”的话,那么鼓吹“大写十三年”便是“立新”了。于是,这位“好学生”标新立异,在1963年喊出了“大写十三年”的口号。
从60年代初,江青以毛泽东的“文艺哨兵”自居,开始染指文艺界。无奈她在北京确实吃不开,不用说彭真不把她当做一个人物,周扬等人也不愿曲意逢迎。落落寡合的江青在上海则如鱼得水。柯庆施已经从毛泽东注意力的转移中,领悟到江青的重要性。他让自己的心腹张春桥成为江青的左右手,江青也视上海为“基地”。后来在“文革”中,如日中天的江青感念旧恩,一再称道“柯老”当年的支持。
1964年第三届全国人大首次会议上,柯庆施出任国务院副总理。在16位副总理中,位居第六。
家庭情况
妻子:于文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