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象峰
中国社会学家
柯象峰(1900~1983)中国社会学家。又名柯森。安徽贵池人。生于1900年11月11日,1983年10月23日卒于南京
简介
1922年毕业于金陵大学。1927~1930年5月在法国里昂大学社会经济系深造,获博士学位。1930~1937年任南京金陵大学社会学、经济学教授,兼教务长。1937~1945年任成都金陵大学教授,兼社会学系主任。1937年任中国社会学社第六届副理事,1943年任第七届正理事。1945~1947年任南京金陵大学教授,兼教务主任、教务长。1947年赴英国伦敦考察,继而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研究所及美国人口局从事学习和研究工作。1948年返南京金陵大学任教。1952年后任南京大学外语系、经济系教授。1979年被聘为中国社会学研究会顾问。
柯象峰毕生从事社会学、经济学、人口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讲授过劳动保险、劳动政策与立法、人口统计、人口地理、生命统计、社会调查研究等课程,并致力于社会调查研究。他认为要解决中国的人口问题和贫困化问题,应注重改进文化环境,发展科学事业。著有《现代人口问题》、《中国贫穷问题》、《贫穷问题》、《社会救济》、《保民婚俗》。
生平
柯象峰(1900~1983),名森,安徽省贵池县(今池州)城内郭西街人。12 岁入南京金陵中学。毕业后,升入金陵大学,主攻经济学。民国12 年(1923 年),以文学士毕业于金大,留校任助教。
民国16 至19 年,柯象峰在法国留学,被法国里昂大学研究院授予博士学位,不久就任英国伦敦大学研究院研究员,民国20 年回国,在金陵大学建立社会学系(国内首创),任该校社会学系教授,系主任兼校教务长。
民国36 年,柯象峰应英国文化委员会的邀请,赴伦敦讲学。不久,由英赴美,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任研究员,并在芝加哥大学、美国人口局研究人口问题。民国37 年,柯象峰回国,继续在金陵大学任原职。全国解放以后,柯象峰在南京大学外语系从事英语教学。1978 年9 月,南京大学重建经济系,柯被调任经济系人口研究室教授。
柯象峰毕生从事社会学研究,对人口问题,贡献尤多。建国前,他曾3 次到彝族等少数民族地区实地调查,取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建国后,他数度上书中央主管部门,就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实施,提出了周详的建议。即使在“文化大革命”中“蹲牛棚”期间,他也未停止过对我国人口问题的探索。
柯象峰坚持真理,注重气节。建国前,国民政府上层人士曾数度要他当“立法委员”等高官,他均婉言谢绝。民国36 年,南京城内的“反饥饿、反迫害、反内战”的斗争,如火如荼,青年学生经常处于国民党特务分子的监视之下,柯象峰对此深表同情。他利用自己的合法身份和国内外知名学者的声望,与国民党特务分子进行有理有节的较量,从虎口中救出了金陵大学社会学系进步学生谢建中(中共秘密党员,解放后在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工作)。
柯象峰精通英语、法语,能看俄文书籍。在不少年度的寒暑假期,他放弃休息,为校内外学生补习外语,有求必应,不收分文学费。
民国35 年,联合国成立后,中文被指定为大会通用语言之一。柯象峰受联合国秘书处的委托,在民国36~37 年间,将中东地区国家有关条约的英文本全部译成中文,由商务印书馆印刷寄至联合国。在“文化大革命”中,他除挨斗、劳动,还抽时审校了一本英汉字典。他说:“这本字典错处不少,不给改过来,会贻误读者啊。”70 年代以后,柯象峰时年已逾七旬,还经常背诵日语单词,力图在外语学习领域再有突破。
柯象峰生前与国内知名人士交往甚笃。20 年代末,他在法国里昂结识了我国著名画家徐悲鸿,彼此经常来往,抗日战争期间,徐悲鸿在中央大学执教,亲自画“马”赠柯象峰。当时,著名社会活动家黄炎培亦在重庆,与柯过从甚密,曾给柯亲笔题赠“吾爱华西坝,风云聚学人……”的条幅。我国著名社会学学者费孝通,是柯象峰的同行和挚友。解放后,费孝通曾设想调柯象峰至中央民族学院工作,以便就近研究人口问题,因费孝通在“反右派斗争”中受到不公正待遇,此举未果。
1980 年,80 高龄的柯象峰仍坚持伏案,寄出题为《移民边疆,加强国防的伟大战略意义》的论文,发表于《南京大学校刊》。这是他治学几十年的最后一篇著作。1982 年12月,即柯象峰逝世前的10 个月,他寄信给远在美国洛杉矶的大妹柯蔚岚,劝她回国定居,兴办教育。信中说:“……台北终久要回归祖国。你们应有明鉴……寄人篱下,岂是上策?……回来吧!协助我在南京办几所学校……”
1983 年10 月23 日,柯象峰病逝于南京市。他生前是中国人口学会顾问、中国社会学会顾问、中国计划生育协会顾问,并是九三学社社员。主要著作有:《中国贫穷问题》、《中国人口》(解放前由正中书局出版)。主要译作有:《欧文选集》、《黑格尔选集》(解放后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最新修订时间:2023-06-19 12:51
目录
概述
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