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林酒,凤香型白酒原产地地域保护核心区
陕西省凤翔区柳林镇特产,
中国最古老的传统历史名酒之一。与中国四大香型名酒西凤酒同根同源同工艺,是凤香型酒的典型代表,被誉为“凤香之源”。
历史渊源
柳林酒古称秦
酒、秦州春酒、凤翔烧酒,为周秦汉唐历代王室御酒。始于殷商,盛于唐宋,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凤香之源”。
柳林酒古称秦酒、秦州春酒、凤翔烧酒。始于殷商晚期的“秦饮”,盛于唐宋,为周秦汉唐历代王室御酒。在三千多年的历史中,留下了古酿造酒窖遗址和“玉泉”等历史文化记载,以及苏轼咏酒等诸多典故和“三阳开国泰,美哉柳林酒”的美好诗篇。
柳林镇地处关中盆地和渭北黄土台塬西部,土肥物阜,水质甘美,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温带半干旱的气候,为柳林酒提供了优质的酿酒环境和原料。柳林酒承千年凤香古法纯粮酿造,坚持原产地原材料传统固态发酵法工艺,经珍稀国宝级“酒海”贮藏老熟,酒色清亮透明,醇香芬芳,甘润细腻。集清香、浓香之优点融于一体,清而不淡,浓而不酽,具有“醇香秀雅,甘润挺爽,诸味协调,尾净悠长”“不上头、不干喉、回味愉快”的凤香型独特风格。
2003年国家质检总局正式批准对凤香型白酒实施原产地域保护并告示全国。2004年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发布了“原产地域保护产品国家标准”,实施对凤香型白酒进行原产地域产品保护。
凤翔古称雍,是炎黄故里、周秦发祥之地,自古就有酒乡之称。据殷商晚期尹光方鼎铭文和西周初年的方鼎铭文记载,在3000年前的殷商晚期,柳林一带已经诞生了“秦饮”,而且是王室御酒。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名(饮)有姓(秦)的品牌酒。周公在征伐东夷凯旋后,在周都(岐周,今宝鸡地区的周原)宗祭祀时,饮用的就是秦地柳林一带出产的“秦饮”。
秦代,秦人酿酒、饮酒普遍。《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王嬴政二十五年,为庆祝攻破燕国、代国、齐国两次下令“天下大酺”。从此秦酒成为秦王朝宫廷御酒。
汉高祖至文景帝4代皇帝12次来凤翔柳林祭祀“五畤”,而祭五畤的血池遗址就位于柳林酒厂以西4公里的柳林镇雍山之巅,皇室御酒柳林酒自然成为“国祭”专用酒。当时祭祀活动的“雍山血池祭祀遗址”发掘后被评为2017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张骞出使西域,途经柳林时将皇室御酒、国祭专用酒——柳林酒作为国礼带到西域诸国,促进了中外酒文化的交流,柳林酒也因此而成为中国酒出口国外的第一个外交品牌酒。
唐代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120多年间,柳林镇一处就有43家酒坊。唐贞观年间柳林酒就有“开坛香十里,隔壁醉三家”的赞誉。据《凤翔县志》载:“唐初没有酒禁。凤翔城内酿酒作坊众多,以柳林酒‘甘泉佳酿、清洌醇香’被列为贡品。远销中原,更沿丝绸之路销往西域诸郡。”“唐代凤翔柳林酒工曾到全国各地推广柳林酒酿造之法。”唐仪凤年间,吏部侍郎裴行俭护送波斯王子回国途经凤翔亭子头村,看到柳林酒香气醉倒5里地外的蜜蜂蝴蝶的奇景后,留下了“送客亭子头,蜂醉蝶不舞。三阳开国泰,美哉柳林酒”的诗篇。
宋代,据《凤翔县志》载:“宋太祖赵匡胤开宝元二年(公元969年),又兴榷,……三京官造曲,各地民间从京官手中买曲,在城内皆置作坊酿酒。凤翔城内、乡镇、里闾酿酒者极多,以所定岁课纳税,税利较大。所收之遗利,以助边费。”这一时期,对发展凤翔酒业贡献最大者,当属苏轼。宋仁宗嘉佑六年(1061),年仅26岁的苏轼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从此踏上仕途。针对凤翔酒业存在的问题,苏轼提出了一整套振兴凤翔酒业的措施。他将具体方案“具录于府”, 还在《上韩魏公论场务书》中提出:“凤翔、京兆郡者,陕西之囊囊也”,“失之酒课,而偿之以税昔缗”。帝准奏,改变了在凤翔酒业上官府尽收“遗利”的作法,将一部分利益还让民间,得到百姓的拥护,酒业生产迅速发展,制酒技术也随之得到提高。特别是制曲技术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民国时期,柳林镇以“兴盛生”、“复兴生”作坊为代表的柳林酒,成为第一批走向海外参加国际大赛并3次夺取金奖的民族佳酿:清宣统二年(1910年),凤翔烧酒首次打向海外,荣获南洋劝业赛会金质奖;
1928年获中华国货展览会金质奖;
1974年,以原“兴盛生”烧坊遗址为基础成立陕西省凤翔县柳林镇酒厂,柳林酒的生产彻底结束了小手工作坊的历史,走上了工业化生产。
1988年,柳林酒获得中国酒文化节授予的“中国文化名酒”称号。2000年,改制为“陕西柳林酒业”。
产地环境
地域环境
柳林酒发端于中国著名的酒乡——凤翔县柳林镇西街,原清代老烧坊——“兴盛生”酿酒作坊遗址。这里是凤香型白酒原产地保护地域的核心地段。
凤香型白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柳林镇所辖行政区域,东径107°16′36″—19′58″,北纬34°32′14″—33′43″。该区域位于海拔约930米的凤翔县北山前洪积扇裙部位,此地的土质属黄绵土类中的塿土,黄土覆盖层的厚度约百余米。这一区域的气候属于半湿润、半干旱暖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1.5℃,年平均降水量600毫米,无霜期208天,适宜酿酒粮食生长,当地土质肥沃,适用于作发酵窖泥;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温带半干旱的气候,极适宜于高粱等农作物生长,为柳林酒酿造提供了优质的酿酒原料,也使这一区域形成了特有的酿造柳林酒所必须的微生物菌群,为凤香型白酒酿造提供了天然的生态环境。
原料要求
原料要求及处理,柳林酒酿酒原料采用高粱。高粱投产前需要粉碎,粉碎标准:粉碎度4—6瓣(即通过40目筛,筛下物≤10%),整粒在0.5%以下。
大曲粉碎后细度为麦仁粒颗粒直径6-8mm。
辅料要求及处理,柳林酒酿酒辅料采用稻壳。辅料投产前必须采取筛选清蒸以排除辅料味。清蒸条件:清蒸60分钟。辅料用量控制一般控制在投料量的20%以下。
水质
据《史记·秦本纪》记载,秦都雍城之柳林镇有神泉名曰“玉泉”,水质清澈,甘甜纯正,蔬菜存放其中多日不坏,人常饮可增加皮肤光洁度。
柳林境内有雍水河等20余条河流,保证了酿酒水源。经科学检测,玉泉水富含偏硅酸、锶等多种矿物质,含偏硅25.0~29.8毫克/升,锶0.62~1.1毫克/升;另含有锂、锌、溴、碘、游离二氧化碳等成分。水质清澈透明,口味纯正,所酿之酒,醇香秀雅,甘润挺爽。用它做酿酒之水,非常利于糖化、发酵。
产品特点
品质特性
柳林酒以高粱为原料,经
固态发酵、蒸馏、贮存、勾兑而成,是以乙酸乙酯为主、已酸乙酯为辅的复合香型大曲白酒。秉承传统凤香型白酒工艺,土暗窖固态续楂发酵,发酵期30天,酒海贮存三年后勾调出厂。
柳林酒的特点是酒色清亮透明,香气清芳,入口甜润、醇厚、丰满,具有蜜香味和果香味,尾净味长。
柳林酒具有“凤香型”酒的典型特点,清而不淡,浓而不艳,拥有“醇香秀雅、甘润挺爽、诸味协调、尾净悠长”和“不上头、不干喉、回味怡畅”的独特风格。柳林酒将清香型白酒和浓香型白酒的优点两者相融,香与味和谐一致。
制曲工艺
柳林酒凤香型大曲制曲原料选用大麦、小麦、豌豆,培曲工艺采用中高温,培曲时最高温度达60℃。此制曲工艺使凤型大曲独创一格,具有集清、浓香型大曲二者兼有的清芬、浓郁的曲香优点。
发酵工艺特色
柳林酒是陕西省凤翔县柳林镇特产。柳林酒生产采用土暗窖
固态发酵,老五甑续楂混蒸混烧生产工艺,第一年九月立窖,第二年七月挑窖,一年为一个生产周期。柳林酒整个生产过程分为立窖、破窖、顶窖、圆窖、插窖、挑窖六个阶段。工艺要求,开水施量,入池水分要求在58%左右,加曲量为投粮的18—20%,适温入池,以促进酒醅发酵生香;用泥封窖。
发酵容器
柳林酒采用土暗窖发酵,窖泥每年更新一次,即去掉老窖皮泥,换上新泥,使所产酒中的己酸乙酯等成分受到限制,以达到对酒香控制在浓香不露头的程度,从而使所产新酒清而不淡、浓而不酽。
发酵周期
柳林酒传统发酵期20—30天,酒中微量香味成份丰富,现已检出1400余种微量成份,含有酯类化合物、醇类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等成份。
贮酒容器
柳林酒的传统容器是酒海。酒海是用秦岭高山荆条编成的高约2-2.5米的大篓,内壁用蛋清及辅料混合发酵制成涂料,用纯天然手工制作的麻纸进行裱糊上百层,待其晾干后,用蛋清、熟菜子油等物以一定的比例溶解蜂蜡,配成天然涂料涂擦内壁,晾干而成。这种贮存容器利于酒的老熟。
酒海实属独创,不同于其他酒厂的贮酒容器。柳林酒对洒海严格遵守“立春封坛、立夏立窑、秋风开坛、立冬缮海”的使用方法。酒海内壁的天然涂料对柳林酒的风格起着重要作用,酒在酒海贮存的过程中,会溶解酒海内壁天然涂料中的乙酸羟胺、丙酸羟胺、十五碳酸乙酯、十六碳酸乙酯、
亚油酸乙酯、油酸乙酯、五烯二酸乙酯及痕量的
萜类化合物β-香柠檬烯等,这些物质对柳林酒的风格起到了助香作用,使柳林酒带有淡淡的蜜香味。柳林酒的工艺特点与其它香型白酒的工艺有着明显的区别,独具凤香型特点。
地理标志
地域保护范围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批准的范围:凤香型白酒的产地保护范围限于东经107°16′36″—107°19′58″,北纬34°32′14″—34°33′43″。
质量技术要求
原料
水。柳林酒所用水取自产地保护范围内的地下水,符合GB5749的规定。
高梁。柳林酒酿造所用的原粮高粱,主要产自凤翔县及周边各县,部分来自特定高梁生产基地。高粱选用要求颗粒饱满,符合GB/T 8231的规定。
小麦。柳林酒酿造所用的小麦,主要产自凤翔县及周边各县,符合GB1351的规定。
大麦。柳林酒酿造所用的大麦,要求籽粒饱满,色泽金黄,有大麦麦气,无病斑颗粒,无霉味异味。符合GB/T 11760的规定。
豌豆。符合GB/T10460的规定。
大曲。采用贮存期3-6个月的柳林大曲,符合Q/LLJY.J041企业标准之规定。
酿造环境
此地的土质属黄绵土类中的塿土,黄土覆盖层的厚度约百余米。这一区域的气候属于半湿润、半干旱暖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1.5℃,年平均降水量600毫米,无霜期208天,适宜酿酒粮食生长,当地土质肥沃,适用于作发酵窖泥;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温带半干旱的气候,使这一区域形成了特有的酿造柳林酒所必须的微生物菌群,为柳林酒酿造提供了天然的
生态环境。
生产工艺
柳林酒采用土暗窖
固态发酵,续楂法混蒸混烧工艺生产,再经酒海贮存三年而成,是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产物。每个生产周期要经过立窖、破窖、顶窖、圆窖、插窖、挑窖六个阶段;不同阶段生产的酒与特殊工艺生产的调味酒,经分析、勾调、品评、陈酿、包装后方可出厂。
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见表1、表2。
表1 高度酒感官要求
表2 低度酒感官要求
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见表3、表4。
表3 高度酒理化要求
表4 低度酒理化要求
历史文化
柳林酒赋
月有桂花仙酿,秦有柳林酒香。中华炎帝至尊酒神,农耕文明于斯发祥。天府之国五谷满仓,凤凰神泉于斯滥觞。高巍巍兮,秦岭邀月把盏,长绵绵兮,渭水浇田润粮。领略五千年文化之元气,吸纳九万仞日月之辉光。国之御酒,礼之琼浆;岐山凤鸣,周原乐响。源于殷商之土壤,起于周秦之凤翔。盛于汉唐宋元之酒都,延于明清两朝之酒坊。传承三千载,文明播万方。酿民
魂军魂国魂之玉液,融乡情亲情友情之佳酿。丝路为国礼,中外美名扬 。民族品牌,助陕酒振兴之腾飞,工匠精神,耀神州凤香之荣光。走进新时代,杯盏斟吉祥。柳美酒亦美,凤翔人也翔。千载柳林酒,万代圆梦想!
神农炎帝 造酒之神
《酒经》云:“酒之所兴、肇于上皇”。“上皇”就是炎帝。柳林酒的产地就在炎帝部落的宝鸡渭河流域。这里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农耕文明发祥地。在中华5000年文明史的记载中,炎帝酿酒,最早产生于距今六七千年前,柳林酒的根脉是炎帝酒。考古发现表明,炎帝的发明创造已被宝鸡关桃园、北首岭等500余处仰韶文化遗址及大量的出土器物所佐证。炎帝“耕而作陶”,发明了陶器,创造了中华储酒文明的先河。古人云:“粮有余而酿酒,家有陶而储酒。”中华酿酒根在农耕文明,首功当推炎帝。炎帝实为柳林酒之神。
雍州柳林 凤香之源
柳林酒源于炎黄,始于殷商,兴于秦汉,盛于唐宋。柳林酒,是中国凤香型白酒的源头性美酒。柳林酒的源头就在古雍州的凤翔柳林镇,酒名与地名相同,地名和酒名同美。五千年的农耕文明,为柳林镇创造了得天独厚的酿酒条件。柳林酒,上与3000年凤香传统工艺一脉相传,下与现代制酒科技融汇相通。集酿酒文化、酒礼文化、民俗文化于一身,铸造出了“炎黄历史文化缘,中华复兴圆梦酒”的悠悠酒情。
古代酒都 国酒之根
凤香型柳林酒是中国根脉性的凤香型国酒,是中华民族最早用于祭天祀祖的国酒,也是周秦汉唐礼遇外宾,庆捷开国;也是归顺民心,淳化民风,以德治国的国酒根脉。炎帝部落,在这里刀耕火种,以粮酿酒;黄帝部落,在这里祭祀天地,拜谒祖先。雍州的先民在这里种粮酿酒。西周崇德,雄秦尚武,强汉拓疆,大唐兴邦,都离不开柳林酒铸国魂,壮军威,融民心。周秦汉唐,在这里发源、壮大、兴旺;柳林美酒,在这里长成了三千年的参天大树。
饮凤神泉 佳酿之母
贵为皇家御酒,必是大匠酿就。早在文王时期,周人在雍州凤翔柳林镇,发现了能使蜂醉蝶迷的“玉泉”,因指此泉清澈如玉,故而得名。传说有一天,从岐山的凤凰山飞来一只凤凰落于泉边,畅饮泉水之后,冲天而去。据《陕西通志》记载:“凤凰集于岐山,飞鸣过雍。”当地老百姓认为凤凰饮“玉泉”是神灵的昭示,“玉泉”是驱鬼除疾之物。柳林酒不仅有优质高粱,更有凤凰泉水。百姓每遇疾病即求饮玉泉之水,病痛随之化解,用此泉水所酿造的柳林酒醇香典雅,有神泉必出佳酿,柳林酒之神奇,其奥妙就在此。
匠心臻品 品质之光
欲酿一等美酒,必靠一等工艺。柳林酒具有三千年无断代传承的凤香型白酒的至臻品质。其选用原粮的标准是:颗粒饱满、无杂质、无霉变;其制曲工艺的原则是:流程规范,配料准确,温度检测要求“精确”;其制酒工艺的特点是:采用土暗窖
固态发酵,适温入池,混蒸混烧。酿制生产要经过立窖、破窖、顶窖、圆窖、插窖、挑窖六个阶段。坚持传统的土暗窖发酵技术与先进的科技设备相结合,匠心精神、古法酿制不断提升酿酒品质,是柳林酒腾飞新时代的一双强健的翅膀。
丝路国酒 外交之礼司马迁写《史记》,以如椽之笔叙述了汉武“凿通西域”的重要史实。汉唐盛世,万国朝贺,丝绸之路,商旅络绎不绝,骆铃摇响万邦。汉唐王朝,时常派遣特使远赴西域各国,所带的国礼,除了名贵的丝绸、瓷器和茶叶之外,还有柳林酒。酒都柳林酒,遂成为朝廷馈赠丝绸之路友邦的国礼。于是,柳林镇成了历朝历代的国酒重镇。丝绸之路上,异国他乡的商旅途经凤翔柳林镇,以饮柳林酒、备柳林酒为快事。当时丝绸之路沿线异邦对来自东方古国的琼浆玉液称奇叫绝,赞不绝口。
国际金奖 夺冠之荣
柳林酒,是中国凤香型白酒的鼻祖。其独特的香型,五味俱全,香冠诸芳。柳林酒发端于柳林镇西街村,原清代名为“兴盛生”的酿酒老作坊。早在汉唐时期,柳林酒作为国礼,就享誉丝绸之路沿线各国。柳林酒遂走向海外,先后多次夺得国际大奖,为中华凤香型白酒赢得了殊荣。1915年2月,在
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柳林酒以无与伦比的品质荣获金奖; 1928年又一次荣获中华国货展览会金质奖。从此,柳林酒便成为了中华民族酿酒业走向世界的翘楚品牌,为国争光的“国际金奖品牌”。
历史典故
炎帝 植根柳林酒
神农炎帝部落在宝鸡姜水一带,繁衍生息,遍尝百草,刀耕火种,播种黍禾,采果山林,耕而作陶,创建集市,为中华民族最早的白酒诞生,创造了当推首功的重要条件。炎帝农耕文明是柳林酒的根脉所在。雍州的先民在这里种粮酿酒。西周崇德,雄秦尚武,强汉拓疆,大唐兴邦,历朝历代,子子孙孙,都离不开柳林酒铸国魂,柳林酒以其悠久的历史,折射出了中华民族古老而又丰富的文明史。
周公贺捷柳林酒
周公文韬武略,崇文尚德。他制礼作乐,颁布《酒诰》,开创了中华酒礼文明的先河。1927年在宝鸡出土的
周公东征方鼎,刻有“酓(饮)秦酓”三字。其铭文记载了周公旦东征讨伐东夷凯旋后,在雍州城郊周庙祭祀先祖,置酒庆捷的史实。摄政成王的周公旦亲任统帅,仅三年便杀武庚、诛管叔、逐蔡叔,平定东方之乱,凯旋至雍城周庙。在隆重的庙祭仪式上,周公率领众将士以家乡的秦酒祭祖贺捷。
秦王大酺 柳林酒
据《史记?秦本纪》记载,秦王嬴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1年),秦军攻城池扫六合,金戈铁马,势不可挡,只剩齐国指日可待。秦王嬴政雄视八荒,霸气冲天,便命“天下大哺”。举行全国饮酒盛会,以示庆贺。酒官按秦王的旨意使人车载马驮,日夜不停地将产于凤翔柳林镇的秦酒(柳林酒)送至秦都咸阳,以贺告捷大典。宫庭上下皇亲国戚和万民共饮。从此,柳林酒便成了大秦统一帝国的国酒。
穆公投酒醉三军
北周瘐信作《秦穆公饮盗骏马赞》曰:“骏马遇盗,秦之不嗔,先倾美酒,所畏伤人,邻兵向国,勇寇侵秦,于是大盗,还作功臣。”是说,有一天,秦国士兵在雍城外的饮马池放牧秦穆公的战马,一匹战马不幸丢失,被附近“野人”捉得后杀马吃肉。当地官吏抓住这些人准备严惩。秦穆公知道后立即制止,并对他们说吃了马肉不喝酒会伤害人的身体。于是,秦穆公特意赐了一坛秦酒让他们喝酒解毒赦免,这些人对秦穆公感恩不尽。秦穆公十五年,秦国与晋国发生战争。战斗中,秦穆公被晋军包围,身中剑伤。正当穆公仰天长叹之时,突然300多“野人”飞驰而至,杀入重围,锐不可当。他们正是雍城外曾偷吃马肉的“野人”,他们不仅使穆公得以解脱困境,而且还活捉了晋惠公,晋军失去主帅,很快就全军溃败。
北宋窦苹撰写的《酒谱》记载:“秦穆公伐晋及河,将劳师,而醑惟一钟。蹇叔劝之曰:‘虽一米投之于河而酿也’,于是乃投之于河,三军皆醉。”是说穆公兴兵伐晋,到了黄河边,想要用美酒慰劳三军,怎耐仅有一钟,于是听从骞叔建议,于河,三军饮而皆醉。这就是淬在雍州“秦穆公投酒于河”的典故。
百礼之会以酒成
汉代统一的局面和强盛的国势, 为全国酒业的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时柳林酒成为汉代皇室御酒和朝廷、贵族的宴饮必需品。凤翔和柳林都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使中西酒文化在这里交流融汇,大大促进了柳林酒数量和质量的提高。从汉高祖刘邦到汉成帝刘桀,前后八朝皇帝的祭五峙活动,曾30多次到雍地玄武山举行。“百礼之会,非酒不行”。汉帝来雍,柳林之“醇酒”成为祭祀和饮用的酒品。
张骞备礼柳林酒
《史记》记载了汉武帝派使臣张骞“凿通西域”的伟大壮举。丝绸之路的起点为西安灞桥,途经咸阳、凤翔府柳林镇,西达阳关以外的新疆葱岭至中亚西亚及欧洲诸国。张骞所带的国礼,主要有名贵的丝绸、瓷器茶叶和柳林酒。中国的丝绸之路,异国他乡的商贾驼队途经凤翔柳林镇时,以饮柳林酒为乐、以备柳林酒为贵。沿线异国友邦对来自东方古国的琼浆玉液称奇叫绝,赞不绝口。
裴公诗赞柳林酒
唐高宗仪凤三年(公元678年)三月,柳绿万条,春风千缕。吏部侍郎裴行俭护送波斯(今伊郎)王子回国,途经凤翔灵山脚下的亭子头,午宴时店主打开了一坛封存多年的柳林酒,顿时酒香弥漫,美味四溢,窗外蜂蝶闻香而坠,主客把盏微醺而欢,甚赞酒美。裴行俭见彼斯王子甚爱此酒,便送其一坛柳林酒,并即兴作诗一首:“送客亭子头,蜂醉蝶不舞,三阳开国泰,美哉柳林酒。”
苏轼有缘柳林酒
北宋嘉佑六年(公元1061年),二十六岁的天才苏轼,初任凤翔签书判官不久,他就奉命赴柳林兴酒。当时西夏元昊袭挠边境,凤翔酒业萧条,加之朝迋禁曲过严,酒民收益甚微。苏轼上书朝迋,提出了放曲权于民,收酒税于国的主张,获得皇上恩准。极大地调动了广大酒民酿酒的积极性,当时柳林镇酒烧坊有184家,向国家年缴酒税20万贯,位居全国第三位,凤翔柳林成了全国闻各的酒乡。
苏轼喻酒钓诗钩
宋仁宗嘉佑六年,年仅26岁的苏轼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从此踏上仕途。苏轼在凤翔从政三年,期间所写的100多首诗文,大多是以饮柳林酒有感而发,难怪他把酒称为“钓诗钩”。
苏轼钟爱柳林酒,更关心酒的生产与发展。他向朝廷提出一整套振兴凤翔酒业的措施,获准实施后,凤翔“酒坊遍地,百里飘香”,成为全国闻名的酒乡。嘉佑七年,凤翔久旱喜逢透雨,苏轼喜不自禁,他趁官舍前面喜雨亭建成之机,他攀太白山祈雨成功“举酒与亭上”,特用柳林酒邀朋欢聚于亭中,而以“喜雨亭”命名,写下千古妙文《喜雨亭记》以记其与民同忧同乐的情怀。《凌虚台记》,则是“刘以利民”“把酒凌虚”的绝妙好文。他赞誉柳林酒为“钓诗钩”,兴起饮酒,必有佳作。苏轼的酒句:“数亩荒田留我住,半瓶浊酒待君温。”“花开酒美曷不醉,来看南山冷翠微。”使得柳林酒名扬天下。
雍城柳林美酒香
柳林酒的产地柳林镇,是古雍州的一座千年酒镇。历代置酒坊、设驿站,是西通千陇必经之地,过往客商留宿者甚多,形成集市。明、清时设递铺,称柳林铺。柳林镇自古以酒闻明。据史料记载,柳林镇所在的凤翔县酿酒业源远流长,几千年经久不衰。古有“凤鸣岐山,玉出昆岗。酒中凤凰,出自凤翔”的赞语。隋唐以来,凤翔一带出现了“百家有作坊,千村飘酒香”的酿酒景象。
唐代肃宗至德二年(757),将雍州改称“凤翔”,取意周文王时“凤凰集于歧山,飞鸣过雍”的典故。张能臣《酒名记》曾载“陕西凤翔府橐泉”;宋代苏轼曾作有赞柳林酒的诗文:“花开美酒唱不醉,来看南山冷翠微。”明代苏浚在《东湖》诗中赞美柳林酒“黄花香泛珍珠酒,华发荣分汗漫游”;清代对“烧锅”(酿酒作坊)采取当禁而不必概禁的政策后,至同治年间,酿酒作坊遍布于凤翔县城及周边一带,凤翔白酒已是满城飘香。而在凤翔一带所产古制白酒中,尤以柳林古镇所产酒为最早、最佳,也最有名。
美哉柳林酒
柳林酒,是中国凤香型白酒的源头性美酒。柳林酒的源头就在古雍州的凤翔柳林镇,酒名与地名相同,地名和酒名同美。五千年的农耕文明,儒家文化的礼乐文明,为柳林镇创造了得天独厚的酿酒条件,三千年的酿酒传承和中华酒礼文明,为柳林酒赢得了“国酒根脉”“凤翔烧酒”的美誉。
柳林酒,源于炎黄,始于殷商,《诗经》里飘飞着柳林酒的醇香;柳林酒,兴于秦汉,《史记》中记叙着秦皇大铺、张骞凿空西域的酒事;柳林酒,盛于唐宋,《凤翔县志》上,记载着裴公咏酒、苏轼兴酒的典故。溯源柳林酒,就是向中华民族的酿酒祖先表达感恩和敬意;就是向创造柳林酒文化和奇迹的古人献上光前启后的信念和追求。人美酒美,以缘为美。花美果美,以梦为美。柳林酒,上与3000年凤香传统工艺一脉相传,下与现代制酒科技融汇相通。集酿酒文化、酒礼文化、民俗文化于一身,铸造出了“炎黄历史文化缘,中华复兴圆梦情”的悠悠酒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