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立梅
中国书协会员
柴立梅,祖籍安徽寿县。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书法篆刻专业。先后从事了宣传、教学、编辑工作。国家二级美术师、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访问学者,现为中国书协会员 [1] ,安徽省书协第四、第五届理事,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安徽省女书协副主席,蚌埠书协副主席,蚌埠市女书画家协会首任会长。先后出版了随笔《梅斋清吟》《梅斋夜话》,书画集《柴立梅的视界》。
艺术成就
参加活动情况:
1987年3月,行书作品《爱莲说》入展中国书协举办的“首届中日妇女书法交流展”;
2000年10月,参加安徽省群文系统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荣获一等奖;
2002年10月,入展中国书协举办的“全国第三届妇女书法篆刻展”;
2002年11月,入选中国美协、中国书协等部门举办的“北京城建杯”全国职工书法美术作品展;
2002年12月,书法作品参加《书法报》“黄鹤奖”书法篆刻大赛,获优秀奖;
2003年8月,入展中国书协举办的“敦煌杯”全国书法大赛;
2003年8月,入展中国书协举办的“第二届全国行草书法大展”;
2003年11月,参加安徽省文化厅“群星奖”安徽省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获得二等奖;
2003年12月,入展《书法导报》创刊15周年“全国百名书家写《兰亭》”活动,入编《全国百名书家写兰亭作品集》;
2004年11月,获江苏省人民政府举办的“林散之奖·南京书法传媒三年展”佳作奖;
2004年11月,入展《书法导报》“国际书法篆刻大展”;
2005年3月,书法作品刊登于《中国文化报》翰墨风华专版美术周刊版;
2006年2月,参加安徽省青联、安徽省青年书协主办评选活动,获得安徽省第二届“十佳”青年书法家称号;
2006年9月,入展中国书协举办的“全国第四届妇女书法篆刻展”;
2006年9月,参加《书法》杂志社评选活动,入围2006年中国书坛青年“百强榜”;
2006年10月,作品入选西泠印社国际艺术节组委会举办首届扇面书法展;
2006年10月,作品入选西泠印社国际艺术节组委会举办首届手卷书法展;
2006年12月,入展中国书协举办的“全国首届草书大展”;
2008年1月24日,参加中国书协在梅地亚举行的新春联谊会,并演唱京剧《钓金龟》选段;
2008年,积极参与捐赠作品和款项活动,支持安徽希望工程事业、支持四川、玉树灾区人民;
2008年,参加中国书协举办的“全国千人千作展”;
2009年2月,策划“淮上之春京剧盛典”,并与安徽徽京剧院联袂演出京剧《遇皇后》《打龙袍》剧目;
2009年4月,艺术随笔《梅斋清吟》,由安徽美术出版社出版ISBN978-7-5398-1276-2;
参加2009年度《书法报》“兰亭诸子”评选活动,荣获提名奖;
2009年9月,参加《中国书画报》举办的“新中国六十华诞全国名家书画篆刻大展”;
2010年9月25日,在安徽蚌埠举办《柴立梅书法展》;
2010年10月1日,艺术随笔《那双手不地洗…》,刊登于《人民日报》海外版第11版文艺版;
2010年11月,书画集《柴立梅的视界》,由中国民族艺术摄影出版社出版(ISBN978-7-5122-0087-6);
2010年12月6日,徐州市文联主办,在李可染艺术馆举办了“柴立梅书法展”;
2011年5月28日,参加江苏盐城举办的“全国首届手卷展暨名家邀请展”;
2012年7月,受邀参加北师大举办“第四届启功书法学国际研讨会”,提交《论圆美》文章;
2014年4月,参加由中国文联、中国书协、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联合主办的“功德天品----全国书法名家向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捐赠书法作品展”;
2014年9月,艺术随笔《梅斋夜话》,由中国民族艺术摄影出版社出版;
2015年5月,策划“艺苑同行”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2014级美术学系访问学者结业汇报作品展并组织实施等活动;
2016年4月10日,策划并组织实施“蚌埠市首届妇女书法展览”。
名家评价
质朴、清纯、隽秀——读柴立梅散文 
雷抒雁(著名作家、诗人)
认识柴立梅,算得上是一段传奇。
一九八七年春天,我和夫人赴皖探亲返京,从蚌埠上火车,巧遇一位女子同时登车赴京,随另俩人同于上中下铺。闲谈中,得知那姑娘是位书法爱好者,是去参加“首届中日妇女书法交流展”,也许是第一次参加这样重要的活动,姑娘十分亢奋,恰好车上寂寥,大家便天空海阔地聊起来。我平日善于写作和编务,乐于与作者聊起文字之事,这一路自然说了不少话。但年隔月疏,具体谈些什么,也多不记得了,说一些刻苦努力,争取成功之类的鼓励话应是难免的。姑娘的名字却始终记得:柴立梅。
一别就是二十年,期间也到过几回蚌埠,遗憾的是当时未问起姑娘的电话和住址。想想世事苍茫,许多事也许就此淡出记忆。相识于江湖,亦相忘于江湖。
孰料忽一日,有一封从蚌埠寄来的信件,几经辗转,到了我手中。因为,我工作多次变动,早离开了二十年前的单位,拆信一看,“柴立梅”三个字立即映入眼帘,勾起了往事回忆。
二十年,一个姑娘变成少妇,一个书法爱好者至今仍没有停止对艺术的追求,这真是可贵。
此后,我读了柴立梅不少书法作品。很爱看她的小楷,行书,看得出是下过功夫的,不像一些书法家信笔写来,无规无矩,令人眼花缭乱,不忍读。在那字里行间,柴立梅又渗透着一种女性的隽秀与清淡,彰显出自己的个性色彩。
几年来,习书之余,柴立梅又写了不少散文与随笔,今次,将其荟集一册,实在难得。
书法与文章相异,一种在形,一种在意,但俱是人心性体现。故有“文如其人”、“书如其人”之论。柴立梅的文章,多是随意之作。许多日常事,身边事,信手拈来,落笔成文,保持着事件的鲜活模样,且不雕不琢。不刻意造景赋情,文字质朴,纯情,读来一如清风溪流,荡入肺腑。这种不经意而成佳作,应是文章中的至品。
我为柴立梅所取得的笔墨与文字成就而喜悦。能想见她日日笔耕砚耘的辛劳,这是一切成果之因是必不可少的。希望她永远保持她的风格:质朴、清纯、隽秀。
二00七年十月七日于北京
热爱传统艺术的人----柴立梅
陈新亚
柴立梅是一个非常热爱传统艺术的人。正如她说的,“书法、绘画、篆刻、戏曲、文学、音乐,艺术滋养着我,让我充满着愉悦。”尤其是近几年,于报刊总能看到她的文字与笔墨。曾收到好几种她的书法作品集、生活随笔集等,还常看到她参与京剧演出的报道,让人感到其精力的无比充沛,及其生活于艺术中的无比愉悦,令人欣羡。
柴立梅的书法,涉及的书体也广,于甲骨大篆、简牍隶书、行楷、草书等,都曾有用心,但作品较多以行草面世,应是她用功较多的书体。
用笔振迅劲爽,是其本色,不落于女儿娇柔;即使临习钟繇小楷书,也是以劲爽出之。小行草书中,落笔的敲击与斩切,每每表现出一份果敢。其草书一个明显特色是笔锋紧而构字松,看去感到其书写时的思绪既冷峭又活络。可见她笔下经验不薄,颇能信手,心气亦较近于自然。其草书体构之松活不拘,有时仿佛明代的杨维桢,似乎含有一种自觉不自觉的纵狂。她的另一种款式,即行楷中偶出一二草字的写法,如陆柬之书《文赋》,节奏清新灵动,效果亦佳。
在作品章法上,纵不失态,松而不脱,一张一弛,动静相生。即使作楷书,也毫不板刻,韵律感甚好。或许这与她长期唱京戏,谙于调气行腔有关吧。总之,柴立梅很善于学习与借鉴运用前人的、别人艺事的好处。
当然,就我一己之见,未尽善处也有。如毛笔锋杪的变化丰富性还可以足之,草书笔线的圆韧温润度,亦可多注意料理;而作者的精力似乎也可以更集中于行草书中,不必过于兼理诸体,以免无谓损耗心神也。
读柴立梅诸随笔,感觉她很善于自觉省悟,于学戏、学书,于办展、出书,以至与人交往、应对家务,皆能适时三省焉。这是一种极好的素质,对从事艺术者尤为重要。或许,随着岁月的增长,她会渐渐删繁就简,将目下之众多热爱沉淀沉淀,打成捆,做成桩,铺垫一个宽阔基础,将书法架上去;再用篆书楷书印章作铆焊,将行草堆高,堆高……
作品赏析
作品图集
出版图书
参考资料
以笔为援,助力疫情阻击战.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蚌埠市委员会.
雅昌.雅昌.
最新修订时间:2022-08-26 21:32
目录
概述
艺术成就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