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柴龙
古老的中国传统舞蹈
栖霞龙舞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舞蹈,属于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栖霞龙舞,历史悠久,至迟在明代,这里就有龙舞活动流传。历史上的龙舞,多以柴龙为主,主要集中在摄山东南的龙王山周围,每到元宵节期间,社社都要上龙王山出会,祭拜龙王,在这里形成了家家玩龙灯的习俗。并流传。
栖霞龙舞来源
上世纪八十年代,栖霞区在柴龙的基础上,进一步在全区普及龙舞艺术,在原封不动地保留龙王山周围的柴龙基础上,又发展了能适宜在白天玩耍的布龙,重点发展了具有江南特色的布龙舞,并解决了龙舞道具制作问题。形成了一支制作龙舞道具的队伍,能用手工在较短时间里做出观赏价值较高的龙舞道具,先后为市内外及海外华人社团制作过60余条龙舞道具。
区域优势使栖霞龙舞有着广阔的大舞台,九十年代以来,栖霞龙舞不断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一直成为南京社会文化舞台上的重要文艺形式,先后为国际、国家以及省市级各类庆典活动演出上百场,特别是编排的广场群龙舞,更以雄浑的气势,壮丽的场面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栖霞龙舞以民族性的民间艺术享誉省内外,1998年,栖霞区被省文化厅命名为江苏省民间艺术之乡。2008年,栖霞区碑命名为全国民间艺术(龙舞)之乡。
栖霞区文化馆倡导弘扬民族文化,注重挖掘和继承民间文化遗产,当地民俗文化活动以龙舞见长,兼及狮舞、凤舞等形式,制作的精美龙舞道具已传德国、美国、瑞士等国。先后培训出数十支龙舞队伍,其钟山蟠龙队1999年获全国龙舞大赛金奖和中国民间艺术最高奖——山花奖,2007年又正式申报全国龙舞之乡。
栖霞区文化馆还注重在民间传统文化里汲取养料,2001年,栖霞区文化工作者根据中国哲学讲究阴阳的思想和对偶的审美习惯特点,根据中国老百姓普遍祈求吉祥的心理,大胆推出新的民间舞蹈内容,即《龙凤呈祥》,在舞蹈编排上,采取一龙二凤的组合,用龙舞表现阳刚之美,以凤舞展现阴柔之丽,两种道具在舞台上穿插舞动,配以民族喜庆的乐曲,龙舞舞姿表演精湛,凤舞轻柔飘逸,服饰道具艳丽明快,其舞蹈结构,舞蹈语汇、舞蹈造型乃至服装道具、鼓乐都具有强烈的民族感和鲜明的时代感,整个舞台呈现金碧辉煌的色调,充满着朝气与活力,寓意深刻,是民族精神的写照,体现了中华民族团结向上的精神和人民群众的心愿,一亮相南京舞台,便受到了观众的喜爱,该舞蹈在2002年中国南京国际梅花节上获得组织奖,同年12月获江苏中国民间艺术节广场舞蹈大赛金奖。二十一世纪以来,栖霞区年年都举办全区性龙舞大赛,还邀请区外优秀龙舞队来栖霞交流表演。
由于栖霞柴龙发源和传承地的西湖村、上前村、向前村全建制拆迁,柴龙的原生态已完全消失,而制作柴龙道具的艺人、玩龙灯的艺人也全都进入现代化的城市小区,这一民间艺术的传承面临着严重的问题。在布龙方面,全区每个街道以及部分社区、企业、学校、部队有龙舞艺术表演队伍,但普及开展得还不够,在常年性开展龙舞表演活动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
有些龙舞队伍的人员不能做到相对稳定,影响到龙舞艺术水平的提高。栖霞龙舞队伍需要进一步培养队员们对龙舞艺术的追求与爱好,龙舞艺术还要向文化产业方向发展,培育龙舞艺人的经纪人队伍,逐步克服由政府部门包揽的局面,在适应商品社会市场经济发展中求生存求发展。
江苏龙舞之乡少为人知
中国龙舞一直是中国民间艺术中一个庞大的家族,根据在道具制作、阵图变化、动作套路等方面,大致划分为“南、北”两大派系。其中,栖霞龙舞类属南方龙舞,但栖霞龙舞既有江南精巧纤丽的特色,也具有北方龙舞古朴刚劲的风格,堪称南方龙舞中的一支独立分支。
栖霞龙舞的形态十分丰富,据文化馆介绍,栖霞龙舞动作既有滚、盘、腾、游、窜等基本动作,也有跳、卧、交、绞、旋等难度动作,队形上则有独舞、对龙、四龙、大小龙、手龙、鼓龙、组合群龙舞,还能做高难度动作的表演;除此之外,栖霞龙舞还保留着最原始的龙舞形态之一——柴龙。这种龙造型古朴,演员众多,展开来足有40米长,是南京地区的“民俗活化石”之一。
据介绍,由于继承和发展得当,栖霞现有表演龙舞的队伍近40支(条)。舞龙者中,年龄最大的已经70多岁,栖霞还有小学生舞龙队。1998年,栖霞被江苏省文化厅命名为“江苏省民间艺术(龙舞)之乡”。
栖霞龙舞曾几度沉浮
栖霞的龙舞活动历史悠久,据说最早可以追溯到明代,而栖霞龙舞由于深受地理水土、生活习俗影响,普及面广,基本每乡每村都有龙舞代表节目。据介绍,建国前,栖霞的龙舞活动组织方式是民间自发的,自娱自乐,一般以地方绅士或以乡村族长出面组织,进行摊派,在春节期间形成各支队伍,以给群众拜年的形式进行表演,表演时,龙从门前过,居民要用鞭炮迎送……由于当时龙舞一度是与求雨、祭祀等迷信活动结合在一起的,故而在“文革”期间,被视为迷信活动取缔多年。
“文革”结束后,栖霞龙舞率先在古江乘县治所在地的江乘村恢复。1981年元宵节,江乘村的村民自发组织,扎起一盏盏龙灯,成为流动的灯展。夜幕下的江乘成为不夜天,引来四乡八邻,连周围句容、江宁的居民也慕名前来争相观赏。
1987年,为了恢复和普及龙舞活动,栖霞区举办了首届龙舞培训班,1988年春节,全区新添置16条龙舞道具,加上原有的,全区共有三十五六条龙的龙舞活动在区内表演。
栖霞龙曾舞上长城
1985年,栖霞摄山镇的龙舞录像片作为中国南京和佛罗伦萨市文化交流内容被送出了国门,从此,栖霞龙舞在国内外名声大噪。1999年,为庆祝澳门回归,一条长50米、直径50厘米的栖霞大滚龙更作为中国象征,于澳门回归之日登上八达岭长城进行表演。
除此之外,古都南京众多的广场、会堂也一次次留下了栖霞龙舞的雄姿,多年来栖霞龙舞应邀参加了国家、省、市级各类重大庆典活动计50余场。
正申报国家龙舞之乡
栖霞区文化局副局长黄观林告诉记者,2005年,栖霞区已经正式启动了“中国龙舞之乡”申报工作。这次申报,是作为江苏省特色文化项目向国家申报“龙舞之乡”。据悉,此前,南京秦淮区已经凭借“秦淮花灯”成为“中国花灯之乡”。
“中国龙舞之乡”称号其实并非独一无二,此前,江苏省海安就曾在2002年被评为“中国龙舞之乡”;更早,四川船山也获得“中国龙舞之乡”称号。只要符合一定要求,如社会公认、风格独特、加之重大、且发展完好为当地广泛开展的民族民间文化活动,都可以授以该称号。
栖霞区于2006年完成龙舞资料、录像、文本等收集整理工作,提交给中国文化部有关司,并于2006年举行中国龙舞邀请大赛,邀请全国各地的龙舞前来表演群龙斗舞,以助申报成功。
发展历史
明代就有龙舞习俗
相传栖霞地区在明代便有龙舞活动了。其起源与栖霞山川地形风土面貌不无关系。据介绍,在栖霞,还有叫做龙王山、白龙山、乌龙山、青龙山、黄龙山、龙潭镇、龙坞等地名。此外,民间传说中也屡屡有龙的身影:如“二龙夺珠”传说、“小白龙探母”的故事等。
栖霞西湖村(古名江乘县)村委会一直保留着龙王庙的3块石碑,其中一块立于明嘉靖十二年,题为《重建张山龙王庙碑铭》,从该碑文可以得知,村民求雨抬龙的习俗,可以追溯到明初的正统年间。据《栖霞区志》里记载:“历史上摄山、江乘等地有求雨习俗,并沿袭多年。
求雨时,主办村中派出身强力壮的青年,用红绸带背着龙王庙的菩萨下山,放在神台上,次日在神场上用泥塑两条大龙,第三天,拜神求雨,每天10名男童跪在菩萨、龙雕塑前,高喊“一求天、二求地、三求龙王下大雨”还有“下场大雨送龙王”,轮番叫喊。
然后组织百名男人,头戴柳条编制的遮阳帽,手握柳棒浩浩荡荡去宝华山“取龙”(其实是蝾螈),次日再赴长江取水。取水途中,人们在村口、重要地段设香案、烧香磕头、供应茶水蜜饯,女人一路回避;把龙和水取回来之后,供于神龛上,村人再一同来烧香膜拜,直到下雨为止;雨后给龙王挂红、贴金,将龙送往龙王庙,主办村再到各村募捐,大摆宴席,搭台唱戏以酬谢。
在上述故事中,村民们用泥塑龙,再挂红贴金,就是栖霞龙舞的雏形。到了后来,村民把用泥塑龙简化为用竹篾搭成龙身,再用木板固定、以木销相接,这就是最早的栖霞舞龙——柴龙。
现状
柴龙濒临失传
柴龙,造型古朴,其结构是用竹篾编制的节节圆筒组成的龙身和龙头、龙尾,用木板固定,用木销相接,串成长龙,头、尾、身外表均用纸糊,内装万向灯架,供点蜡烛,舞龙者都人肩一节,通体透亮,在夜幕下十分壮观。
柴龙龙舞的流传也有其特色,平时龙身分户保管收藏,每家一节,大都架在屋梁上,玩时集中相串成龙。龙头各户轮流坐庄收藏,轮到谁家做龙头,谁家就像有莫大的荣耀,将整条龙架在门前,龙头前供着香火,亲朋好友带着礼品前来庆贺,热闹非凡。
柴龙的局限是仅适宜夜晚展演,濒临失传,栖霞区文化馆将发展的重点放在了滚龙上。上世纪九十年代,栖霞区文化馆自行研制龙舞道具,形成了一支制龙的骨干队伍,已完全掌握了滚龙、手龙、鼓龙的扎制工艺,可用竹篾做支架结构,先后制作一大批11节、9节、7节,直径40cm、30cm,长20m、15m等规格的滚龙,发展了供小学生舞的小龙、手龙、鼓龙以及群龙舞蹈,先后制作道具龙达50余条。
参考资料
栖霞龙舞.栖霞新闻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2-04-17 19:47
目录
概述
栖霞龙舞来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