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耳鹀(学名:Emberiza fucata):是雀形目鹀科的
鸟类。体重16-27克,体长130-173毫米。是体型略大的鹀。繁殖期雄鸟的栗色
耳羽与灰色的顶冠及颈侧成对比;颈部图纹独特,为黑色下颊纹下延至胸部与黑色纵纹形成的项纹相接,并与喉及其余部位的白色以及棕色胸带上的白色成对比。雌鸟及非繁殖期雄鸟相似,但色彩较淡而少特征,和
圃鹀的区别在耳羽及腰多棕色,尾侧多白。栗耳鹀西南亚种雄鸟较指名亚种色深而多彩,且项纹黑色重,上背黑色纵纹较少,棕色胸带较宽。栗耳鹀挂墩亚种色深且上体较红,具狭窄的胸带。
虹膜深褐色;上嘴黑色具灰色边缘,下嘴蓝灰且基部粉红;脚粉红色。
栗耳鹀雄鸟额、头顶、枕、后颈灰色具黑色羽干纹,
眼先、眼周和不甚明显的眉纹污白色。
耳羽栗色,颊纹淡皮黄白色,颚纹黑色,背、肩栗色或栗褐色具宽阔的黑色羽干纹,尤以背部较显著,下背和腰淡栗色。尾上覆羽橄榄褐色具黑色羽干纹,尾黑褐色,中央一对尾羽
内翈具宽的淡褐灰色羽缘,
外翈具窄的淡皮黄色羽缘,最外侧一对尾羽具长的楔状白斑,第二对仅在羽端具狭小的楔状白斑。翅上小
覆羽栗色,中覆羽、大覆羽和三级飞羽黑色具宽的褐栗色羽缘。小翼羽和初级覆羽黑褐色,
初级飞羽和
次级飞羽黑褐色,第一至二枚初级飞羽具窄的白色羽缘外,其余飞羽具栗色羽缘。颏、喉胸具淡皮黄白色,上胸有一条由黑色点斑组成的横带,两端与黑色颚纹相连,形成一黑色“U”形斑环绕在喉部,在黑色横带下有一条栗红色横带横跨胸部,其余下体皮黄白色,两胁缀皮黄或砖红色、具黑褐色羽干纹,腋羽和翼下覆羽白色。
大小量度:体重♂16-27克,♀17-25克;体长♂135-162毫米,♀130-173毫米;嘴峰♂10-13毫米,♀10-13毫米;翅♂68-76毫米,♀65-75毫米;尾♂60-75毫米,♀58-78毫米;
跗蹠♂19-25毫米,♀18-24毫米。(注:♂雄性;♀雌性)
栖息于低山、丘陵、平原、河谷、沼泽等开阔地带,尤以生长有稀疏灌木的林缘沼泽草地以及溪边和林间路边灌木沼泽地区较为常见,也出现在田边、地头和居民点附近的草地灌丛中,不喜欢茂密的森林。
繁殖期间多成对或单独活动,非繁殖期常成3-5只的小群或家族群活动在草丛中,有时人快至跟前才飞起,飞不多远又落在草丛中,有时也栖停于附近灌木上注视一会才又飞走,每次飞翔距离都不远,而且都贴地面飞行。繁殖期间常站在灌木上或草茎上鸣唱,平时较少鸣叫,叫声声较其他的鹀快而更为嘁喳,由断续的“zwee”声音节加速而成嘁喳一片,以两声“triip triip”收尾。叫声为爆破音“pzick”而似
田鹀。
栗耳鹀食物组成随季节而不同,繁殖期间主要以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所吃食物主要有蚜虫、尺蠖、粘虫、蛾、甲虫、金龟子等鳞翅目、鞘翅目和膜翅目昆虫及昆虫幼虫。此外也吃谷粒、草子和灌木果实等植物性食物,秋冬季也吃部分谷子、高粱等农作物。
繁殖期5-8月。营巢于林缘或林间路边有稀疏灌木的沼泽草甸中,巢多置于
苔草塔头或塔头根部地上,借助塔头苔草的隐蔽,一般很难发现,偶尔也有少数置巢于小灌木茂密的低枝上。营巢由雌鸟承担。巢呈杯状,用
禾本科与
莎草科植物的草叶、草茎、草根、须根等构成。其中巢外壁用禾本科枯草叶、枯草茎和小的枯叶构成,内壁为莎草科草茎、须根和苔藓,其内再垫以兽毛和鸟类羽毛,每个巢5-7即可完成。巢的大小为外径7-11.5厘米,内径5-8厘米,高6-9厘米,深5-6厘米。巢筑好后即开始产卵,1年繁殖1-2窝,每窝产卵4-6枚,通常5枚。卵淡灰色、灰白色或灰青色,其上密被褐色或淡褐色小斑点,尤以钝端较密。卵为椭圆形,大小为18-22毫米×14.5-17.3毫米,重2-3克。卵产齐后即开始孵卵,由雌鸟承担,孵化期11-13天,孵化率85%左右,雏鸟晚成性,刚孵出时体重2.2克,体长33.5毫米,全身除头顶、肩、胁和股沟处有少许灰白色绒羽外,其余处赤裸无羽、肉红色。雌雄亲鸟共同育雏,经过9-11天的喂养,幼鸟即可离巢。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无危(LC)。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