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状动物门
动物界下的一门
树状动物门(Dendrogram)是动物界最新发现的一门。是多细胞、两胚层、非两侧对称的海洋动物,与腔肠动物门一样,具有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
1986年7月下旬,澳大利亚海洋学研究船富兰克林号(ORV Franklin)在澳洲东南部海域进行着一次例行的海洋生物调查。和往常一样,他们抛下的耙底器,从大约300米深的海底,打捞上来了大量的底栖生物。科研人员们照例对这些生物样品进行了清洗、过筛和分拣。其中,有十几个长的像蘑菇样小东西混在在大量的动物样品中,并没有引起大家太多的关注。它们被标为“非濒危物种”,然后就被福尔马林固定,然后浸泡在了酒精里保存。在随后几年的科考中,这些小东西再也没有被发现过,而静静躺在酒精中的这批样品,就这样一睡就是20多年。
这批生物标本,粗看上去就像是小个的蘑菇——基部具有一个柄,柄的上部具有一个盘状的“盖”。在盖子中,还有着众多呈二叉分支的树状的纹路。因此科学家们用“Dendrogram”(树状)一词为它们命名了一个新的属“Dendrogramma”,同时还建立的新的科“Dendrogrammatidae”,所以姑且将它们称作“树状动物”。依靠树状分支数量以及柄长度的不同,这批样品能被分为两个种,即D. enigmatica和D. discoides。
通过对这些样品的染色和电镜观察,科学家们发现,这些树状的分支,其实和“柄”中的通道相互连接,构成了一个分布于动物体内的连续的管道系统,而整个管道系统的开口在柄的末端。由此可见,这很可能就是树状动物分支的消化管道。在开口的部位,还有2-3个突出的“唇部”,科学家们推测,这些底栖的树状动物可能是依靠唇部分泌的粘液来捕获微生物为食。
通过对样品的切片观察,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个更有意思的现象。在整个树状动物体内,只有其表皮和管道内壁是分别由一层细胞构成的,而它那半透明的身体的主体部分,则是由胶质纤维构成、不含有细胞结构的!正是这一发现,让树状动物的身世扑朔迷离了起来。
在动物的演化历史上,有几个重要的里程碑事件。首先,多细胞动物的出现,让更复杂的动物个体出现成为了可能;随后,动物体出现了两个胚层,内外胚层的分化让位于不同位置的细胞构成了行使不同功能的组织,为今后器官的出现的打下了基础;再往后,两侧对称的出现让动物第一次区分出了“左右”,更是进一步提高了动物的运动和感知能力。
对于树状动物来说,它显然是一种多细胞动物,并且显微观察显示它具有表皮和胃皮两层细胞,中间相隔的是厚厚的胶质层,这符合两胚层动物的特征。但是,它还尚未表现出两侧对称的特征。因此科学家将它定义为一类“多细胞、两胚层、非两侧对称”动物。
在现存已知的生物中,符合这一定义的动物包括这几个类群:海绵动物(Porifera,对,就是海绵宝宝所属的类群)、扁盘动物(Placozoa)、刺胞动物(Cnidaria)以及栉水母动物(Ctenophora)。然而,海绵动物和扁盘动物尽管具有双胚层,但分化并不显著,也缺乏具有特定形态的消化管道。而以水螅、水母和珊瑚为代表的刺胞动物,以及以发光闻名的栉水母动物则和树状动物具有一些类似的特征,如都有中胶层的存在、也具有只有一个开口的消化系统(在腔肠动物中被称为消化循环腔)。不过除此之外,树状动物和它们的差异还是巨大的。首先,刺胞动物具有能够发射刺丝的刺细胞,而栉水母类则具发射缠绕粘线的粘细胞,但树状动物则缺乏这些结构;其次,从目前的观察结果看,在树状动物上还没有观察到这两类动物具有的诸如感觉囊、缘膜孔以及神经系统等结构。由此可见,树状动物可能和栉水母类有较近的关系,但仍是具有独立特征的一个类群。在分类学上,刺胞动物和栉水母动物分属于两个门,因此,科学家们倾向于将树状动物列为一个区别于前两者的一个单独的门。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23 16:05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