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氏传》是唐代文学家
许尧佐创作的一篇传奇小说,载于《太平广记》卷四百八十五。小说通过院遇、相得、避难、遭劫、团圆、奏本六段故事,叙述了诗人韩翊和柳氏悲欢离合的遭遇,歌颂了他们对爱情的执著追求。作品反映了在封建社会制度下妇女的不幸遭遇,同时也暴露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它以对比的表现手法,先写男女主人公两人相爱之深,又写离乱中相思之苦,前后甜与苦、乐与悲互相映衬,形成强烈对照,突出表现了刻骨铭心的爱情。
作品原文
柳氏传
天宝中,昌黎韩翊有诗名1,性颇落托,羁滞贫甚。有李生者,与翊友善,家累千金,负气爱才2。其幸姬曰柳氏,艳绝一时,喜谈谑,善讴咏。李生居之别第,与翊为宴歌之地。而馆翊于其侧3。翊素知名,其所候问,皆当时之彦4。柳氏自门窥之,谓其侍者曰:“韩夫子岂长贫贱者乎!”遂属意焉。李生素重翊,无所吝惜。后知其意,乃具膳请翊饮。酒酣,李生曰:“柳夫人容色非常,韩秀才文章特异5,欲以柳荐枕于韩君6,可乎?”翊惊栗,避席曰:“蒙君之恩,解衣缀食久之7,岂宜夺所爱乎?”李坚请之。柳氏知其意诚,乃再拜,引衣接席8。李坐翊于客位,引满极欢9。李生又以资三十万,佐翊之费。翊仰柳氏之色,柳氏慕翊之才,两情皆获,喜可知也。
明年,礼部侍郎杨度擢翊上第10,屏居间岁11。柳氏谓翊曰:“荣名及亲,昔人所尚。岂宜以濯浣之贱12,稽采兰之美乎13?且用器资物,足以待君之来也。”翊于是省家于清池14。岁余,乏食,鬻妆具以自给。
天宝末,盗覆二京15,士女奔骇。柳氏以艳独异,且惧不免,乃剪发毁形,寄迹法灵寺。是时侯希逸自平卢节度淄青16,素藉翊名17,请为书记18。洎宣皇帝以神武返正19,翊乃谴使间行求柳氏20,以练囊盛麸金21,题之曰:“章台柳22,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亦应攀折他人手。”柳氏捧金呜咽,左右凄悯,答之曰:“杨柳枝,芳菲节,所恨年年赠离别。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
无何,有蕃将沙吒利者23,初立功,窃知柳氏之色,劫以归第,宠之专房。及希逸除左仆射24,入觐25,翊得从行。至京师,已失柳氏所止,叹想不已。偶于龙首冈见苍头以驳牛驾辎軿26,从两女奴。翊偶随之。自车中问曰:“得非韩员外乎27?某乃柳氏也。”使女奴窃言失身沙吒利,阻同车者,请诘旦幸相待于道政里门28。及期而往,以轻素结玉合29,实以香膏,自车中授之,曰:“当遂永诀,愿置诚念30。”乃回车,以手挥之,轻袖摇摇,香车辚辚,目断意迷,失于惊尘。翊大不胜情。会淄青诸将合乐酒楼,使人请翊。翊强应之,然意色皆丧,音韵凄咽。有虞候许俊者31,以材力自负,抚剑言曰:“必有故。愿一效用。”翊不得已,具以告之。俊曰:“请足下数字32,当立致之。”乃衣缦胡33,佩双鞬34,从一骑,径造沙吒利之第。候其出行里余,乃被衽执辔35,犯关排闼36,急趋而呼曰:“将军中恶37,使召夫人!”仆侍辟易38,无敢仰视。遂升堂,出翊札示柳氏,挟之跨鞍马,逸尘断鞅39,倏忽乃至。引裾而前曰:“幸不辱命。”四座惊叹。柳氏与翊执手涕泣,相与罢酒。
是时沙吒利恩宠殊等,翊、俊惧祸,乃诣希逸。希逸大惊曰:“吾平生所为事,俊乃能尔乎?”遂献状曰40:“检校尚书金部员外郎兼御史韩翊,久列参佐41,累彰勋效,顷从乡赋42。有妾柳氏,阻绝凶寇,依止名尼。今文明抚运43,遐迩率化44。将军沙吒利凶恣挠法45,凭恃微功,驱有志之妾,干无为之政46。臣部将兼御史中丞许俊47,族本幽蓟48,雄心勇决,却夺柳氏,归于韩翊。义切中抱49,虽昭感激之诚50,事不先闻,故乏训齐之令51。”寻有诏,柳氏宜还韩翊,沙吒利赐钱二百万。柳氏归翊,翊后累迁至中书舍人52。
然即柳氏,志防闲而不克者53;许俊,慕感激而不达者也54。向使柳氏以色选55,则当熊辞辇之诚可继56;许俊以才举,则曹柯渑池之功可建57。夫事由迹彰,功待事立。惜郁堙不偶58,义勇徒激,皆不入于正59。斯岂变之正乎60?盖所遇然也61。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白话译文
唐代天宝年间,昌黎人韩翊的诗颇有名气,他性格放荡不羁,因怀才不遇而很贫穷。有一位李生跟韩翊很友好,他家里有千金的积蓄,气盛自负,但很爱才。李生有个歌妓叫柳氏,她的美丽在当时没有人能赶上。她喜欢说笑,善于唱歌。李生让她住在另一座宅院,这座宅院是李生与韩翊宴会唱歌的地方,李生就安排韩翊住在这座宅院的旁边。韩翊是当时的名人,那些前来拜访问候他的人,都是当时的德才兼备之人。柳氏从门缝偷看他,对侍女说:“韩先生哪里会是长久贫贱之辈呢?”于是对他产生了爱慕之意。李生一向看重韩翊,对韩翊没有什么舍不得的,后来知道柳氏的心意,便备好了饭菜请韩翊喝酒。酒喝到兴头,李生说:“柳氏容貌不一般,韩秀才您的文章也不同凡响,我打算让她侍候您安寝,可以吗?”韩翊惊讶颤栗,当即离开座位说:“承蒙您的关照,经常送衣服、食物给我,我怎么还能夺去你所爱的人呢?”李生坚持要把柳氏送给韩翊。柳氏知道李生是诚心诚意的,就拜了两拜,提起衣服坐到了韩翊的旁边。李生让韩翊坐在客位,端起酒杯一饮而尽,极为高兴。李生又拿出三十万钱的财物,帮助韩翊解决困难。韩翊敬仰柳氏的美貌,柳氏羡慕韩翊的文才,两人的心思都实现了,那快乐是可想而知的。
第二年,礼部侍郎杨度在考试中选拔韩翊为上等,韩翊却在家闲住了一年。柳氏对韩翊说:“荣誉和名声可以光宗耀祖,这也是自古以来人们所追求的,你怎么能因为我这个洗洗涮涮的低贱之人,而耽误你美好的前程呢?再说用具财物也足够等到您回来。”韩翊于是到清池老家探望父母。过了一年多,柳氏开始缺少吃的,就卖掉化妆用品以自给。
天宝末年,安禄山攻陷了长安与洛阳,男男女女奔走惊恐。柳氏因为长得漂亮,特别显眼,害怕不能免祸,便剪去头发毁坏容貌,寄居在法灵寺。当时侯希逸用平卢节度使的名义统辖淄青,一向仰慕韩翊的声名,就请去做了秘书。等到肃宗皇帝凭着神明英武使国家恢复正常后,韩翊才派人暗地行动,寻找柳氏。他用丝绸做个袋子,装着碎金,在袋上写道:“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亦应攀折他人手。”柳氏捧着金袋子呜呜咽咽地哭,身旁侍奉的人都伤心怜悯。柳氏针对韩翊的题词答复说:“杨柳枝,芳菲节,所恨年年赠离别。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
不久,有一个在唐朝为官的叫沙吒利的少数民族将领,刚刚立了功,私下里知道了柳氏姿色非凡,就把她抢到了家里,并把宠爱全部加到了她一人身上。等到侯希逸被授官左仆射入朝见皇帝时,韩翊得以随行。到了京城,他已经找不到柳氏的住处,感叹想念不止。有一天,偶然在龙首冈看见一个仆役用杂色牛驾着一辆带帷幕的车,车后还跟着两个女仆。韩翊便与车并行,忽然车中有人问:“莫不是韩员外吗?我是柳氏啊。”就让女仆偷偷告诉韩翊,自己已被沙吒利占有,碍于同车的人,不便交谈,请求韩翊明天早晨一定要在道政里门等着。韩翊如期前往,柳氏用薄薄的绸子系着玉盒,玉盒中装着香膏,从车中交给韩翊,说:“该永别了,愿你留下它做个纪念。”于是掉转车头,挥着手告别,她的衣袖轻轻地飘动着,随散发出香味的车辚辚而去。韩翊目送香车远车,直到看不见时,心中茫然一片,仿佛一切都在飞扬的尘土中消失了。韩翊实在承受不了这种深深的离情。当时,正赶上淄青的各位将领要在酒楼上聚会取乐,派人请韩翊,韩翊勉强答应了,然而神色颓丧,说话的声音都有些哽咽。有个虞侯叫许俊,以武艺勇力自负,他摸着剑说道:“这里面一定有原因,我愿意为您出一次力。”韩翊迫不得已,就把情况全告诉了他。许俊说:“请您写几个字,我会立刻把她带来。”许俊于是穿上军服,佩戴上双弓,让一个骑兵跟着,直接来到沙吒利的住宅。许俊等沙吒利走出门并离家一里多路时,就披着衣服,拉着马缰绳冲进大门,又闯进里面的小门,急匆匆地边走边喊道:“将军得了急病,让我来请夫人!”仆人侍女都惊得连连后退,没有敢抬头看的。于是许俊登上堂屋,拿出韩翊的信交给柳氏看,然后挟着柳氏跨上了鞍马。马在飞扬的尘土中奔跑,连马脖子上的带子都跑断了,不一会儿就到了韩翊处。许俊整理衣襟,走上前去,说:“我幸而未辱使命。”四座惊叹不已。柳氏与韩翊手拉手哭泣不止,大家因此停止了饮宴。
当时沙吒利受到皇帝特殊的宠幸,许俊、韩翊害怕会有灾祸,就去进见侯希逸。希逸非常吃惊,说:“我平生敢干的事,你许俊也敢干啊!”随即向皇帝上奏说:“检校尚书金部员外郎兼御史韩翊长久以来担任僚属之职,屡次建立功劳。前不久参加乡赋,他的爱妾柳氏被凶寇所隔绝,暂住在尼姑庵中。现在由于国家文明昌盛,又注意安抚百姓,使远近的人都被感化了;但将军沙吒利凶暴恣肆,违犯法纪,仅依微小的功绩,劫掠有节操的妇女,破坏了祥和的社会秩序。臣的部将兼御史中丞许俊,家族本在幽州、蓟州一带,有胆略且勇敢果决,夺回了柳氏,还给了韩翊。许俊内心里充满了正义,此次虽然出于义愤,但事先不向上级请示,实在是我平时缺乏严明教育所致。”不久,皇帝下了诏书:柳氏应该还给韩翊,赐给沙吒利二百万钱,柳氏于是重又回到韩翊手里。韩翊后来屡次升迁,最后升到中书舍人。
然而,柳氏志在防范外人的非礼,但是未能做到;许俊能够见义勇为,却不够通达事理。如果柳氏凭容貌能够被选入皇宫,她一定会像汉元帝的妃子冯婕妤那样临危不惧为皇帝挡住扑来的熊,也会像汉成帝时的班婕妤那样,为了皇帝的声名而拒绝和皇帝同车出游。如果许俊能以德才兼备而被皇帝重用,他一定会像春秋时的曹沫那样,当齐桓公和鲁庄公在柯地会谈时用匕首劫持侵略鲁国的齐桓公,逼他交还被占的鲁国土地,也会像战国时的蔺相如那样在渑池会上建立特殊的功勋。事业必须靠行动才能展示,功勋靠事业才能建立,可惜世上怀才不遇的人却很多,有勇无谋的人也成不了大业。这些事情并不能归咎于世事的变化无常,而是形势走到那一步,必然要产生那样的结果。
创作背景
柳氏和韩翊的故事,或许在当时确有其事,传播颇广。唐代
孟棨的《本事诗》中有类似的记载,但故事的男主角作“韩翃”。
韩翃,《新唐书》有传,《唐才子传》同,生平事迹与《柳氏传》中韩翊的情况相合。或许许尧佐记同时人事,故意改名“韩翊”。《本事诗·情感第一》中还交代了故事的来源,云开成中在梧州闻此事于大梁夙将赵唯,“此皆目击之,故因录于此也”。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从全篇看,柳氏和韩翊的爱情故事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爱慕到成婚。在这一阶段,小说首先为读者塑造了一个有思想、有见识的女性形象。女主人公柳氏,聪慧美丽,才艺双全,是“家累千金,负气爱才”的李生的一个歌妓。但她不甘心于自己这种低下的歌妓生活,而向往真正的爱情自由。这突出表现在以下两点:一是当她看到与李生交往甚密、但又“羁滞贫甚”的韩翊时,慧眼独具,一下就看出其非长久处于贫困的人,便深深地爱上了他,表现了她有着独立的人格和远见卓识。二是当李生了解到她内心的愿望,并想成全她与韩翊的婚事,而韩翊又不愿夺友所爱并表示辞谢时,柳氏没有错过这个机会,当即向李生表示拜谢,并坐到韩翊身边,这又表现了她落落大方和聪敏机智的判断能力。由此,她终于如愿以偿,和韩翊结成了美满的姻缘。小说在描写他们的这种结合时,尽管还没有摆脱封建社会那种郎才女貌,才子爱佳人,佳人爱才子的俗套,但毕竟不同于那单纯以貌取人,一见钟情的婚姻关系。婚后,她又主动劝丈夫去建功立业,这再一次说明她深明大义和自我牺牲的精神。这一阶段是柳氏和韩翊爱情生活中最美好的一页。
第二阶段是夫妻离散。从盗覆二京,柳氏寄居法灵寺,后又被劫,到托物寄情止。这部分开头写变乱发生,柳氏孤立无援,恐遭不幸,剪发毁形,并存身于寺庙。这一情节,除了进一步表现了她对韩翊爱情的忠贞外,也说明柳氏有着可贵的品格。在这部分里最感人至深的两幕:一是韩翊寻求柳氏。韩翊尽管此时已受到侯希逸的重用,在功名上也取得了成就,但对柳氏仍然是一往情深,始终不渝。当他得知柳氏的踪迹后,即暗地遣人寻找,特别是他写给她的诗:“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亦应攀折他人手”,深深地表达了韩翊对失去下落的柳氏的无限情思。柳氏见诗为之呜咽,并附诗答之,表达了同样深切思慕之情。二是柳氏与韩翊的诀别。当韩翊至京已失去柳氏下落,悲叹之际,一个偶然的机会,两人竟不期而遇,柳氏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设法向韩翊透露了自己失身沙吒利的经过,并约定来日相会地点。到了约定日期,柳氏将一个结绸的玉盒送给韩翊,并表示从此永别,希望留做永久纪念。他们这次会面表明柳氏处境悲惨和对韩翊的深切思念,而对韩翊来说,也是沉重的一击,使他陷入惆怅和痛苦之中。小说这一情节的安排,更衬托了他们夫妻生离死别的悲剧气氛。通过以上情节的描写,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妇女不幸的命运。
第三阶段是重新团圆。这部分从“淄青渚将合乐酒楼”到“翊后累迁至中书舍人”,这一部分写的极富传奇色彩。主要描写许俊如何将柳氏重又夺回的经过。小说在这里为读者显示了一个智勇双全而又侠肝义胆的英雄形象。他把柳氏被沙吒利劫夺这一复杂而又棘手的事情,解决的竟是如此的干净利落,几乎使人有点难以置信,但细细琢磨,又非常合情合理,使人信服。这充分表现了作者熟练的写作技巧,丰富的想象力和高度的概括力。
在小说中,除了有两首赠答诗之外,还有状文、诏敕书以及小说末尾所附的评论文。由这样复杂的成分所构成的小说,实为少见。在内容上,前半部缠绵悱恻,而后半部则是庄重有担当。后半部的表现是:在状文中试图责难沙吒利的权势,赞扬许俊的行为;诏敕文表明了事件的结局,评论文表达了人物评论,以此结束前半部的故事。像这样用合理性的、论理性的、道德性文字构成的后半部,将浪漫性的前半部导向结束,构成了唐代小说的一种形式。作者是记录者,同时也是对人物及其事件进行评价的评论者、批判者,对于自己提出的话题,必定要做出判断。在本质上,这与司马迁《史记》记载游侠、刺客事迹的动机是一致的。像《柳氏传》这样,不少唐代小说在最后附有评论文,大概就是出于上述理由。唐代小说文体简洁,大量地运用四字句。可是,相比《枕中记》和《补江总白猿传》,《柳氏传》中六字句所占的比例较高,与四字句一起,使对偶表现得颇为工整,这一点引人注目。
名家点评
原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社长
郭又陵《古代爱情小说赏析》:这篇小说相当准确地体现了唐代爱情行为方式的特点。柳氏可以被买卖,被赠送,被抢掠;同时,又可以选情人,换丈夫,受诏命。当时的妇女,就处在这样一个没有人身自由却有一定程度感情自由的矛盾地位。韩翊有美人属意,富商赠姬,侠士义救,皇帝垂恩;同时,他又是噤若寒蝉的门客、失妻丧志的可怜虫。当时的知识分子就处于这样一个尴尬地位:在文学中,他们以自己的文化优势而充当着主人翁;在生活中,却以自己的文化充当统治者的附庸。
后世影响
《柳氏传》讴歌爱情,揭露现实,体现了唐小说从志怪走向世情的轨迹;崇尚自由,反抗强暴,体现了唐小说爱情与豪侠题材的交汇。这个故事在唐代即为人们所乐道,词牌中的《
章台柳》,即由此而来。它对后世的文学产生了很大影响:小说方面,宋人话本有《章台柳》;明代
晁瑮《宝文堂书目》有《失记章台柳》一种;明刊《熊龙峰四种小说》中有《苏长公章台柳传》,清人则据此故事敷衍出一部十六回的通俗小说《章台柳》。戏剧方面则有钟嗣成《寄情韩翃章台柳》杂剧;明代传奇戏有吴长儒《练囊记》,
梅鼎祚《
玉合记》,张四维《章台柳》等。几百年来,在众多文人和艺术家笔下,“章台柳”已经不只是词牌的名称,而是与这段动人的故事紧密地融为一体了。
作者简介
许尧佐,生卒年不详,峡州(今湖北宜昌)人,约生活于唐德宗年间。贞元六年(公元790年)进士及第,贞元十六年授太子校书郎,元和十一年以左善赞大夫副使使南诏,官终谏议大夫。《全唐文》卷六三三,录其文六篇。今所存其传奇小说,仅《柳氏传》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