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叶栒子
蔷薇科栒子属植物
柳叶栒子(Cotoneaster salicifolius Franch.)是蔷薇科、栒子属半常绿或常绿灌木,高可达5米;枝条开张,小枝灰褐色,叶片椭圆长圆形至卵状披针形,基部楔形,全缘,上面无毛,侧脉具浅皱纹,下面被灰白色绒毛及白霜,叶脉显明突起;叶柄粗壮,花多而密生成复聚伞花序,总花梗和花梗密被灰白色绒毛,苞片细小,线形,微具柔毛,早落;萼筒钟状,外面密生灰白色绒毛,内面无毛;萼片三角形,先端短渐尖,外面密被灰白色绒毛,内面无毛或仅先端有少许柔毛;花瓣平展,卵形或近圆形,先端圆钝,基部有短爪,白色;花药紫色;花柱离生,比雄蕊稍短;子房顶端具柔毛。果实近球形,深红色,6月开花,9-10月结果。
形态特征
半常绿或常绿灌木,高达5米;枝条开张,小枝灰褐色,一年生枝红褐色,嫩时被绒毛,老时脱落。叶片椭圆长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4-8.5厘米,宽1.5-2.5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上面无毛,侧脉12-16对下陷,具浅皱纹,下面被灰白色绒毛及白霜,叶脉显明突起;叶柄粗壮,长4-5毫米,具绒毛,通常红色。
花多而密生成复聚伞花序,总花梗和花梗密被灰白色绒毛,长3-5厘米;苞片细小,线形,微具柔毛,早落;花梗长2-4毫米;花直径5-6毫米;萼筒钟状,外面密生灰白色绒毛,内面无毛;萼片三角形,先端短渐尖,外面密被灰白色绒毛,内面无毛或仅先端有少许柔毛;花瓣平展,卵形或近圆形,直径约3-4毫米,先端圆钝,基部有短爪,白色;雄蕊20,稍长于花瓣或与花瓣近等长,花药紫色;花柱2-3,离生,比雄蕊稍短;子房顶端具柔毛。果实近球形,直径5-7毫米,深红色,小核2-3。花期6月,果期9-10月。
近种区别
柳叶栒子叶形和花序均近似光叶栒子(Cotoneaster glabratus Rehder & E. H. Wilson),唯后者叶片下面无毛,花序和萼筒上有稀疏柔毛,而本种的花序及萼筒密被绒毛,两者易于区别。
主要变种
产地生境
分布于中国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生长在海拔1800-3000米的山地或沟边杂木林中。
繁殖方法
柳叶栒子腋芽诱导适宜的培养基为MS+0.8毫克/升、6-BA+0.02毫克/升、NAA+1.2毫克/升PPM;在丛生芽增殖时期,最适宜柳叶栒子继代增殖的培养基是MS+1.0毫克/升6-BA;在生根培养时,最适宜的生根培养基是F+0.05毫克/升NAA,最佳炼苗方式是先闭瓶炼苗7天,再开瓶炼苗4天;最适宜的移栽基质是蛭石泥炭土珍珠岩体积比=2:1:1,移栽成活率高达72%以上。在选择外植体时,最初用的是柳叶栒子的一年生茎段,用柳叶栒子实生苗作为外植体,进行灭菌后成活率较高。植物的不同部位所含菌量不同,采集外植体时要加以仔细选择。继代次数对于柳叶栒子丛生芽增殖有影响,不同植物受继代次数的影响也不同。在进行生根之前先对组培苗进行壮苗培养,在这个过程中只加入植物激素NAA,除了植物激素外,还可以考虑加入一些其他天然添加物,如香蕉泥、番茄泥等天然添加物,以及活性炭和马铃薯泥、椰子汁等物质,这些天然添加物价格低廉而且便于获取,效果会很明显,在以后的壮苗培养时可以适量加入。柳叶栒子组培快繁体系来繁殖柳叶栒子,生产周期短,仅为4个月,而且繁殖速度非常快,生产出来的苗特别多,性状也一致,可以实现柳叶栒子的工厂化生产,使得柳叶栒子在不久的将来可以大规模应用于园林中,从而为中国的园林绿化增添一抹亮色。
主要价值
柳叶栒子是一味中药材,对于治疗咳嗽、除风热有很好的疗效。
参考资料
柳叶栒子.中国自然标本馆.
柳叶栒子.中国植物物种信息数据库.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17 15:58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